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脉经》的著成与后世脉法|中医脉诊学
  《脉经》是祖国医学的第一部脉学专书。成就是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完成后世脉法,在规 定脉名及其指标,对寸、关、尺分部及分主脏腑,与将脉象进一步与病证联系结合等,都做了完 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使脉诊成为中医学中的独立学科,使脉诊实际易从,得到最大程 度的普及推广。另外,《脉经》还收载了若干古文献资料,不但有俾于脉学,客观上还使若干重 要文献免于散佚,由于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亦且有俾于整个中医学,《脉经》使后学于脉法得致用 之道,知渊源之自,《脉经》之撰,合于著作之法。其第十卷“手检图”部分已佚失不传,《脉经》由 于辗转传抄之际,时有缺失忆改错简夺误等等,故今本非原著原貌,是又不可不知。自《脉经》 问世脉学进人了一个新时期,其后至今将近两千年,脉学著作虽多,但基本上仍是叔和遗法,不 出《脉经》范屆,故尔,《脉经》为古脉法之嬗递,后世脉法之开端与典则0
  (一)王叔和与《脉经》的写作
  《脉经》为王叔和所著。据后魏?高湛《养生论》及唐?甘伯宗《名医传》,宋?张杲《医说》等书 称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宋?林亿《脉经》序称叔和为西晋时人,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谓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甘露中吾病风百日方治,迺撰集三部云云。是叔和著 书,乃在甘露之前,故有人以为王叔和为吴之太医,又《医心方》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 曰之语,《千金方?三十六》载“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与《医心方》同,可证叔和名熙,姓王而不 是王叔。《名医传》谓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形切,洞识修养之道。”这说明 他在当时就是水平高影响大的人物。王叔和在著作方面一是撰次仲景《伤寒论》,再就是自著 《脉经》。
  《脉经》的写作意图,反映在《脉经》自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 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鹤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 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 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以上的 说法,反映了如下的情况,一是脉学精深而且重要,二是前人有重大成绩,三是存在不统一和混 乱现象,四是学习攀握困难,没有专门著作和统一标准。这应该就是王叔和著《脉经》的历史背 景和动机吧?随后他说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 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 研究,究其微赜,则可以比级古贤,代无夭横矣。”说明此书不但讲脉法,更为了使脉法不脱离实 际成为孤立的东西,他将百病根源,声色证候都与脉法一一列出来了。除提出他自己的方法规 范主张以外,古名家所传咸悉载录无遗,以使学古知脉法所自来,与作为有益的参考。所以《脉 经》是深合于著书之法的。
  王叔和是一位脉学专家,有很高的成就,《脉经》的著作正值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发展上的 需要,而且又具有高水平和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这无论是对当时及后人在学习研究脉法上和 古代医籍医说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脉经》成为脉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祖国医学发展 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但对中国医学起到推动作用,其后流传海外,对世界医学亦有很大 的影响。在王叔和所著《脉经》前后有一二十家同名著作,今皆湮没,可证《脉经》亦是经过时代 历史考验,得以流传下来的唯一的最早的脉学名著。
  (二)《脉经》的流传
  《脉经》著成后即见传于世,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 论撰成《脉经》十卷。”(见《太平御览》及《册府元龟》)其后《名医传》、《医说》等都有传述。见于 志书者隋唐以来如《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辑释》、《通志艺文略》、《郡斋读书 后志》、《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等都有所著录,宋以后官私目录著录者就更多了。脉学著作 引证《脉经》的尤甚,指不胜屈。在医学名著中如《千金方》就全文转引了《脉经》二十四脉的全 文,宋代校刊医书,亦有《脉经》在内。
  《脉经》虽然见传于世,但由于文辞古奥而且卷帙亦较多,在古代传抄不易,一般医家能诵 习的并不普遍,而且代远年湮,传抄亦有不少错误和问题,所以在北宋熙宁年间林亿等在校正 刊行《脉经》时,就是根据三种都不算理想的本子经过大事整理才得以刊行的。林亿等人在序 中说:“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 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 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靓厥真,各秘其所藏耳。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 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 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卷,惚九十七篇,施之于人。俾披卷者足以占 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无待饮上池之水矣。”云云,可见林亿等人是根据三种本子,前两种问题 很大,亦并不理想,因而又只好作大量的整理,甚至于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改编而成 今本《脉经》的。它的主要问题看来是在很早以前就佚失了第十卷“手检图”部分,于是有以巢 氏《病源》的一部分充数的,有以第五卷分成两卷再撮入一些内容以足十卷之数的,另外重复、 脱漏、篇章错乱文字说抻之处当亦不在少数。林亿等人在校勘整理以后,恢复了十卷九十七篇 之数,但仍在许多地方以夹行小注的形式注明诸本对校异同,及有关文献旁校出入等,在某些 地方亦有据理加以按语的情况,例如:第四卷有“臣亿等谨按,《千金》云,此中不论肺金之气,疏 略未谕、《指南》又推五行亦颇颠倒,待求别录也”。又如:第五卷有“臣亿等详水下二刻、疑、检 旧本如此”等等。林亿等校刊印行的《脉经》第十卷手检图,图仍是缺少文字亦不完整系统。
  北宋时《脉经》刊行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普及,原因一是古奥难读,二是购求亦较昂贵(后 刊行小字本后会好些),而最主要的是自五代北宋以来,出现了冒王叔和之名伪撰的《脉诀》。 《脉诀》虽然俚俗谬误但通俗易懂,歌诀的形式易记,一般人就认为是王叔和的著作而极其通 行。《脉经》反而少有人问津,后来虽能经过很多有识之士的著文著书批判《脉诀》之伪,辨明 《脉经》才是王叔和的著作,但终因《脉经》“曲高和寡”在传习上总是不及《脉诀》之广,流布上亦 不及《脉诀》之多,直至明李时珍据《脉经》以著《濒湖脉学》亦采用歌诀形式,深人浅出以绍叔和 之学,才分《脉诀》之席,这时脉学著作亦渐多,而且主要是祖述王叔和的。尽管如此,《脉诀》并 没有被完全否定掉,在世俗上仍有市场,只看坊本《难经脉诀》之多就可以想见了。
  我们还可以从两个侧面来证实《脉经》传习流布的问题,一是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脉诀》是 伪撰主要是由于它俚俗谬误,但他们并非都是认真读过《脉经》的;二是从版本流传上来看《脉 经》的传布确实不理想。前一个问题例如宋?陈言《三因方》序脉说六朝时有高阳生者,剽窃 作歌诀,刘元宾从而解之,遂使雪曲应稀,巴歌和众,经文溺于覆瓿,正道翳于波辞,良可叹息。” 云云。可见他是批判《脉诀》遵从《脉经》的,但他却在书里以七表、八里、九道论脉,表里九道之 说出自《脉诀》非《脉经》所有,可见陈言是没有读过《脉经》的。又如朱熹郭长阳医书跋(按,即 《伤寒补亡论跋》)说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 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 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高骨为关,及分寸尺阴阳之位之法,正出于《脉经》,可见 朱熹亦是没有认真读一读《脉经》的。遵《脉经》,批《脉诀》,发议论,为著作的人都没好好读《脉 经》,又何怪夫俗医只知有《脉诀》!后一个问题如宋?陈孔硕广西清司重刻《脉经》序说:“乃知 《脉诀》出而《脉经》隐,医者不读,鬵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医,问以王氏书(按《脉经》)则皆 诵《脉诀》以对。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医。其所著方书,脾胃条引《脉诀》中语,而议之曰:此叔 和知之而未尽也。予每叹曰:冤哉叔和,如史载之之工,尚引《诀》而罪《经》,馀又何怪焉。”《脉 经》刻于宋代,《脉诀》亦于宋时出,《脉诀》出而《脉经》隐,可见《脉经》自刊行起就没有得到很好 的流布。清?杨宗敬在光绪癸已景苏园复宋本《脉经》序中说王叔和《脉经》十卷,《隋志》无著 录,《新唐志》同,而《旧唐志》仅有二卷之本。今此宋林亿等所谓好事之家仅有存者。故五代高 阳生《脉诀》得而托之。然自熙宁颁布以后,《脉诀》仍自盛行,直至元戴启宗为《刊误》始昭然知 《脉诀》非叔和书。顾《脉经》虽一刊于熙宁,再刊于绍圣,三刊于广西清司,四刊于濠梁何氏,元 泰定间又刊于龙兴儒学,而传习者终稀(据诸家叙录可见)。良以经旨渊奥,非贯穿素、灵、扁、陀 者未易领取。明代毕玉、袁表、沈际飞诸本皆从泰定出而夺误尤甚,唯吴勉学《医统正脉》所收, 取源于何氏,至今尚有存者,而《四库提要》乃未收此书,殊不可解。嘉庆间阮文达公始得影钞 何氏本,著于未收书目中,惜未翻雕传世,金山钱氏《指海》又以袁刻录人,亦未为善本,坊间所 行,更无论矣。余从日本得宋刻何氏原本,又兼得元明以来诸本,迺尽发古医经书与之互相比 勘,凡有关经旨者悉标于简端,非唯据诸经证此书,亦可据此书订诸经。”可证从目录学家方面 亦反映了传习的问题。杨氏为著名古籍收藏研究与目录学专家,他从日本访回的宋何氏原刊 本《脉经》十卷,中土早佚,由他据以监刻的景苏园复宋本是现在易于见到的《脉经》善本,一九 五八年曾由科技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一般学者易于购求。
  由于《脉经》对脉法作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贡献,解决了诊脉中的实际问题,书出后就得到流 传,尽管宋以来“《脉诀》出而《脉经》隐”,尽管《脉诀》错谬百出,但二十四脉之名基本上是取之 于叔和的,亦是独诊寸口之法,它伪是事实,水平低是事实,但它总还是《脉经》所建立的后世脉 法的性质的而非其它。至于其余各家脉学著作亦取法于叔和,《脉诀》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脉 经》的流传,但没有影响《脉经》所建立的后世脉法的“法脉”。至明。李时珍在批判《脉诀》的基 础上著《瀕湖脉学》,得到出乎预料的成功和推广。其他各家著述亦日多,同时亦都是叔和遗 法。可以这样认为,后人直接读《脉经》的虽不多,但可以说读的都是属于《脉经》的第二手著 作,另外,《脉经》的流传虽不够理想,但始终没有中断(历代刊本可证 高水平的医家还是在一直 传诵而不绝的。
  附主要版本:
  宋熙宁元年刊本。
  宋绍圣三年刊本。
  宋嘉定元年广西清司刊本。
  宋嘉定丁丑何大任刊本。
  元泰定四年谢绪翁刊本。
  元天历庚午叶氏广勤书堂刊本。
  明成化十年毕玉刊本。
  明嘉靖间吴勉学校刊《医统正脉全书》本。
  明万历三年袁表刊本。
  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明天启六年沈际飞刊本。
  清道光辛丑、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
  清光绪辛卯周氏医学丛书本。
  清光绪癸已杨氏景苏园影宋刻本。
  '民国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影印元广勤书堂本)。
  一九五八年科技卫生出版社影印景苏园本。
  (三)《脉经》的内容
  现在所能见到的《脉经》都出于宋臣林亿等校刊类次的十卷本,由于经过了较大的整理,已 非尽属王叔和之旧,只能说基本上保存了原书原貌和卷数。除第十卷“手检图”早已佚失,无法 弥补,文字亦不完整系统外,各卷尚较系统完备。
  第一卷包括脉形状指下秘诀”,即二十四脉脉名脉形及相类脉。“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 主”,为独取寸口法寸关尺部位尺寸及反映病症的大体位置。“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顺 逆”,即两手寸关尺分主脏腑的规定。以上三部分为王叔和所制定或肯定的独取寸口诊法主要 内容,亦是后世脉法的主体部分,其它如。?“平脉早晏”、“持脉轻重”、“辨脏腑”、“平虚实”、“辨灾 怪”、“诊将差”等等则为引用《内经》、《难经》、仲景之文,加以类次编集而成。第二卷包括“平三 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后并治宜”及“平奇经八脉病” 等,用寸关尺三部诊法分述对脏腑、经络病证的诊治方法,系统详备、次序井然,奇经八脉病为 附录性质,故于标题下有夹行小字注云八脉为病不在十二经,故以系此卷之末。”第三卷以脏 象、季节、病症、生死等论脉,分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等五部,其中注明何者 为新撰,何者引自前人他书(包括《四时经》、《素问》、《铖经》、张仲景)。第四卷为辨三部九候 脉证”,“平杂病脉”,“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诊四时相反脉”,“诊损至脉”等共八篇,有可能是 杂采诸家之说而成。其中多有很具体的经验方法,如“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中有:“三部 脉缰,非称其人病便死。”“三部脉羸非其人得之死。”“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等 等,都是既精辟又辩证的。另外,在这些包括引用前人的内容中,亦不时出现古脉学的坚、急、 喘、躁等脉,全书中他处亦时有这种情况,意在述古,与王叔和开首所定二十四脉之说并不应当 说是矛盾的。第五卷为“张仲景脉法”一篇,“扁鹊脉法”及“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等共四篇。 仲景脉法部分见于《伤寒论。平脉法》、而扁鹊脉法并不见于今传本《难经》,另外《脉经》于第一 卷等处所引今本《难经》之文,亦不言出《难经》或扁鹊,可证当王叔和时今本《难经》尚不名《难 经》亦无扁鹊所著之说。这几篇不但从各个角度论述脉法及经验,要言不恼,精当实际,而且在 “声色要诀”中联系四诊的各种诊法,内容极为丰富。如:“病人发如干麻,善怒者死”> “病人脐 肿反出者死”,“病人尸臭者不可治”等等。第六卷分篇系统论述五脏六腑病证,多引自古书前 人,虽未注明所出,但内容可见,又经王叔和整理,系统全面,极有价值。第七卷以不可发汗,可 发汗之《伤寒论》,可不可诸篇的形式,系统介绍了《伤寒论》六经全文之主要内容,为《伤寒论》 别本之一,所谓王叔和曾撰次仲景《伤寒论》“选论甚精”当即指此而言(最后热病数篇选自《内 经》)。此卷最后有治伤寒形证所宜进退,晋王叔和集仲景评脉要论。”可证这部分介绍仲景 伤寒形证的文字正是由王叔和所撰集的。“伤寒形证”与“评脉要论”合起来就是仲景的辨脉证 并治的意思,由于是收在《脉经》中所以以脉为主并最后点出说是“评脉要论”。至于“治”文内 只有用何方并不载药味,亦是此意。按今本《伤寒论》中之可不可诸篇实出于《脉经》第七卷,不 过现传之宋本,成本都不全,成本缺尤多,这部分内容亦见于《伤寒论》别本。《金匮玉函经》,及 宋人所著《伤寒补亡论》等书。第八卷为“平卒尸厥脉证”等十六篇杂证内容,见于今本《金匮要 略》,第九卷为“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等八篇及“平小儿杂病证”一篇多数见于今本《金匮 要略》中。各别取之于《内经》及徐之才说等。第十卷篇题下注曰“手检图三十一部”。但图已 佚失,文字亦不完整。
  (四)王叔和在《脉经》中表现的革新创造及其影响
  1.完成独取寸口法
  今本《难经》虽然在“第一难”就提出独取寸口之法,但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解决。例如 寸关尺的位置问题,《难经》之说,关还只不过是一个分界线,并无长度,对于寸尺亦只是寸主阳 尺主阴,对划分脏腑却用浮沉法等等,仲景参用《难经》的脉法,但对关只称“关上”亦没有解决 关脉长度问题,并且亦时时参用趺阳、少阴、阳明等脉特别是对杂证,趺阳脉使用的尤多。说明 在王叔和以前独取寸口法虽然已经出现但没有最后完成,《脉经》出来以后才完成这个脉学上 历史性的改革工作。
  2.脉名与妹形规范的制定
  在《脉经》以前,就今日所能见到的古籍中所涉及到的脉象名称是很多的,并且多数没有说 明它们的指标、脉名的问题亦很多。其中有一脉二名、二脉一名,不同脉象的性质条件等有部 分交叉重复,一脉可有不同解释,平脉病脉不分,形容词汇所指的脉,不像脉名,及既无解释又 无法理解的脉名,不合情理的形容等等。各书对脉象的概念、用法、分寸不同,就是在一书中亦 有时出现很大的差别等等,这当然是脉法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尽管反映了它丰富多 采,但亦说明它存在混乱和不统一的问题。就如脉学的复古派明?卢之颐在《学古诊则》一书中 以大、小、数、迟等十则分类的脉名就有:
  大:肥、洪、散、横、弦、革。
  小:弱、瘦、细、微、萦萦如珠丝。
  数:急、疾、击、搏、躁、喘、促、动、奔越无伦。
  迟:缓、脱、少气、不前、止、歇、停、代、结、如湾漆之绝者。
  滑:利、营、橡、翁、章、连珠、替替然。
  涩:紧、滞、行迟、为不应指、参伍不齐,往来坚而散,如雨沦沙,如轻刀刮竹。
  长:谍、高、诵、端直、条达、上鱼为溢。
  短:抑、卑、退、不及指、人尺为覆。
  浮:盛、毛、泛、芤、如循榆荚,肉上行,时一浮,如水中漂木,瞥瞥如羹上肥。
  沉:潜、坚、伏、匿、过、减、陷、独沉、时一沉、如锦裹砂、如石投水。
  以上除如雨沦沙、轻刀刮竹、如锦裹砂、如石投水等数种外,全出自《脉经》前之古籍,然仍 非全部,此外如满、绝等及各种形容式之脉象等还有很多。又如《素问?大奇论》中之浮合,火薪 然、散叶、省客、丸泥、横格、弦缕、交漆、涌泉、颓土、悬雍、偃刀,如丸、如华等或无所解或其解无 法理解。即如缓脉本不难解,但《伤寒论?辨脉法》上说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 阳脉同等者名缓也。”这就与通说不一,亦不好接受,又说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 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说弦紧之状固然是千古不磨的,但前面又说脉浮而 紧,名曰弦这就无法理解,又如《伤寒论?平脉法》说翕奄沉、名曰滑。”虽然下文有解释,后人 亦有说是非常神妙的,但终不好理解,称颂的人亦不过“强作解人”以惊人取重而已。又如《内 经》中对某些脉象的形象描写,如肝的真脏脉有“如循刀刃”,试问谁用指尖循过刀刃,得来那种 感觉,又怎么联系到脉上。以此种种笔不胜书。诚如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的自岐伯以来逮 于华佗,王、阮、付、代、吴、葛、吕、张所传是有异同的,脉学发展到此确需进行一番整理改革了, 首要的工作就是脉名脉形的统一和指标的建立,非如此不能真正将前人的经验方法继承下来, 亦不能使后人在工作上研究发展上有所遵循,于是在《脉经》第一卷,第一篇王叔和就提出了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又注明为“二十四种”。将脉象整理归纳为:浮、花、洪、滑、数、促、弦、 紧、沉、伏、革、实、微、淫、细、软、弱、散、缓、迟、结、代、动。每种提出它们的指标,另外在正文之 下多数附有参考的说法,如芤脉正文为“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下有夹行小注说:“一 曰手下无,两旁有。”又如弦脉正文为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小注说一日如张弓弦,按 之不移,又曰浮紧为弦”。等等,浮紧为弦出于仲景分析已见前文,但王叔和却将它放在参考文 献的最后,可见王叔和亦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另外这种提出指标后再附以他说可能就是所谓 “所传异同”吧!王叔和所说的二十四脉名称划一,指标明确,符合实用,易于推广得到当时及 后世的承认,古脉学中种种名称合于《脉经》的保留了下来,其它的就被从实际工作中扬弃了, 其中有在指标上与《脉经》不同的如促脉,古人说是“上击”而《脉经》定为“来去数,时一止复 来”。后人就以《脉经》的指标为准,不再考虑“上击”之说了。《脉经》以后的有关脉学著作都 是以二十四脉做为基础的。凡此种种都说明《脉经》的规范出来以后,脉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 阶段,它是古脉学的终结和后世脉法的开始,脉形规范形成了后世脉法的准则。
  在“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中,还提出脉象相类的内容为:“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 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缓与迟相类等,这为后人对脉象的 分类分纲等打下了基础。
  3.寸口三关的划分及分主脏腑
  寸口、尺中之名见于《内经》,但《内经》所谓寸口并非后世之寸脉,尺中是指尺处亦不是后 世之尺脉,关与格对是讲脉理亦不是后世之关脉。到《难经》虽有独诊寸口及寸关尺之说,但关 脉尚不清楚成熟只是一个分界线,如《难经。第二难》说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 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 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可见关只是个分界 线,并没有长度,所以在仲景的书中提到关时还说是“关上”而无法名之为“关脉”,这是独诊1 口法当中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脉经》给予了解决。在第一卷中有分别三 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其中说:“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曰尺泽’ 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 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 少腹至足。”这就非常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部位和各占的长度,即高骨处为关(关前寸后尺, 及寸关尺脉全长为一寸九分是《难经》早已规定通行的)。关的长度为六分,这样就成为寸关各 占六分,尺脉占七分不但解决了关脉长度问题,亦为三指并诊脉的工作方法提供了条件(古代 是以一指诊脉的,遍诊等法亦无不如此)。在这段文字里又概括地指出寸关尺所主人体,生理, 病理等反应的有关部位,即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云云,再与《脉经》提的寸关尺分主脏腑 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独诊寸口法在分部主病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内容,《脉经》在这方面补 充了前人的不足,对后世脉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分主脏腑问题在《脉经》第一卷“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中引用《脉法 赞》之文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 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 腑,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 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 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呼吸之腑,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 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腑,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 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 为子户,名曰三焦。”这是最早的明确的两手寸关尺分主脏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第二卷王叔和 提出更为具体的内容。其后的学者虽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上是同于《脉经》之说的,在临床上 历代亦是使用《脉经》的方法。
  4.膝诊的进一步联系
  《脉经》的著成,对于脉和证的进一步联系亦即在脉象的实际使用上亦作出了新的成绩。 脉法出于经络学说,属于“医经”一派,仲景在引到“经方”中来时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并已有所发 展,兼之《难经》与各家都做了不少工作。王叔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承先启后对脉诊作到进一 步联系,而使得脉法在临床上更加提高了它的作用的。《内经》在论述脉法等设有专篇如《素 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等,散在《内经》全书的更多,但在论病时却在很多专篇中 只有病证而无脉诊的内容,《难经》亦是如此。仲景书则不然,《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都是 以“辨某病、脉,证并治”做为篇题的。在《伤寒论》序中还明确提出是“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 论》。内容亦充分反映了这种提法的要求,故尔可以说仲景在平脉辨证上是超越前人的。王叔 和是师法张仲景的,这亦反映在诊病辨证中充分发挥脉法优势的这一点上。宋臣林亿等在校 正《伤寒论》的序文中说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 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也。”其中就包括脉证联系的问题。王叔和 还广泛采用前人脉法、脉说使《脉经》在脉证的联系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例如第二卷是以 独诊寸口法具体分析论述六脉的脉象变化及其相关的证候治法的。第三卷是论述脏腑的主脉 主证与季节变化,病脉、死脉的。第四卷是以部位、脏腑、季节、虚实、死生及杂病等各个不同角 度论述脉象在临床辨证中的实际方法内容的。卷五至卷九是收藏或整理的有关历史文献在脉 法及辨证等方面的内容,第五卷在各篇标题中还明确了张仲景论脉、扁鹊脉法等,其它几卷虽 未标明但从内容上可以知道多数是出于《内经》,仲景,尤其是七、八、九三卷几乎包括了《伤寒 论》与《金匮要略》的全部内容在内,其他不能考知的内容可能是出自王、阮、付、戴、吴、葛、吕、 张等人吧?当然为了古代文献的完整性和与脉法对勘,亦有一些条文是专论病证,或望、闻等 诊的,亦涉及察舌验齿等等内容非常丰富。对脉证联系的紧密与资料的丰富都是很有价值的。 尤其是以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有很多名著如《千金》、《外台》等,都只是罗列病证以出方
  药,所以《脉经》在脉证联系和充分发挥脉诊于临床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
  (五)《脉经》收集古代文鋇的意义
  《脉经》在编撰过程中收载并编集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内经》以下的经典和名 家所遗。例如第一卷的“平脉早晏法”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第三卷每篇各段之后注名新撰 为王叔和所撰,注明《素问》、《针经》、“张仲景”的是编集各书而成。第六卷分论五脏六腑脉证 等,亦是收集《内经》、仲景等书编撰而成,第五卷收集的仲景脉法见于现传世之《伤寒论》中“平 脉法”篇,具有纲领性。文为“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人,上下 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 时之间,变化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愿为缕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 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人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 环,当复寸口 ,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瀋,反饮急弦,动则 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 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倏记,传与贤 人。”其有关扁鹊之三篇绝大多数并不见于今本《难经》,但部分与《内经》相同,其中多有内难诸 书所不及者如论平脉:“扁鹊曰:平和之气,不缓不急,不滑不溏,不存不亡,不短不长,不俯不 仰,不纵不横,此谓平脉。”“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中,部分内容与《内经》及后世怪脉、绝脉相 类似,如以屋漏、弹石、解索、转豆、偃刀等为死脉与《内经》相同,火薪然等等’则与《素问?大奇 论》相同,而虾游,鱼翔等则为后人之怪脉说所从出。其中亦有与《难经》相同之文但为数不多, 如谓:“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见于今本《难经* 二十一难》:“经言:人形病脉不病 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何谓也,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 《难经》所解扁鹊之文或出自《扁鹊内经》,值得注意的是,此篇之后,附有“华佗仿此”四字说明 此篇或为华佗所传。“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中内容很丰富,其中大部分是死证的诊法,言简意 赅,有很多条文是精辟无伦冠绝古今的,随便举几条如:“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谓荣华已去,血 脉空索。”以目黑衬出面白之严重,描写重度贫血如神。又如病人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者, 不治。”此真肾绝之外候。又如说病人“发直”、“发如干麻”、“发与眉冲起”都是不治之证,及“掌 肿无纹”、“肪肿反出”、“阴囊基俱肿”、“尸臭”等都是死证等等,都非自古他书所传及。此篇内 容,部分见于世传伪撰《中藏经》,但文字繁简次序前后及条文分合等皆每有不同,《中藏经》所 录或别有所传或经窜乱是皆不可知。第七卷为《伤寒论》之选本,可不可诸篇,内容可证《伤寒 论》诸本之误处很多,有些是至关重要的,不与《脉经》对勘《伤寒论》某些条文就无法读不可解。 兹略举一二例,以见一斑,如??“病不可发汗证”中有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 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此分析热厥证非常明白,《伤寒论?厥阴篇》“前厥 者后必热”误为“前热者后必厥”。前后文义既不属于热厥证之医理亦不通,遂不可解或致曲 解。“病可发汗证”中有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而外不解,此卫不和也,荣行脉中, 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属桂枝汤证。”此条《伤寒论》作:“病常自 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 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两者对勘《伤寒论》既误“解”为“谐”复多衍文支蔓杂遝,使明白晓 畅之文,竞致费解。又如《伤寒论。太阳篇》有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结胸本有烦躁之证 此言为死候殊不可解,向为注解研究《伤寒论》难题之一。但在《脉经》中则作:“结胸证悉具,而 躁者死。”结胸又兼不烦而躁之少阴危象不死何待。可见于《伤寒论》之必不可解之文因《脉经》 文字未说,不烦言而解。校勘古书说钟非常重要,然而医书,尤其是古医书,传本少,弓|证又有 局限,故不同传本其意义又远比一般书籍重要得多。第七卷中似此等问题很多亦不胜枚举。 第八卷、第九卷绝大部分为仲景论杂证,即今本《金匮要略》之内容,其中亦有若干处较《金匮》 为佳。例如??“跌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渴则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今本《金匮 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消渴误作消谷。消渴而又小便不利,其水不得下泄势必溢,而为 水肿,若消谷则不可解。又如瘦病,《金匮》有夫痙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脉经》第八卷 则作?? “痙脉来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显胜前者,其下又有:“痙家其脉伏坚直上下。”为《金 匮》所无,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宿食在上胺,当吐之,宜瓜蒂散。”《脉 经》则脘作管,犹为古人通段之遗。以上所举虽寥寥无几,亦可见其胜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脉经》里还收录了《脉法赞》和《四时经》等古代资料,《脉法赞》文字虽不 多,但很精要,王叔和将它放在第一卷曰:“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的开始部分, 文为:“《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 右主司府,左大臧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 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 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以下就是脏腑分部并有五脏之主穴位6《脉法赞》未知 所出,但从司官之说,以官代表五脏又联系到穴位,正与《庄子》谓“五管”(管、官通)为五脏外 候,并有代表该脏之意相一致,而世传《内经》中并无此种说法(《素问?灵兰秘典论》为六朝人 作,中有十二官说与此不同),可见其来甚古,不在《内经》之后,另外除三关分部为王叔和所宗 成为后世脉法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外,文中如肝心出左,脾肺出右云云一段亦为后来著作如《四 言举要》等所引用,普遍诵读,彩响很广。观其五官之说与针疗之法或亦出自“医经”一派。《四 时经》于古籍只见于此,日本人丹波元胤《医籍考》说《四时经X盖《隋志》所载《主部四时五脏 辨诊色决事脉》一卷是也。”其内容较《内经》、《难经》等书象数色彩更为浓重当出于汉代,不可 能再早,例如“脾胃部第三”中《四时经》之文为:“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 故名曰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蜎蜚蠕动,蚊惧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 为迟,故令太阴脉缓而迟,尺寸不同’酸咸苦辛,大妙而生,互行其时,而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 常服,土寒则温,土热则凉,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 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亡其子,其气衰 微,水为洋溢,浸溃为池,走击皮肤,掘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直往下之,脾胃虚空,水遂 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避在一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肝 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工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 微,汗出正流,肝著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职,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倚坐 母败,挎臭如腥,土得其子,则成为山,金得其母,名曰丘矣。”在利用五行学说方面确较《内经》 为复杂,但“福”、“恩”等非自然科学方面的东西,亦非《内经》、《难经》诸书所有,仲景于《金匮要 略》中虽亦兼采五行诸说,但亦与此不同。《四时经》以“固转孔穴”为治疗,方法当是针刺等法, 亦是“医经”一派,丹波元胤说是《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其言当有所据。《脉经》在第一 卷等处引用了不少今本《难经》之文,但并未注明出自《难经》或扁鹊,《隋志》录《难经》、《新唐 书》又属之秦越人,在王叔和时代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另外《脉经》亦有不少是正《内经》与今本 《难经》之处,就不一一赘述了。《脉经》收载历代文献,原为撰次或节录以为脉法专著之一部分,即“述”的性质,但在客观 上起到了传古之效。王叔和《脉经》的著作从量上来讲大部分是述而不作的,他所“作的只不过 是二十四脉规范、三关部位尺寸,及脏腑经络,脉证联系等,这部分从全书来讲,量虽较少,但它 们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在主病的各部分王叔和的部分内容与前人之说撰写在一起了)。
  总起来讲《脉经》在收集古代文献上的意义为:
  ⑴丰富了《脉经》的内容。
  (2)保存了若干古籍文献,可供学习参考校勘研究,具有史料意义。
  (3)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说明脉理、脉法等,并使后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脉证关系,四诊合 参的意义等。选录的形式说明治疗在脉书中不是重点(如只提到方名,而不言药味,服法等), 为后人论脉著作做出了典范。
  (六)《脉经》存在的问题
  《脉经》是后世脉法的第一部著作,是刚刚完成独取寸口法的专书,对于独取寸口的诊脉方 法应当还算是“稚生”时期。尽管王叔和的成就是髙的,《脉经》的水平是高的,但毕竟时间短, 经验少,尚未经大量的实践与长时间的考验兼之传抄之误与佚失不完整等问题,其必有一定的 缺点和不足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尊重古人,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将《脉经》的不足及客观上存 在的问题,提出来加以讨论是有意义的。
  1.二十四脉问題
  二十四脉是第一次规定的脉名脉形的规范,它是空前的。是后人的楷模,但正是由于它是 第一次的工作,亦就不可能完全正确,无懈可击。当然,由于传抄之误与后人整理等种种原因, 问题亦不完全在原著本身。例如二十四脉中有革无牢,但说解却是:“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 弦。”《千金方》照录了这些,而《千金翼方》就改成牢脉了,《千金翼方》是孙氏晚年之作,这个改 正是对的。仲景《金匮要略》有革脉之脉形说解为芤弦两者相通。王叔和不应当不知道而以牢 为革,如果说是误于王氏之后,那为什么革、牢二脉只收其一,亦是不可解的,另外二十四脉中 无长短二脉,亦是较大的不足,代脉不及定数中止等义等等亦存在一定的问题。至于二十四脉 是否能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包罗无遗亦是不无可议的。
  2.三部六脉分主脏腑问題
  三部六脉分主脏腑问题,出于《脉法赞》完成于《脉经》,但后人对此亦提出过不少异议。尽 管五脏的分部都以《脉经》之说为准,但对六腑就有诸多疑义和不同的方法,同时亦还一直有人 不承认两手寸关尺六部分配脏腑之说,故而李时珍有调停之说,谓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 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这种论证方法无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分主脏腑之法经长时期实践,用于临床确有意义,但亦不是绝对的。对它凿凿而言之或完全否 定,都是不实际的,至于在理论上如何解释恐非古人所能做到,这有待于将来的研究。
  3.继承发展问题。
  后人对《脉经》总起来说并没有做精注的研究,亦没有取得重大的发展,这虽然不能,是 《脉经》的问题,但亦使《脉经》所开拓出来的脉学为之减色。李时珍说《脉经》论脉止有二十
  四种,无长短二脉, 素难,仲景论脉只别阴阳初无定数,如《素问》之鼓、搏,喘横、仲景之谍、
  平、荣、章、纲、损、纵、横、逆、顺之类是也。后世脉之精微失传,无所依准,因立名而为之归著 耳。今之学者,按图索壤,犹若望洋,而况举其全旨乎?”认为《脉经》的著作是消极的,所以亦就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李时珍尚且如此遑论他人,以致历代脉书多为迁就,一般为通俗易懂之 《脉经》第二手材料,而无所重大前迸与突破。《脉经》被认为高不可攀,于是“束诸高阁”,这亦 应当是与《脉经》有关的客观性的一个问题吧?同时它还是一个小问题。
  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内经》、仲景时代对脉象主病的问题是与证结合起来以辨病理病 机等等,尤其是病机尤为重点。《脉经》中王叔和自著的部分将脉象与主病作简单的对应处理, 后人因循此法遂成定例。使机动灵活的脉法成为僵化固定的东西了,使与证候有机结合的脉 法自成一个“单系列”。后人临床之际不过是将病证的系列与脉的系列对对号而已。对上就算 脉证相符,不对就算不符,于脉证的变动从舍之际很少探其精微,这个何题王叔和应当是“始作 俑者”。
  4.手检图问題
  《脉经》的一个大问題是第十卷“手检图”的问题。按古代向有“左图右史”之制度,亦就是 文字资料与图谱是并列并重的。刘邦入咸阳,肖何及时收“天下图籍”载于史册,是人所共知 的。古书如《山海经》、《尔雅》等书都附有图像图形,新近马王堆汉墓出土有《导引图》震动世 界。在古医籍中如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就是取《素问》、《针经》、《明堂》三书整理改编而成的 《明堂》就是经络图、针灸图。王叔和的“手检图”无疑是脉图,但由于文字的书易传而图谱难传 所以后来就佚失了。又经过无意的错简和有意的窜乱,第十卷中不完整的文字是否为原来面 目,乃至是否就是第十卷里的内容都很难说。
  在《脉经》第十卷的卷标題下注明为“手检图三十一部”,但明袁表本及沈际飞本作二十一 部,这可能是传刻之误。诸本图形既失,但仍收有不完整的文字,其内容将寸口脉分为九道分 列十二经及奇经八脉之位,但其文不全,缺手三阳及任、督、冲三脉,见于各本及诸家著录,按手 三阳确实佚失不存了,但任、督、冲三脉并未佚失而是错简于本书第二卷“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之末了。文为:“尺寸俱浮直上下,痛者,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俛仰,大人癲病,小人风痫 疾。”“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癲,小儿痫也。灸顶上三,园正当顶 上。”“尺寸脉俱牢,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 动苦上腹痛上抢心,有疝癡,绝孕,遗矢溺,胁支满烦也。”“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苦腹中有气如 指,上抢心,不得俛仰、拘紧。”“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 取脐下三寸。”
  后来,明。李时珍根据《脉经》第十卷的残文加以补葺,复原了气口九道的条条'道道式的“手 检图”,附于《顴湖脉学》里,仍缺手少阳经,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亦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其 他人提到这个问题的就寥寥了,如吴昆在《脉语》中说手检图脉法,惟通触之士,能知能行。 丹波元胤在《医籍考>中说吴昆:“亦未知图与经文,既亡且缺也。”我们知道据现存资料,宋代施 发始有脉象图之作,《脉经》的脉图实较施氏早了将近千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已佚的脉图 是什么样子,现在《脉经》第十卷的残文是否就是原来十卷中的内容都存在问题。例如:
  (1)寸口分为九道究竟与脉图有什么关系。第十卷中说:“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 分为九道。”意思是用寸关尺再横向分中央两侧,共为九道,不但如此还有在九道间斜行的,左 右弹的,这是否实际?它与脉图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则不过是像李时珍“复原”的只是几条道 道,这就算手检图?就占一卷书?
  (2)提法与内容的矛盾。手检图是三十一部,今本不全,缺手三阳及任督冲六部,只有手三 阴、足三阴,足三阳、阳跷,阴跷阳维、阴维,带脉共十四脉,如能将缺者复原亦只二十四脉,远不 及三十一部之数。这如何解释?
  (3)第十卷之残文是否即原来手检图所附之文字。按宋臣林亿等校刊《脉经》时的序说: “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可见原第十卷只字无存了。又说有以第五卷分上下 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可证第十卷图文早亡,于是就用各种方法凑齐十卷,他本如 此,林氏等所据之本就不是用别处的东西代替的?否则,为什么很多地方从数字到内容都对不 上号呢?
  (4)按九道之说图不易失。古书图形佚失的事是常有的事,原来在于文字易于抄录而图画 则难于描蓽,辗转失真,画虎类狗遂无实际意义,故尔不得不放弃之,如果仅仅是几个道道,比 写字抄书要容易是不可能早早就失传的。如果说是为保密,或保守不传,那么几个道道亦没有 什么必要。
  根据以上几点今本《脉经》第十卷不但图亡,连文字亦不大可能是原来的,而且还可以设想 当初王叔和所设计图绘的脉图(当然是示意性质的)很有可能是很精密复杂,形象生动具有客 观反映脉形,非常有利于在临床操作上掌握脉形的,可惜失传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地下,如 果将来从地下资料中找到原本《脉经》全书,这谜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七)《脉经>对后世的影响
  《脉经》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大的。自《脉经》出来以后,脉法就一变而为王叔和的方法了, 例如《千金方》论脉全文录取了第一卷二十四脉的脉名与脉形,《千金翼方》虽是正了革牢的问 题,但脉名脉形原则上还是同于《脉经》的,宋?朱肱著《活人书》虽用“七表”、“八里”之分类方 法,但对脉名及脉形的说解仍是同于《脉经》的。可见自六朝至三唐两宋都直接、间接学用叔和 之法,中间虽然有伪著《脉诀》的干扰,但是只不过是七表、八里、九道的分类不合理和说解的俚 俗错谬等问题,从大的方面来看无论是脉名,独诊寸口,分三关配脏腑的方法内容,基本上是叔 和主张,既非复古亦不是另主一派。经过对伪《脉诀》的批判使《脉经》的影响更大了。因为在 批判《脉诀》时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脉经》,从而表彰恢复了《脉经》,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脉经》本 书的传习一直不广,但后人的论脉专著都实际是《脉经》第二手著作,所以至今脉法仍是王叔和 的遗义,说明《脉经》对后世的影响不是名义的而是实际的,不是部分的而是全体的。从后人其 不知有古脉法,就是知有古脉法,并有著作亦得不到重视或知而不言不去研究,至于褚澄的另 一套方法亦无人过问,得不到承认,凡此种种,足见《脉经》影响之深与权威性之大了。
  但是尽管《脉经》对后世的影响是大的,但后人在《脉经》的基础上所做的新贡献和新发展 却并不多,虽有某些进步,只不过零碎琐屑,重要的是没有在《脉经》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性 质的发展。甚至一直有人在信伪《脉诀》的陋说,或《脉经》已经辨明的问题后人反而又出现了 不应该有的错谬,这不能说不是脉学发展上的憾事,对于后世脉法来讲《脉经》虽有“荜路蓝缕” 之功,后人却少发扬光大以造于精微之举。历代脉书多为迁就一般要求之通俗易懂读物。作 为《脉经》的第二手材料而无重大前进与突破。尽管后世脉法是《脉经》的脉法。但从这种情况 可以看出后世脉法的确有不理想的一面,这个责任不在《脉经》。这就需要今后的发掘研究探 索前进,这不但会阐发《脉经》之学曰造于精微,亦会使整个中医脉法曰造于精微。
  《脉经》对后世的影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脉经》是后世脉法的经典。使后人有法可循。
  (2)《脉经》著成后,实践应用了一千余年,影响到医理、脉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起到 发展祖国医学的效果。
  (3)《脉经》以后的脉学书籍,绝大多数可以认为是《脉经》的第二手著作,故尔一般医家尽
  管有人终生未读《脉经》,他对脉法还是学的《脉经》之法。
  (4)《脉经》以后虽有不少脉学专著,但在《脉经》的基础上只有一般的补充发展,重大的前 进与突破还没有。
  《脉经》作为古脉法的结束和后世脉法的开始,它是沿用至今的后世脉法的奠基著作,在脉 学发展上《脉经》是一个里程碑。
  《脉经》以后的脉法就是《脉经》的脉法了,后人虽有补充论述但不能出其范围,只能看作是 《脉经》的第二手著作,至于古脉法,亦只作为参考选用,或賦以新的含义而成为后世脉法的一 部分。对古代东西扬弃之多是中医学其他领域中仅见的。至于非《脉经》派的方法无论其水平 高低,都没有被后世承认,故尔《脉经》对后世脉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独一无二的。
  由于某些原因在一定历史时间里《脉经》本身流传不显,但《脉经》一派的其他论述却占据 着医坛,所以实际上不影响《脉经》的地位。
  后人对《脉经》的脉法,做到了继承,亦有一些发展,但重大的突破性质的发展却不够。将 近两千年来《脉经》的脉法做为临床实用的诊断技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它已经蕴 蓄了巨大的能量,加以整理研究,必将引起中医脉学的飞跃发展,甚至于可以带动整个四诊的 发展和中医学的变化。
  《脉经》所收集保留的古代脉学及与之相关的医学资料,是研究脉法的重要参考,它们说明 王叔和在学术上的统系和在脉学上的承先启后的意义,无论研究后世脉法的来源和了解古脉 法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同时这些资料作为古文献对中医学各方面的研究和实用亦都有其重 要的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见到的《脉经》已非原貌,最主要的是佚失了末卷“手检图”,再图恢 复良非易易,这只能有待于可靠古本或原稿的再次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料度脏腑,独见若神。(徐汝奇老师广东省中医院讲座) 云海
《脉经》
王叔和、张仲景脉诊观之比较
历代脉学并不相同,你误入歧途没?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伤寒脉法与后世脉法之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