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孩子做同学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

育邻梦

和孩子做同学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孩子做同学就是要阅读孩子的课文、完成孩子同样的作业、想孩子一样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和困难,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时间里将自己变成“孩子”。很多情况下,学校老师比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其根本原因就是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重点、难点,知道该如何更好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成长活动。

人们常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试想如果您不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您有如何指导孩子学习、知道他们在学习中会遇到什么难处呢?与孩子做同学,就是要了解孩子每个阶段都在学习什么、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学习难点、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答学习中的困难.....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同样如此,只有和孩子做同学才能在生活中抓细、抓实孩子的学习成长。

和孩子一起学习

学习兴趣上与孩子保持同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类天生具有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孩子能够习得不同的文明习惯,最终成为拥有不同生活习俗和信仰的人。然而,被逼迫着学习的人认为结束学校学习之后就能够走遍天下无难事。很多人走出校园放下书本的同时也放下了学习的心,有些身为父母的人更是常常以自己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成长,认为孩子的那些事情都是“小儿科”。正所谓:“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里。”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人类社会每天都有新知识、新技术被创造出来。因此,人生只有不断学习,保持好奇、探索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教育孩子最佳时期是成就优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现在与孩子一起成长。教育孩子如同植树,都需要漫长的时间静待他们成长,期间要给予他们充足的阳光、水、矿物营养,让他们根系发达、枝干健壮、枝叶茂盛。有人说植树最好的时机是2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养育孩子同样如此,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就是20年前自己认真学习,现在做优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现在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育林先育苗,育人当育小。”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童年的孩子学什么都快、对什么都好奇,在教导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益早引导孩子养成好奇、爱探索的成长习惯。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孩子最好的学习发生在生活中,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父母。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孩子般好奇、探索的学习能力,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学习成长的榜样,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习得什么是生活的真、善、美、丑。

在古代,皇帝用餐的过程中有一个“验食”环节,让太监先吃检验饭菜有没有毒。现今也有人说:“您想给孩子买什么吃的,最好先自己尝尝是什么味道。”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同样如此,对于孩子学习的内容家长理应有所了解。最基本的就是,如果您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那就不会在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单的时候只知道那个分数,而不知道那个分数背后藏着什么......

引导孩子阅读

与孩子一起规划学习计划并实践

教育就是人点亮人,是老师【包括但不仅限于家长、老师和兄长】以自身言行示范为孩子的成长领路,让他们通过模仿、借鉴获取适应社会生活本领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为解孩子成长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提供解题方案。教育就是老师以自身所拥有的认知经验、喜好、情绪为孩子的人生成长引路,为他们解答各类成长难题、为他们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教学有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工作有工作计划,家庭教导孩子同样需要拟定一份儿相对的成长计划,比如孩子在某段时间学习什么、放弃什么。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你定一份相对的成长计划,将学习时间和游戏娱乐时间做一个大致的区分,让孩子形成有计划的学习观念,与孩子一起形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当然,这个相对学习计划需要与孩子的学校课程和家长的工作时间相融合,让他们能够和谐共荣而不发生冲突。学习习惯就是孩子成长活动中的框架,只有框架搭建好了孩子后续“添砖加瓦”式的学习活动才有承载“血肉”的基础。

父母应成为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北斗星”,孩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必定需要满足成长环境、耐心督导、及时实践反馈三个条件,这三者都需要父母的精心安排。教导孩子成长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之分,身为父母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以自身的行为示范为孩子们成长指引方向。教育就是放飞孩子的成长梦想,学习就是孩子从身体独立,走向身、心、行完全独立的过程。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个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更好的参与社会生产大分工、大协作,只是参与分工协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家庭。家庭需要为孩子指引辨识生活中颜色的方式与方法,但并不是一定要求孩子对颜色的认知完全与父母相同;指引孩子懂得尊重长辈,但也不等于要求孩子要唯唯诺诺的做人;教导孩子要注意安全,也不等于完全要求孩子完全不要去试探、尝试接触新事物与新方法......每个人的成长路,都需要自己用脚步去丈量,而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就是行走与辨识路途的方法。

人生成长活动的任何实践都为与更多人建立友好协作关系而存在,那些能够获得同伴认可的成长行为更能够激起个人学习进步的欲望,比如在校学习的孩子为了获得相对其他同学更高的分数,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爱迪生;参加工作的人继续学习,为在同事中能够拥有更多“敲门砖”与评级“垫脚石”;老人继续学习为不被看做老到落了伍......学习获得的智慧知识是个人私有的,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相对的。因此,所学智慧知识能够获得及时实践反馈是每个人检验学习成果、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给予孩子学习实践反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就如用餐之后的温饱感,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

和孩子一起发现学习的乐趣

和孩子做同学就是要像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

俗话说:“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见识源于生活、创造源于生活、灵感源于生活。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牛顿,之所以能发现地球引力,正是因为他对生活处处留心,深度思考了苹果为什么一定是向下落,而不是飘向天空中;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八岁就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正是为了解答这个疑问瓦特开始钻研它,并最终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

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⑴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⑵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⑵这一原理将 “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生活中拥有最丰富的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的知识内容也都是对生活经历、经验的高度提炼,正所谓“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素材、学习对象,语言学、数学、物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都源于生活,学习之后又能够运用它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比如学好语言之后便能够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学好数学之后就能更好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学好自然科学就能更好的营养搭配自己的食物......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作为家长兼孩子学习成长中的第一任和终身老师,辅助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做同学。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书生:家长如何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被遗忘的教育--财商教育
一位家长写给学校和老师的感谢信
家长如果不把“四识”当回事,孩子想优秀都难
家长学校教案
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