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京记

文/一澄

老关一边喝着啤酒,一边不断的用手里的筷子扒拉着盘子所剩不多的菜,似乎只有这菜和酒才能帮自己咽下这些年积攒在心里的情愫。

来北京的时间一晃都二十年了,老关头发大部分已经白了,但依然热衷于跟老朋友之间的相聚。

我们那个时代,大学毕业0506年左右大批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来到了北京,意气风发的迈向自己期待的生活。许多年后再见,命运已各不相同,发现这里沉淀了太多的经历和情感。

当初一起来北京闯荡的朋友,如今留下来的已经不多,那些离开的人,带着不同的命运安排,夹杂着不甘和遗憾,接纳那份无奈却又必须承受的心里落差,辗转迈向不同人生路。这其中包含着复杂且深厚的情感和经历,离开的人内心深处始终有一道无法弥合的伤痕,不愿轻易与人诉说。光阴消化不了赴京时的满怀热血,曾经的青春理想与现实妥协而留下的疤痕,只能在未来的时光里自行愈合。

每个离开这里人的方式都不完全一样,如今回头再看或许早已注定告别的结局,却给了你选择离开方式的自由,让人无奈又不得不接受。命运无法判定你的离开是对还是错,或许因离开而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日子,又或者离开后过着不太如意的生活,始终无法阻挡的是人生脚步匆匆。

那些留下来的人,无暇享有胜利的喜悦,毕竟到了这样的年纪,与你对话的只有生活本身而已。有些人在这里建立了家庭,有些依然孤身一人。那些已建立家庭的人,依然每天奔波在工作和生活的长路上,房子和户口依然制约和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变迁。那些孤身的人,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向前,过了可以离开的年纪,却依然未找到现实与梦想自洽点,稍显尴尬的把人生定格在这里。

这些一起来到北京的大学生们,一起相互依靠着前行,周围没有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情感既真挚又细腻,同学和老乡的情谊会让彼此之间更加信任,这种情感有时会在孤独时闪现为模糊的爱情寄托,这份寄托或许并没成行,但却化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随风飘远。

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或许当你终有一天顿悟,人生路就是如此,充满着困顿和遗憾。即便身边偶有一个你觉得生活过得富足且幸福的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表象只是因为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人生,哪有人可以不面临风雨?如果有,那这个人可能本身就是风雨。即便是经常在一起的朋友,你又确定能了解他内心的几分呢?年少时很难对自身有恰当的认知,经历后又容易把自己封装,这一切都外显为羞于或难以正确表达。多年后,终于有人愿意回忆并提及这段往事的时候,那份美好和动容丝毫不减,但也夹杂了岁月和风霜,这批曾经意气风发的在京大学生们已生华发,更让这份情感和经历多了一份复杂沉重,让这美好显得更加珍贵。

扬州修脚房

跟老关约的下午六点半见面,时间还早,就在附近一家扬州修脚房停留片刻。

老板是个五十岁的男人,98年来北京如今已有二十多载,老婆儿子都在老家,独自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老板说在这里生活每个月房租加店租九千多,再扣除生活费之外的钱可以攒下来。

我问他将来怎么打算?他说当然是回扬州老家啊,只不过什么时候回去还没确定。目前没回去的原因是老家那边干这一行的人多,价钱被压的低,很难挣到钱。

我说那你平时自己在这里,不闷吗?他说自己的姐夫也在这边,晚上下班还可以一起喝点小酒。

他热衷于国际政治,店里的电视滚动播放着当前发生的新闻,当聊到俄乌战争及对国内的影响时,他会不断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看不惯一些专家对老百姓的言论,当我问他是哪些专家时,他开始支吾着说不太清楚。我问他收入如何时,也不愿正面回答。

接了个电话的时间,脚底按摩也结束了,这让我走起路来感到更加轻快。老板说今天比较闲,放在平时只修脚不做足底按摩,修一个脚六十块钱只需要十几分钟,同样的价钱足底按摩要四十分钟。我看着这个十几平米大小的店,满共三个客位,心想再多的话确实就忙不过来了。

聚会的小饭馆

老关约见面的地方是一个小饭馆,位于一片热闹的市场之中,饭馆里有里外两间,外间用玻璃隔出了一个操作间,加上里间一共摆了八九张桌子。

到了约定的时间,老关还没到,便自己出去走走。

饭馆旁边是个城中村,一共有六条巷子,全都是小二层式的院子。每条巷子中间的过道只够两个人错身而过的距离,有人在其间支着桌子,放着肉馅和面团,应该是在包饺子或者馄饨。往里面瞅了一眼,狭小的房间里另一个人在忙着洗涮,估摸这家人应该是做生意的,正在准备食料。

村头是一家小卖铺,店主说这里的房租一月一千,这是一间房子的价钱,每个小院子里面很多间房子。

这个价格应该算是很划算了,村子里虽然空间狭小但也算是错落有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脏乱。

出了村子对面的小区是条形住宅楼,老关说这个地方是典型的结合部,住宅小区的房子租金要六千块,买一栋房子差不多六百万。而远处的另一侧是别墅区,价格更为高昂。这三种不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片烟火气很浓的市井。

老关还从周围买了驴肉、鸭架和精酿啤酒,提前放在了饭馆。老关说之所以选这家店,一是处于闹市区周围小吃也多,想换想捎带点都方便,二是老板也是陕西人,大家都吃的惯。

这家店开了十几年,是一家夫妻店,孩子放在老家,平时他们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只有晚上十一二点收摊后稍微可以歇会儿。

老关说还约了三儿一起,三儿也是当初一起来的老朋友,大家都认识。他如今已经在北京安家,买的房子有点偏,赶过来的时间长一些。

三儿赶过来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样子没变但是白头发多了些,身材也更为圆润。穿这一件白体恤,身前一副卡通图案,风尘仆仆的跟我相认后即便坐下,这一刻显得那么自然,像是昨天才见过似的。

我更喜欢如此的相处方式,大家不必拘谨也不必过分客套,瞬间进入各自的日常状态。

我们三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后毫无违和感的随意聊了起来。这一刻好像穿越一样,我的状态瞬间从新疆切换到了北京的胡同饭馆,多年未见的老友似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提起许多老同学的名字,提起的那一刻彼此情感产生共振,谈笑间似乎忘记了各自所背负的生活,光阴和经历反倒让这壶酒的味道更加醇厚与香甜。

三儿是一起来的朋友里唯一解决了房子和户口的人,算是彻底安家北京了。毕业时赶上了IT业的鸿利期,跳槽后在华为工作,收入算是不错的,在北京买了房子,老婆有北京户口,所以孩子也可以落户北京,算是解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

老关说就这些人了,其他人都已离开北京,各有各的归宿。

关于北京

我问老关,当初来北京的人留下的有多少?

老关说:

不到百分之二十吧,大概。离开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户口、房子、婚姻家庭、工资收入,大概是这四个因素。户口排第一,它决定了你孩子以后是否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这点很重要,许多有房有车的人最终选择回去,就是这个原因。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如果不能参加本地的高考就非常吃亏,再转学回成绩往往跟不上,而且越晚越吃亏,这一点上来说身为父母的家长们无法接受。接下来是房子,政策房购买的难度大、机会少,市场价本身就特别贵,就算运气好申请上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常常需要举全家之力完成,还要找朋友东拼西凑。如果对于收入不高或者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第三个婚姻家庭,能遇到一起来京奋斗且有共同目标的伴侣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遇不到就得考虑其他情况,本地人倾向于找本地的,除此之外就各有各的情况了,阶层、收入、信念和目的各不相同,成家后在本地长久生活的可能性不高。还有就是单身生活,时间久了离开和不离开都稍显尴尬。第四个是工资收入,高低稳定都会有很大影响,是前三项的支撑点。

我在北京呆了这么久,也是运气好才碰到了买政策房的机会,付房价的70%,代价是产权也只享受70%。架不住北京整体的房价高,首付就接近二百万,我下定决心后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拿了出来。然后就是常年还贷款,这又需要有稳定的收入作为支撑,我是研究生毕业,但学历优势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贬值。这些年行业也不太景气,大环境不好各种裁员。

如今在北京的生活压力挺大。我每个月房贷每月五千多,孩子上幼儿园三千左右,这些支出都是必不可少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常年看病也需要花钱,好在异地医保终于办下来了。

我是同学里最早一批来北京的,当时在北京上的大学,后来又读了研究生。那个时候在北京的同学很多,有大学同学也有高中同学,刚工作的时候有些人住地下室,有些就住在工作的小店里,我们去看一个朋友的时候,他就住在工作的地方,房子里只有一张床,两个女同学一进门就脱鞋坐在床上,男的坐在床边,因为房子里已经没有其它多余的立足之地。就这样大家在一起聊天,相互扶持,度过那些难忘的美好日子。在北京有一种叫蚁族的生活方式,就是住的地方非常小,两栋楼的间距也非常小,人密密麻麻的生活在一块,大家关注的仅仅是房子里的WiFi质量好不好。这里租住的有农民工,也有高薪从业者,每个月收入好几万的人也有,我当时在这种地方住过一段时间。大家到了白天就都各自为了工作奔波,如此密密麻麻,有点像蚂蚁一样的生活。

后来慢慢很多朋友都离开了北京。大家年轻的时候还可以无忧无虑,顾好自己就行,但随着年龄增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些是因为无法在北京买房而离开,有些是因为无法找到稳定和收入可观的工作而离开,也有些有房有车但因为办不下本地户口而离开,有些因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离开,有些因看不到生活的未来而离开,有些为了孩子而选择离开,有些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而离开,各种各样的因素纠缠在一起,相互叠加。总之,都是为了找寻更为美好的生活。

但,这些离开大多是被动的。

我曾经三次回老家,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并回到北京。总体而言,北京这边还是就业机会多一些,我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来说工资收入要高不少,再加上自从上大学就在这里,慢慢也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所以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了。如今房子问题算是解决了,户口问题还在拉锯,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倾向于留在这里。对我目前来说,留在这里并不意味着生活有多么幸福,而是这是当前最优的选择。

老关边说边喝着啤酒,已然下去了两瓶。三儿比较低调,只要没人指定跟他碰杯就不端起来。

三儿也说了起来。

我有几个大学同学前几年离开了北京。

一个女生,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在一家国有企业,算是比较稳定,跟大家相处的也比较好,但一直没找男朋友。后来到了三十岁,家里就开始催婚,让她回老家。一开始不愿意,但时间久了看不到未来,总不可能每天住宿舍一直这么下去,就回去考了公务员。回去后因为年纪比较大,相亲也费了很大周折,如今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平稳。

还有个朋友也是女的,家底比较丰厚,来北京托关系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又在家里的支持下买了房子和车子,找了一个不错的老公结了婚,算是在北京初步安定了下来,生了两个孩子。后来各种原因,本地户口一直没解决,时间久了担心孩子教育问题,随着老公的工作调动就离开了北京,换了另一座城市生活。

单位有个女同事,博士毕业,工作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单身没有成家。或许是过惯了单身日子,越来越不适应谈对象。有人给介绍过,但都没谈成,如今到了这个年纪也不太好找了。一个人在北京肯定挺孤独,科班出身也不太擅长交朋友。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想回老家也不太可能了,回去还不得被吐沫星子给淹死,所以就这样呆在北京继续生活。未来如何,未尝可知。

我和老关边听边笑,说三儿是妇女之友,认识的全都是女性朋友。

正说着,房子里进来个人,穿着快递服装打版的样子,坐了下来。

老关连忙介绍说这是自己的朋友,一个小区的,听说我们几个朋友在一块相聚,非要来见一面。

来的小伙子看着比较年轻,神态显得风风火火,身上穿着一身快递服装。上来就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每次碰杯都一饮而尽,搞得大家不喝也不行。

其实稍微多喝点也没什么不好,当打不开局面时大家都拘着,真的非干不可也就干了,反倒尽了兴。

小伙子的来到让大家提起了精神。

小伙子今年三十六岁,结过一次婚也有孩子,目前处于离异的状态,以送快递为生。目前北京的快递行业平均收入大概月收入一万元,但在他身上印证了我的想法,就是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佼佼者。小伙子算是行业里前百分之十几的人,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收入高,大概是同行们的三四倍还多。其次是很会来事,喜欢结识各种朋友,并且加以利用。他说自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父亲是个商人,从小就看着父亲做生意,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东西。

小伙子干的好,整个片区的人没有不认识的,连每家公司的人事变动都知道,还有住户的生活习惯也都清楚。近些年才在旁边这个条楼小区买了房子,付的全款。

小伙子说的时候也比较淡定,老关作为见证者也表示认同。

北京这个地方,确实机会多。快递行业发展到现在,似乎更像一种代理,你拉的生意多,就获得更多的提成,拉不来多余生意,就挣跑腿钱,也算公平。

以前那个学历为王的时代,似乎渐渐在被时代抹平,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每个人都不能随意轻视一个行业一个人,各个行业的门路都有奋斗和钻营的空间,足以支撑起幸福生活。

结尾

来北京的这几天,跟老关见了两次面,第一次见面时他热情满怀,最后一次分开时他从自行车后座的书包里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北京特产和两枚冬奥会纪念币。对于此,我心里是开心和感动的。

我问老关,留在北京靠的是什么?老关想了一下,说是信念。

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过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买不起也租不起,首份房奴报告是催我们结婚同居还是打包回家?
有朋友问:在北京工作三年,对象有北京户口,两个人每月收入一万三千元左右,有存款60万,应该怎么买房?
在北京,可以没男人,不能没房子
我以前讨厌有钱人,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留在大城市还是去小城市悠闲生活
在北京年薪三十万(所有到手收入,包括公积金、年终奖等等)是什么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