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说我听:华为认为,长征的启示,战略方向大致正确即可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193410,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江西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这次战略大转移,其目的是为了创建新的中央苏区,目的地一开始就是陕北吗?

答案当然不是。

第一目的地是湘西。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建立湘鄂川黔边新苏区。为此目标,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由出征时的八万人锐减为三万人。

第二个目的地是川黔边,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面对十倍于己的强势敌人,计划难以实现。

第三个目的地是川西地区。1935年1月20日,红军总司令部制定的《渡江的作战计划》中指出:“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并争取四川赤化。” 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

第四个目的地是川滇黔边。红军一渡赤水后,发现难以突破长江防线, 依然处在数倍敌人的围堵之中,军事形势依然很严峻,中革军委决定暂时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在川滇黔边创建新苏区,采取机动作战的方针。

第五目的地川西。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究竟是南下还是北上建立根据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第六个目的地川陕甘。

第七个目的地陕北。

当1935年9月27日,红军陕甘支队占领榜罗镇,从缴获的敌人报纸中得知陕北地区有一支红军队伍在活动,决定向陕北进军,和当地红军一起,保卫和扩大陕北根据地,建立领导全国的革命大本营。

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完成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从长征的目的地的不断调整的状况看出,红军开始并没有打算去陕西(陕北)的,后来国民党追赶,在南方很难立足,逐步走向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而生存下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征中为何七次更改目的地,是什么原因最终选择了陕北?
中央红军曲折的长征路线---读王树增《长征》(2)
徐海东:我预判到毛主席会来陕北,毛主席:我预判到你的预判
长征出发时1.7万人,到达陕北后1.1万,为何红二方面军损失最轻?
各个苏区红军(三大主力及红25军)长征概括解读
红25军出身红四方面军,为何长征后不去川陕苏区,而是北上陕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