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手迹(二)

名医手迹(二)  

 名医手迹(二)

      1.李振华   

     1924年生于河南,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卫生部教材编委会委员,首批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等。临床长于治疗温病、脾胃病及内科杂病。他负责研究的“乙脑病”、“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本质研究”等,曾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有《流脑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主编《中国传统脾胃病学》等。 

  [处方]

  李某某,64岁。患臌胀病、湿热蕴结证,转入昏迷。西医诊断为肝硬变后期,腹水,肝昏迷,已下病危通知。

  [处方分析]

  据病机转变,共分四个阶段。

  一、患者原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炎病史,长期服药未痊愈,导致肝郁脾虚日久,湿阻气机化热,湿热蕴结中下焦,以致出现腹水、黄疸、大小便不通、舌苔黄腻缺津,甚至12天未大便,两天未小便,湿热更盛,蒙蔽清窍,转入昏迷。治疗须荡涤热结,理气活血以急下存阴,故用加味桃仁承气汤。本方为《伤寒论》经方加发挥。方中大黄荡涤肠胃为主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湿热结甚,腑气不通,用枳实、厚朴、桃仁行气散结,活血消痞除满;茵陈清肝利疸除黄。故服后3小时左右而大小便解。但本方为峻泻药,非湿热互结之实证,不宜应用。大便通亦不可再用。

  二、上方服后大小便通,神志清醒。根据腹水胀满有黄疸,舌苔腻而微黄,舌体胖大,舌质偏红,证系肝郁气滞化热未尽,脾虚较甚,故用加味茵陈四苓散以健脾利水,疏肝清热治之。本方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经方加发挥。方中以苦、甘、温之白术健脾燥湿以绝化生水湿之源;云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甘淡渗湿,白蔻仁芳香祛湿共达健脾利尿;柴胡、炒香附、醋郁金、茵陈,疏肝解郁、行气利疸清热,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利水、清热利疸之作用而收效。

  三、上方服7剂后,腹水、黄疸大减,大小便正常,饮食好转、脉统滑不数、舌苔白腻、舌质淡红,显然热象已清,故加辛温之桂枝,温命门火而助膀胱之气化,以便温阳化气、通阳利水,祛湿务尽而达消除腹水与黄疸。

  四、上方又服7剂,据腹水、黄疸消失,饮食可,脾胃好转,脉象统细,舌苔薄白,质淡红,证已转为肝阴不足,肝脾失调,以养肝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法用加味逍遥散。本方据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验方发挥。该方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营血之功用。方中当归、白芍、鳖甲滋阴养肝、疏肝散结;柴胡、炒香附、醋郁金入肝后行气解郁,以达理气活血;太子参、炒白术、云苓、炒苡仁、砂仁、厘升朴,健脾和胃,促使气血生化有源;甘草调和诸药,故本方标本兼治以收功。

  [总结]

  臌胀病湿热蕴结证为难治之重病。湿热互结以致昏迷实证,除急救可用苦寒之大黄,芒硝荡涤热结,急下存阴外,一般宜慎用。热结解可按病机之变化,辨证用药。危症解后以疏肝健脾为主,尤以健脾为要。健脾利湿当以温药和之,忌用苦寒之品以防伤脾,同时切勿局限一方而失辨证用药。上方均为临床常用之名方,据证加减,常收满意之效果。

      2. 何 任

  1920年出生于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任,现为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浙江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何任对张仲景学说研究造诣精深,于国内国际作过多次学术交流,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承担部级《金匮校注》课题,获成果二等奖;出版著作17种,获奖多次;临床长于内、妇、肿瘤及疑难杂证,常以“经方”取效;善以江南温病学派治则,治愈时病。

  蔡女士,32岁。

  [初诊]  自述:流产以后未有瘀血排出,小腹痛满难忍,大便4日未下,身热37.8摄氏度,近日阴道出血色黯。查:目赤口干,舌紫红,脉涩。诊断:素体壮健,瘀滞于下,郁而为热,当下瘀为先。

  生地黄9克,桃仁9克,生甘草5克,银花12克,牛膝6克,丹皮6克,虫(微炒焦)5克,制香附9克。两剂。

  [复诊]  前药服一剂后,大便解两次,身热已平,续服一剂后,大便又下极多,小腹胀满尽解,阴道出血亦渐少,续予调理。

  桃仁5克,当归6克,赤白芍各6克,银花12克,生甘草5克,桂枝5克,丹皮6克,茯苓12克,制香附9克,蜂蜜30克(冲)。三剂。

  [处方分析]  下瘀血汤为《金匮要略》方,原方用大黄3两,桃仁12个,虫20枚。此方功能破血下瘀,治产妇干血内结,腹痛或有痞块,或血瘀月经不通者。桂枝茯苓丸亦为《金匮要略》方,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蜜丸,功能活血化瘀,缓消癥瘕。治妇人宿有癥痼,漏下不止或瘀血所致之痛经、经闭、痞块等。 
       3. 史常永  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辽宁省中医学院医史教研组组长,辽宁省人民医院内科、中医科主任,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卫生部古籍整理办公室东北三省学术带头人,卫生部医药科技成果奖评委等职务。

  【处方】张先生,1998年来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就诊。平素健康,唯近来饥饿时或夜间胃痛,当日做钡餐透视,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稍便秘,小便如常,舌苔白略厚,右关弦,乃中焦失和,胃失升降,宜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30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首乌15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大贝20克,牡蛎20克,元胡15克,郁金15克。

  水煎服,六剂。

      4.张兆云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首届研究生;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专家,创撰项目指南,表述中医药学定义,促成中医药学科单列资助;参编《中医临床大全》、《世界124种难治病中西医诊疗》,发表《论中医辨治难治病意义》等论文60余篇。

  【医案及处方】

  俄罗斯,娜迪娅,女,21岁,乙酉年4月5日诊。2003年协和医院妇科诊患卵巢囊肿,来中都,吾先后投少腹逐瘀汤六周次,痛经瘥,经期准,血色、量皆转正常。2月13日月经后,至今未潮。六脉细滑乃为喜象,经协和妊免试验为阳性。然咳嗽、便涩且先硬后溏,证属脾运差,肺失宣肃。拟方:

  白术30克,香附20克,苏叶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20克,桔梗10克,炙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六剂后,咳嗽愈,便畅日1行。

  【处方分析】

  少腹逐瘀汤乃王清任在妇科临床上常用“去疾、种子、安胎”的验方。愚曾用该方治疗证属寒凝血瘀之肠结核、泌尿系结石、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盆腔炎等,效果良好。

  妊娠妇女,用药当慎,而其有咳嗽、便涩疾苦,中医药安全有效。方中白术健脾而运枢机,升清降浊,得归芎芍地养血润肠之助,而便畅;香附理气,苏叶桔梗利肺,而咳嗽瘥;炙草调和诸药,助白术健脾,帮四物补血安胎,协桔梗、苏叶止咳利咽。中医药学对妇女、孕妇,辨证施用,有益而无损,为国际病友疗疾,为全人类保健,前景美好。 
       5.赵树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处方】

  陈先生 ,湖北武汉市人。素禀阴虚之本,复因应酬繁多,饮食无节,频进醇酒厚味,兼以嗜食辛辣,渐至腹胀纳减,胃脘灼热,渴喜冷饮,苔黄,显系脾虚胃热之明证。近来境遇不遂,心境愁郁,肝木横克脾土,又添胁胀、脘痛、口苦、脉弦等症,姑拟培土疏肝,清热育阴为治,但药宜甘平慎用苦寒,以防苦燥伤阴之弊,方用平肝健胃汤加减。

  丹参15克,党参15克,郁金10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鸡金12克,茅根50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炒谷麦芽各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0克为引,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自云腹胀胃痛减轻,食纳增多,仍有胁胀口苦,照上方加川楝子10克以疏泄肝气,五剂。

  【处方分析】

  本方是小柴胡汤、逍遥散、鸡金茅根汤化裁而来,在其基础上进行灵活加减可适用于多种脾胃病,尤其适用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属脾虚胃热、肝胃不和等,症见胃痛胃胀,嘈杂灼热,烦渴思饮,纳呆食少,大便干结,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或数。功能健脾和胃,疏肝养阴,清热活血。

  方中党参、白术、云苓、甘草益气健脾;柴胡性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芍柔肝,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鸡金健胃消食;丹参、郁金性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黄芩清肝胃郁热;茅根甘淡微寒,清热渗湿而不伤阴;生姜、大枣益胃生津。诸药合用,疏肝而无温燥伤阴之弊,清热活血而无阴柔呆滞腻胃之碍,共奏健胃消食、疏肝养阴、清热活血之功,对于溃疡的修复、幽门螺杆菌的杀灭均有较好的作用。 
       6.周仲瑛

  1928年生,江苏如东县人。世代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

  周仲瑛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近60年,较为系统地开拓了内科急难病证研究的新方向,临床重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疗效显著,深得病者信任。先后培养博士生30余人,编写教材、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经主持科研课题32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其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系列研究,使病死率从当时的7.66%下降到1.11%,取得突破性进展,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获部级一等奖。

  【处方】

  王先生65岁。两下肢肿胀20余年,久治不愈,按触明显凹陷,紧胀而有硬结,皮色黯紫,内踝上瘀斑成片,手胀麻木,尿量尚可,大便日二三行,质软不实,晨起口苦,舌苔薄黄腻质黯,脉细。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失调,络瘀水停。

  炒苍术10克,川黄柏10克,生苡仁15克,川牛膝10克,汉防己10克,泽兰15克,炮山甲6克,鸡血藤15克,天仙藤15克,路路通10克,片姜黄10克,泽泻15克,茯苓10克。日服一剂。

  药后浮肿渐消,阏斑转淡,经月告愈。

      7.徐景藩

  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6年获全国白求恩奖章,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成就奖及终身理事证书;1927年生于江苏吴江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数十年,侧重于脾胃(消化系统)病症的治疗,对食管、胃、肠、肝胆疾患的证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处方]

  王某某,女,56岁。三年前行胆囊手术,术后三个月时右上腹痛复发尤重,屡治未效。痛及后背,脘痞食少,超声检查见胆总管结石。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胃痞胁痛,气滞血瘀,肝胆湿热。治以理气行瘀,清利散结。醋柴胡10克,清炙草5克,炙内金15克,制军5克,炒枳壳10克,橘皮络各6克,佛手片10克,金钱草20克,杭白芍15克,法半夏6克,炒归须10克,海金沙2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5克。七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处方分析]

  处方以四逆散、三金汤为基础,疏肝和胃而清利行胆。加陈皮、半夏化湿而兼和胃。佛手入肝胃二经,理气消胀而和胃,橘络宣通气机,配以路路通以疏通。当归须与制军活血行瘀,复加王不留行,通而且导。鸡内金与金钱草、海金沙为常用利胆消石药。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疏肝和胃、缓急定痛。诸药相伍,尤能针对此证。

       8. 颜正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1990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对中医药事业有突出贡献”证书和特殊津贴,1994年获得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的“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荣誉证书。颜正华临床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善于运用古方化裁和创制新方;学术上主张按中医理论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以保证临床疗效。
  【处方】
  王某某,男,66岁。近来血压偏高,自觉头痛眩晕,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夜寐欠安,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证属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治以滋阴益肾,平肝潜阳。
  大生地15克,钩藤20克(后下),黄芩9克 ,桑寄生30克,杭白芍15克,石决明30克,(先下),炒杜仲12克,决明子30克(打),明天麻9克,炒山栀9克,川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七剂,水煎服。
  【处方分析】
  方中生地滋补肾阴,白芍敛阴平肝,为方中之主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阳,息肝风;山栀、黄芩清热,共为方中之辅药。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腰膝,且牛膝引血下行;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益母草清热利尿、活血化瘀,茯神、夜交藤安神,均为方中之佐使药。上药合用,药证相当,故能有效。

      9. 韩  冰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前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委会副会长、国家药品审评专家、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审评专家等职。韩冰业医四十余年,他主持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处方]

  王女士,36岁,已婚。缘经候衍期,经行涩少,绝色黯淡已三年余,伴有面颊黧斑、胸胁胀满、腰膝酸软等症状,脉来弦细,舌质紫黯。此乃肝郁血滞、肾精虚损之证。治以疏肝滋肾,化瘀调经之品。柴胡9克,路路通9克,当归9克,白芍9克,丹参5克,补骨脂9克,黄精30克,益母草15克,月季花9克,甘草5克。

  [处方分析]

  该处方系个人多年临床经验方,具有疏肝滋肾、化瘀调经之功。适用于妇女肝郁血滞、肾经不足之月经不调、经行涩少、经色紫黯、面色黧斑、头晕神疲、胸胁胀满、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等症状。

  方中柴胡善条达肝气,宣畅气血而疏肝解郁;路路通既能疏肝理气,又可祛瘀通经;当归、白芍、柴胡以养血柔肝,调和气机;黄精、补骨脂乃补肾填精之品,黄精长于滋肾阴,补骨脂功擅助肾气,一阴一阳,化生精血,滋补肾精;丹参、益母草、月季花乃有化瘀调经之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滋补肾精、化瘀调经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案说医】邓铁涛:舒肝利胆,健脾活血治疗胆石症
13名中医消化病方17
名医手迹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中成药
成肇仁教授治疗胆囊结石验案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