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大海外并购大窟窿

【让投资更美好:投资者教育系列节目】之七十三

【核心观点】

1、国内财团集体中招:除了暴风投资、光大资本、光大浸辉之外,浸鑫基金背后的出资方有招商银行以及云南、贵州省国资等。

2、事实上,暴风科技和光大资本,这两个发起机构没出多少钱,这其实是金融业的通常的、惯用的玩法,就是加杠杆的玩法。

3、意大利人把钱卷走了之后,迅速成立了几家新公司出巨资来支援MPS的竞争对手,再跟中国人竞购版权。

4、光大真的是有问题,这么这么庞大的一起跨境的并购,竟然没有一个竞业限制,也没有做竞调。

5、光大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找到一家A股上市公司,把这样的私募的收购行为变成一个公共资本市场的收购行为,也就是说,让股民去买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观察家》,我是 包冉,包包, 老朋友又见面了。今天我们聊什么话题?聊一个几个意大利人,让52亿中国财富血本无归,到底为了什么?

【新闻背景】

5月31日晚间,光大证券公告,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应诉通知书。招商银行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

目前,因相关事项,光大资本及其子公司经自查发现名下相关银行账户、股权及基金份额已被申请财产保全,涉及相关银行账户资金约为57.76 万元;相关投资成本约为43.88 亿元。这一切,皆是光大资本2016年联手暴风集团,出海投资项目破产带来的连锁反应。

几个意大利人,带头的叫安德烈-拉德里扎尼向国内的一个财团进行兜售,进行出售自己的一个版权,体育版权公司MPS的时候,他策划了一起惊天的世界骗局。那么这个哥们加上几个他的合伙人曾经在欧洲成立一家公司叫MP&Silva,这也就是简称叫MPS。

这家公司,说白了他做的生意是正当的生意,就是体育版权的管理与分销,再说得白一点,就是他把世界杯、意甲、英超、F1方程式赛车等等…..反正这些体育版权,收回来之后,他再打个包,向全世界的,无论是媒体机构也好,电视台也好,网站也好,或者是其他的基金投资机构也好,进行分销。

他们在2017年2016年的时候开始准备什么?准备来一次总的变现我把我整个的MPS公司连同它的业务,我要打包出售,这时候他就得全世界找买家,对不对?这都说咱们中国有很多的投资人,然后就瞄上了中国。

和光大有什么关系呢?其中我们又引入了一个小角色,这个公司叫易界DealGlobe,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全球交易的意思,号称自己是专注服务中国资本,跨境并购的综合性投行,然后他们就找到了什么?找到了光大。

首先,我们看到他要最终的目的是要成立一家文化的基金的投资公司,这家基金公司的名字就叫做上海浸鑫,后这时候光大证券做了一个大局,这个大局一句话就是拉上暴风科技。 也就是说,暴风科技下辖的暴风投资与光大证券下辖的光大资本,成为两个发起的创始人、创始机构,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LP的机构。

然后这样的话,他们发起了之后,但是他们并没有出太多的钱,因为根据当时这个安德烈-拉德里扎尼对于MPS的报价,尤其是易界投行服务机构在中间的包装说,当时整个的包装需要有五十二亿人民币之多,五十二三亿人民币之多。

那么,可是我们看到,事实上,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作为LP出资了多少?出资了2万万元,就是2亿元。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多少钱?出资了6000万元。事实上,我们说需要50多亿人民币,这两个发起机构就出了这么点钱,这其实就是金融业的通常的、惯用的玩法,就是加杠杆的玩法。

这个热潮我们看到吸引了多少人?或者说是忽悠了多少人?圈住了多少人?第一个我们看,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他出资真多,一下子出了28亿,出资比例占到了53.82%,还有嘉兴招源,他是出资了六个亿,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他们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架构,最终成立了一个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是一个有限合伙,这是个GP。

浸鑫投资有限公司,它凑集了52亿的人民币,凑齐了52亿,根据当时的利率,美元和人民币的利率大概是七个多亿美元,对刚才的所谓的MPS公司进行了收购。 表面上,是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所有的这个公司下辖的所拥有的200多个国际A类赛事的版权资产,然后觉得前途一片大好。

同时这几个意大利人也很happy,也很开心,他们虽然自称自己都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的富二代,但实际上好像都是穷小子出身,也是特别善于自己包装。 你收购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资产有没有存续性,对不对?

不是说我收购一个公司,这核心资产跑了,我干嘛收购?可是我们看到作为版权,版权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期限,意甲2018年就到期,法甲2018年到期,英超也就是2019年到期,法网稍微好点,2021年到期,F1方程式赛车2019年到期。大家看一看,我收购了一个公司,版权公司花了7亿多美元,52亿人民币,那么这里面到买了一堆马上就到期的资产。

这时候发现第二声雷又炸下来了,炸的是什么呢?账上没钱了,花了几十亿人民币,7亿多美元,给到这几个意大利的骗子之后,他们卷款就跑了,当然也不能说卷款就跑了,人家是属于按照收购并购协议,人家倒是合理合法的,为什么?

我是原始股东,我退出了啊。当他们把自己的股东钱退出了之后,发现整个MPS公司账上的运营现金不够了,那么这时候整个的浸鑫,尤其是以光大为主导的这样的一家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也就是说基金的管理者这怎么办?

这时候第三声雷又下来了,当这家MPS公司,这时候已经是中资控股的公司,向意甲、法甲、英超在洽商接下来的版权续约的时候,发现对方的版权价格打着跟头的往上翻,你比如说英超,英超给出了3.5亿英镑,说实话这笔钱已经是这时候的MPS实在是无力承担了。

为什么说意大利人是骗子?如果说意大利人只是把钱卷走了,我们还不能认定他是骗子,他一旦卷走之后,他就迅速的成立了几家自己的新公司。这些新公司出巨资的现金来支援,来支援MPS的竞争对手。

从中国人的手里拿来了巨额的现金,然后套现走人,再把中国人给的钱投入到自己的老外的公司里头去,然后再跟中国人去竞购这些已经卖给中国人的,所谓的即将到期的版权。我只能说是什么呢?只能说光大真的是有问题。

【新闻背景】

52亿打了水漂,谁的责任?谁来买单?2018年10月,MPS被英国法院宣布破产清算,公司资产和收入将用于偿还债权人。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面临较大风险。天眼查信息显示,除了暴风投资、光大资本、光大浸辉之外,浸鑫基金还有11家LP,背后的出资方招商银行及云南、贵州省国资均有踩雷。

根据今年光大证券和暴风集团发布的多个公告及公开资料可知,按照原本暴风集团、冯鑫及光大浸辉签署的意向性协议,暴风集团与其当家人冯鑫为光大资本的投资兜底,承诺MPS收购后注入上市公司。但收购后不到三年,MPS就遭破产清算,暴风集团早已跌落神坛,无力兑现承诺。

这么严肃的,这么庞大的一起跨境的并购,竟然没有一个竞业限制。要知道,在中国这种竞业限制是非常普及普及的,非常常规的常识,其实在美国、在欧洲,这也是商界的常识,对不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的竞调做在哪儿去了?在你进行对这家公司进行收购的时候,你难道不看一看他的核心资产是不是到期?你难道不评估一下,不请体育行业的专家、版权行业的专家评估一下?在到期之后,这些版权未来的价值的溢价会不会有新的更多的提升呢?都没有。如果有的话,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点,在进行这样的一起投资的时候,国内的众多的LP也好,GP也好,有没有一个内在的一个审计和监察的机制,对吧?内部的内审机制严重缺乏。

如果你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OK没有问题,但是你是光大,你作为一个这么老牌的、背负着这么大一个牌子的光大证券、光大集团,到底是无能为力,能力有限,水平低下,还是刻意为之、浑水摸鱼?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对不对?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额不算小的一个差。

这个差是什么差?根据收购对MPS的收购协议,以及他们在国内募资的金额,按照当时的利率进行换算的话,事实上国内募集了53个亿,然后给到了对方7亿美元,事实上中间还差了5个多亿人民币。

这5个多亿人民币,当然书面上的一些模糊的解释是用于GP公司,也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还有一些这种向客户募资的佣金返点,但是这里面有没有猫腻? 由暴风科技这家上市公司统一收购上海浸鑫的所持有的MPS的所有股权,也就是说,到时候让中国的A股和全体股民来为这场荒唐的跨国并购交易来买单。

我们再复盘一下,倒着推,大家可能听得就更清楚了。第一,光大他们设计的思路是这样的,找到一家A股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找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把这样的收购从一个私募的收购行为变成一个公开资本市场、公共资本市场的一个收购行为。

也就是说,股民可以去买单,让股民去买单。经常说某个上市公司注入了某项资产,然后股价蹭蹭的涨,然后他会增发,增发股票或者是拆股等等等等,反正最终是股民来买单,然后再往前推。

他和暴风自己都没有出太多的钱,然后再去拉上一堆的其他的资本方共同来出资,然后事实上自己并不承担太多的风险压力、资金压力和资金风险,赔光了,自己就赔了两个亿,就赔了6000万,就这么点钱,然后弄那么大的杠杆撬动了那么多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本质都是谁的?第一是老百姓,我们的储户的,理财客户的。第二是什么?第二是很多的什么呢?养老金,地方政府的财政金等等等等,然后把这样一个壳包装起来,然后迅速的完成收购,至于收购的过程中有多少猫腻?有多少的不确定性?有多少的这种版权流失的风险?

无所谓,收购完了再说,收购完了之后,然后反过来再运作,到时候到什么?到2017年年底的时候,由暴风科技整体收购,大家其乐融融,所有人分钱。可是千算万算,暴风科技不行了,暴风科技后来一塌糊涂,整个的股价一泻千里。

无论是整体的企业的估值,还是它的市值,还是它的未来的发展以及它的现金流情况都非常的可怕。也就是说,它不再有能力,能够成为一个以上市公司的窗口来进行什么?总体收购的这样一个载体。

我们的相关的管理机构,严厉的对进行海外的所谓的跨境并购,进行了喊停,进行了限制,也就是说,掐断了中国的境内资本,向境外进行无序、无理,盲动、流动的这样的源头。

招商银行的相关的负责人在今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说,我们并不是盲目的扔了28个亿进去。大家要知道,他扔这28亿是什么钱?是招商银行的客户的理财金,不是招商银行自己的钱,它是理财金。

如果这个理财金出了问题,那招商银行无论是从商誉、信誉、品牌和实际的资本损失上都要栽一个大跟头,如果出了问题的话,可以说对一家银行,也就是金融机构来说,商誉、信誉太重要了,是个致命打击。

但是当时光大给他出具的一份差额补足涵,正是这份差额补足函,使得招商银行下了决心,这个差额补足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这起投资的本金无法进行原额兑付的时候,说白了就是本回不来了,亏到老本了怎么办?我把差额的承诺,把差额的金额给招商银行补足,也就说事实上是保底。

招商银行为什么后来又起诉光大?我们先提前说一下,就是光大在一系列的投资失败之后,它有点想认怂,想耍老赖,想不给招商银行了,不履行这个差额承诺书了,所以招商银行动了真怒。

说到这里,包包真的是认为,我们要对跨境的资本流动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到底有多少的个人或者小利益团体,通过这种跨国的并购满足了,把自己的腰包装得满满的。

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财经观察家》,欢迎各位朋友在各个社交媒体账户上与我们进行充分的互动。

来源:一股清泉文化传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2亿元血本无归 28亿来自招行高净值客户
暴风劫:被一起收购案坑了的冯鑫
一线|暴风集团滑铁卢:祸起52亿境外收购案 或被暂停上市
又又又被列失信被执行人,暴风集团近况如何?
1529天,从身家80亿到身陷缧绁,冯鑫是另一个贾跃亭吗?
6000万杠杆投资终致计提负债14亿,光大证券深陷离奇诉讼连环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