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仁科普 | 老人易跌倒很可能是药没吃对!警惕这三类常见药物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 孙云川

编辑 | 郜冰蕙

跌倒在老年人死因中高居前列。会增加跌倒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老人使用的药物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某些种类的药物,或多种药物联用都会使跌倒风险增加,而通过药物重整可以有效减少这种风险。

三大类药物,增加跌倒风险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糖药等慢性病长期用药,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具体包括:

六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氯氮平等;(2)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帕罗西汀等;(3)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4)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5)抗帕金森药物如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6)阿片类镇痛药如芬太尼、吗啡等。

两类心血管类药物:(1)易在突然站立时导致低血压而跌倒的药物,如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以及降压药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2),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复视等症状而致跌倒的药物,如强心药地高辛。

各种类型的降糖药: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的各类降糖药物,如格列齐特、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均可能出现低血糖导致的跌倒。

此外,同时使用五种或以上药物时,可能会导致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跌倒。

五个改变,积极预防跌倒

调整药物种类:某种疗效的不同药物会引发跌倒的风险并不相同,可选择镇静作用弱、肌肉松弛作用弱、不会大幅度提升跌倒风险的药物。

调整疗法:正在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可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尽量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确需使用时应维持最小剂量。老年人催眠药物的品种可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

调整动作习惯: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请勿突然站立,应尽量放缓动作,并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静脉回流不足。需站立时,可通过双足背屈、蹲坐或弯腰等方式增加站立位的静脉回流,加快心率,升高血压,保证脑部供血。对于静脉回流差的人群可考虑加穿弹力袜等方式增加直立时静脉回流血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携带应急药物:糖尿病老人应常规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出现低血糖可立即食用。对于服用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效果较差,应使用葡萄糖或蜂蜜来纠正低血糖。

避免多重用药: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情况非常普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导致跌倒风险增加。建议每隔半年重新评估所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咨询临床药师进行药物重整,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和数量,必要时调整剂量,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预防跌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药,易成老年人跌倒的“坑”
服用三类药易让人跌倒
吃药容易出现风险的4种药
这10种药最伤老人,千万小心!三甲医院专家的用药提醒,一定收藏好!
服用达格列净,要注意身体的七大变化
关注老年人身边的危险-药物性跌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