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0年前“铁饭碗”的六种工作,如今几乎消失了,干过的人都老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民族在复兴,后浪在推前浪,也不知道当前有多少受追捧的行业后来被淘汰?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不同,要求也不同,技术的更新更加速了这些职业的没落和消亡。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当年的许多职业都已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淘汰了是必然的。这是历史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现象!历史的滚滚车轮载着新时代的步伐,踏碎了铁饭碗。

我记得四五十年前流传着顺囗溜是,大檐帽,方向盘,听诊器,售货员,这些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吃香的职业是——听诊器、方向盘、柜台上的营业员。最值钱的物品是——“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女孩们择偶的标准是——长得像演员、身体像运动员、说话像播音员。

1、电影放映员

电影放映员,我叔叔就是农村电影放映员,一年中也会有几次机会下乡慰问放电影,不用自己背放映机,都有车辆随行的。下乡放映很受老百姓欢迎和优待,吃香的喝辣的!主要是每到一个村人们都宰鸡杀鸭地招待,反正生活是风光无限。我小时候七八十年代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要跑 到别的村子 ,那时候感觉是很幸福快乐的事情 。

那个年代一场电影,正常是两部片子,先放故事片、或者是戏剧片,照顾周边路边的老年人,通常他们看一部就回家了,第二部是战争片或武打片,年轻人爱看,极少数一个晚上放三部电影的!

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放映员这个职业就已经不复存在了。电影机都被个体户承包或买走了,都是自己单干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我们这边平均每月放一场电影,放映员是我们本村的。当时许多结婚的,开业的,还会专门花钱去租电影片子让放映员在村里放映。

2、食品站的工作人员

当时食品站的卖猪肉的人也是吃香的行当,“穷银行,富粮站,油头滑脑食品站,供销社也可干,唯有教师没人看”。当时乡镇的食品站工作人员可是了不起的的存在!乡镇食品站是卖肉的,如果有熟人,去买肉,就给你割点肥的,回来以后炼大油,可以炒菜时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缺油水!大油炒菜那个香啊!一代人的记忆。

当年最吃香的工作,粮站,供销社,生猪收购食品站。要是有三个崽在这三个单位,走出去就是大爷。那时候食品站,负责收购牲猪,鸡鸭蛋,销售肉食确实牛逼。

3、卡车司机

六七十年代,特别是开老解放车的司机,那可是牛逼克拉斯,县长都不换。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给个县长也不换。”卡车司机,在当年绝对让人羡慕的工作。我记得开拖拉机的人很吃香,开汽车就不用说了。还有货车司机,当时很威风,收入也高的职业。那时的司机不但会开车,还要学会修车,机械常识及发动机原理等知识都要掌握!现在的司机……哈哈哈!你懂的

以前开车的大部分是单位的司机! 我国以前汽车很少,大部分是单位拉货的,小车非常少! 能坐上小车的都是有身份的(几千人以上的大厂一把手,县团级以上的领导),七十年代在单位的汽车司机给个科长都不换,八十年代的司机也挺牛。九十年代的汽车司机有点走下坡路了,有驾驶证的人多了但也还可以。二零零零年以后驾驶员就老太太过年喽……一年不如一年了

4、售货员

四十年前三大好职业听诊器,方向盘,售货员。供销社售货员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四十年前供销社最吃香,买斤白糖八毛一一斤还要票,没熟人别想买到。那个时候的售货员,别提有多神气,牛逼的很,进去靠走后门。感觉那个年代的售货员及手上有点资源的脸部都比别人长,且僵硬

当时我隔壁人家三个女儿,父母要求一个嫁菜场工作的,一个嫁百货商店的,一个嫁水果店的。后来家里要啥就有啥,还帮熟人买紧俏货。

5、粮站工作人员

四十年前最吃香就是粮站,没有特别关系想进粮站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当时的粮站人员人人都像土皇帝。七几年的时候,我记得我父母费了好大劲把粮食拉到粮站去,驴拉车走几十里路才能到粮站,粮站的人用一把长铁插件插入麻袋抽出一些稻谷检测,说水份不达标,我们只有把麻袋里的稻谷全部倒出来晒了两天,又重新装进麻袋,这样粮站才肯收,人家说你的粮食是几级就是几级!有时候粮食验不上就要拉回家!验收不合格不收,晒几天合格了再交公粮。还要把自家养肥的大肥猪无偿的交任务!哎!想想那时候的苦日子真是苦啊!

小时候觉得粮店的售货员也挺有意思,耳朵上别个红蓝铅笔,把粮本和购粮条递给他,他会用红蓝铅笔在粮本上画一横勾掉,然后再把红蓝铅笔别耳朵上,购粮条粘嘴唇上。粮站粮店和供销社职工,在当时特别令人羡慕。在粮食物资紧张的年代,他们衣食无忧。很多人开后门都想进去。另外还有经营站卖肉的,开货车的司机,糖酒公司和百货公司等都是人人羡慕的职业。

6、乡村邮递员

小时候羡慕邮递员,电影《神行太保》就说邮递员成为自行车运动员的,后来他们还骑上了幸福250摩托车!长大后成了司机,几十年路上跑,干到前年退休。还弄辆摩托周游全国……这辈子是离不开公路和车轮呀

经历了邮政局取过信和包裹,看过露天电影,缴过公粮,供销社买个东西,想想过去都是苦难日子,经历过这些的人现在最少也4到50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80年代六大'金饭碗',社会地位颇高,人人抢着干,如今风光不再
四十年前这五种工作让人难忘,你还记得吗?
曾经“铁饭碗”,30年前农村很吃香6种工作,后来怎样了?
70年代的七大“铁饭碗”:当初人人都趋之若鹜,如今风光不再!
80年代五个行业,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却成最底层的行业
70年代挤破头都想要的“铁饭碗”,如今却沦为底层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