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

育邻梦

宝宝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生活动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食物,食物对于任何人都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几乎没有人能忽略对美食的需求。吃饭是人生满足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如果孩子不愿好好吃饭,那么背后一定藏有更深层的原因:

准备开餐

1、孩子不饿

人们常说:“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当您不饿的时候即使山珍海味,也索然无味。”是的,食物的作用是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而每个人每天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并不是无止尽的,每个人对于食物能量的需求都会根据运动量的大小而不同。也就是说,孩子的运动量越大对能量的需求也就会越大,孩子对饭食的需求自然也就越多。

当今,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已经非常丰富,各种食物应有尽有。且不论家庭是或否有给孩子零食的习惯,就一日的正常餐食而言,每餐的间隔也不超过4小时,如果孩子平时少运动。那么,往往是早餐的饭食还没有消化时,午餐就已上桌。如此,孩子根本体会不到饥饿的感觉,也就很难认识到饭食的重要性。所以,在吃饭过程中很难意识到这一餐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性。

零食,调走孩子胃口的另一“魔怪”。制成品的饼干、面包、糖果,现场制作的街边小吃,都是吸走孩子味蕾的“魔怪”。每个家庭都会应孩子的需求,满足他们对零食的追求,几乎每个家庭都为孩子随时准备有“干粮”,这些干粮让孩子不好好吃饭有了“退路”。

饥饿,肚子很空,想吃东西,以填充肚腹“亏空”。饥饿是人们寻找食物的基本需求,而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已经很难体会到何为饥饿了,不知饥饿为何物的孩子,自然很难认真对待食物、好好吃饭。所以,引导孩子好好吃饭的基础是要给予孩子体验饥饿的机会,多带孩子一起去运动,直到他们能感觉到饥饿。

享受美食

2、家庭吃饭的习惯不好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就好好吃饭,不要三心二意。”这是很多家长教导孩子吃饭的规矩。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端起碗就有讲不完的话,上床就有聊不完的天。饭桌上成为“家长里短”的汇集之地,很多家庭一方面教导孩子吃饭要认真,另一方面自己又有聊不完的桌边事儿。而且,还往往告诫孩子“大人讲话,小孩子安静的听”。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过新兵经历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无论您入伍前的餐食习惯如何,不出两日您的餐食习惯一定好转。这是为何呢?根本点就一个,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没有您的饭餐了,是真正的“过时不候”。那么,试想一下,如果家庭吃饭也能给予孩子相应的示范,会如何呢?您是否感觉规则太严厉了,还是自己本难坚持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学习进步、增长知识的过程,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是在这期间养成的。家庭就是给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坚实阵地,要求孩子做到的言行习惯,您不需说教,用行为给予示范,孩子自会跟随、模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想要得到精美的复印件,必须修饰好原件,教导好孩子言行习惯的基础就是给孩子相应的行为示范。

美味可口

3、给予孩子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每种食物都有其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对人体的功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生活中要给予孩子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尽可能引导孩子吃到多种多样的食物,切忌将孩子的食谱定型或者告诉孩子这个不能吃、那个没营养......因为,食物拥有不同的味觉感受,孩子会因此选择喜欢上那些适合自己“口感”的事物,而对于口感没那么舒适的食物就会产生厌倦。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多样化的食物选择,转变他们对于不喜欢事物的认识,摒弃他们因“挑食”而引起的不好好吃饭。

孩子的学习活动中,都比较喜欢“攀比”,他们会乐意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比如看谁吃饭速度快。所以,家长在吃饭的时候需要做好引导,可适当与孩子进行吃饭比赛。当然,对于孩子该吃什么的问题上,家长们也需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有一个家长给了孩子一个标准之后,其他人应该相互“补台”,即使您感觉他的方法不对,也不要当场就给孩子另一个选择,那种为孩子吃饭而争吵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家长之间的不同意见会成为孩子“不守规矩”、“不好好吃饭”等一些列不听管教行为的起点,好的家庭教育应该首先做到规则的相对统一,之后就是“持之以恒”的坚守。

最后,要引导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之中,让孩子能够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爱惜食物,对自己能吃多少有较准确的判断,也就是做到开餐前预定一个饭食量,之后就要吃完这些饭菜、不浪费、不留剩。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书生:家长如何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宝妈不可错过的讲座干货第一弹!宝宝辅食添加与科学喂养
十大陪伴孩子终生的好习惯:
“不好好吃饭?那就饿着!”
宝宝有三种“饥饿”,父母要重视起来,否则需要用一生治愈
4岁宝宝不愿意吃饭,妈妈一怒用“饥饿疗法”,结果却大相径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