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处决,16年后其遗孀找到上海市长:他是烈士

1965年的一天,一名衣着简朴、神色憔悴的中年妇女,手捧着一本已经有些泛黄的日记本,在上海市政府门口不断踱步,请求警卫员们让她进去面见市长曹荻秋。

言语间,警卫员恍惚间听到这名妇女称她的丈夫是周镐

周镐是谁?昔日有名的国民党军统大特务啊!

警卫员不由得吃了一惊,随后表示市长公务繁忙,更何况妇女是军统遗孀,两人断无相见可能。但妇女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哀求着。无奈之下,警卫员只得向市长电话请示。

曹荻秋得知此事后极为重视,命令警卫员们赶紧领她进来,自己要亲自会见。

相见后,那妇女极力屏住马上就要滑落的泪水,颤颤巍巍地将自己手中的日记本递了过去。

曹荻秋接过后,仔细婆挲着书页中的字迹,随后怀着敬仰而又沉重的心情说:

“您的丈夫,很了不起!”

听闻此言,那妇女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流下了辛酸的泪水。朦胧泪眼中,丈夫的事迹又再一次从眼前浮现,而此刻,她终于无愧地面对他了!

这是怎么回事?“军统少将”周镐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这背后有何隐情?


  • 一、明哲保身,加入军统

周镐,原名周治平,1910年生于湖北罗田一处农民家庭。

虽然父母是贫农,但他们依旧坚持着供奉儿子上私塾,让他学习知识。而懂事的周镐把握住了读书上进的机会,14岁那年,他成功考入武汉一所私立中学。

1928年,心怀从军梦想的周镐顺利考入桂系第四集团军第十八、十九路军创办的随营军官学校第七期步兵科。后来,这里被改设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原本,周镐是抱着学习军队知识的态度来的,希望能为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坚实基础。但他很快便发现,学习内容与期望的大相径庭,课上教授内容竟包含了“蒋化”教育,俨然一种“为蒋介石打造忠诚拥趸”的意味。

早年深受民主思想影响的周镐十分不满这样的“拥蒋”作风,他在一次测验中流露出了不满。而他的行为也自然招致了针对——他被校方以“思想不纯”的理由除名。

离开军校后,周镐辗转下经由同乡介绍,加入了蔡廷锴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与周镐一样,十九路军的战士们大多也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心怀不满。

淞沪会战后,十九路军接到了蒋介石入闽“剿共”的命令。

但这遭到了蔡廷锴与蒋光鼐(nai)等十九军将领的犹豫。

自“四一二”事变以来,蔡廷锴与蒋光鼐(nai)等十九军领导人就已经深刻意识到,“剿共”断无出路,自相残杀的内战毫无意义。

于是,他们召集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旗帜鲜明地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但最终由于敌众我寡,十九路军遭遇了失败,其番号被取消,部队被编遣。

再次失去依托的周镐深这里已无容身之处,便决定辗转回乡,从长计议。岂料返乡途中被国民党特务尾随跟踪,并于汉江关以“参加叛乱”的罪名被国民党宪兵逮捕。

由于有着多次“反蒋”前科,周镐预料到自己已然凶多吉少。但天无绝人之路,负责审讯周镐的军官,竟恰巧是与他颇有交情的旧日相识。

旧相识不愿看到颇具胆识的周镐就此送命,便劝他加入国民党“复兴社”,为国民党工作,如此一来他曾经的“罪行”便能既往不咎,一笔勾销。

周镐犹豫再三,思量自身当下境遇,最终选择加入了“复兴社”。

而这所谓的“复兴社”,正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臭名昭著的“军统”的前身,其时任特务处处长则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戴笠。

就这样,周镐自此开始了他十几年的特务生涯。

他也将凭借这一层身份,逐步成为一柄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利刃。

很快,心思缜密、能力出众的周镐便得到了军统上级的赏识。在高层的关注与提拔下,周镐的军职平步青云,很快便成为国民党军统中的骨干成员,并被提拔为军统少将。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根据蒋介石的授意,周镐领导秘密地下组织秘密筹划接管汪伪政权的工作。他果断发布声明,逮捕多位汪伪集团高层官员,并接管汪伪几家报社、银行和大仓库,宣布正式接管汪伪政权。

周镐处理此事的铁腕手段,引发南京汪伪政权残党的恐慌,也因此导致了这些势力反扑。尽管事件得以处理,但周镐却受到了重庆国民政府的猜疑,被怀疑有“通共”嫌疑。

随后,军统编造了一些类似“贪污”的莫须有的罪名,将其软禁在上海长达八个月。而令周镐难以置信的是,逮捕并软禁他的竟是曾经格外信任的上司戴笠。

这段时间,心灰意冷的周镐逐渐看清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

1946年3月,戴笠因飞机失事而身亡。经部分军统同事游说,周镐终于得以顺利出狱。


  • 二、弃暗投明,隐匿魔窟

之前在逗留南京期间,周镐结识了许多汪伪军界的高层人士,也意外结识了表面是汪伪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情报局上校秘书、但实际是共产党地下党员的徐楚光

周镐与徐楚光既是同乡、也是同学,两人以如此特殊的身份再次见面,令人颇感世事沧桑。

话语间,二人聊天十分投机,书信往来颇为频繁。

而徐楚光,此后也成为将周镐引向共产主义正道的引路人。

彼时,刚出狱不久的周镐颇感迷茫,对此徐楚光不仅主动登门拜访关怀,还带来了许多进步书籍,两位阔别已久的旧友再次畅快地聊了起来。

聊天中,徐楚光不禁摇头叹道:“戴笠不亡,想必周兄要被关一辈子了。

不等周镐回,他又接着说:“你受国民党高层委托接触大汉奸周佛海,当下汪伪政府已亡,但倘若你走漏风声,国民党必然会遭受口诛笔伐,他们啊,这是要卸磨杀驴…”

周镐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回道:

“我是为了抗日一事才答应前往南京,如今日寇投降,举国欢庆,但国民党依然不遗余力地排挤共产党,筹划内战,置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实在是不可救药…”

长期从事情报收集、策反工作的徐楚光听后,敏锐地意识到周镐有值得争取的可能。

是了,周镐虽然身为国民党军统高层,但为人耿直,具备高尚的爱国操守,或许稍加指引便能将其引入共产主义的正道之上。此后,徐楚光又辗转几次登门造访,开导周镐的思想。

而周镐也察觉到了徐楚光的真实身份,已经被打动的他不禁向徐楚光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要共产党不介意他是个有'历史污点’的人,他愿赴汤蹈火、矢志不渝地追随共产党。

徐楚光拍了拍周镐的肩膀,随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得到徐楚光肯定的周镐内心百感交集,在一个深夜,他向妻子吴雪亚坦诚:“徐兄为我指明了道路,我已经向他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显然,周镐心意已决。

由于周镐身份特殊,他的入党申请需要得到党中央委员的批准。在得知此事后,高层颇为重视,邓子恢、谭震林等华中军区领导亲自签署了周镐的入党申请书,批准他为中共特别党员。

而周镐从再次登门造访的徐楚光那里得到自己顺利入党后,不免激动万分。他许诺徐楚光,也许诺自己,此后他将为推翻腐朽的蒋家王朝,建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

自此以后,周镐便成为我党安插于国民党魔窟中的红色谍将!


  • 三、忠于家国,慨然赴死

淮海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主力屡遭败绩,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不如前,蒋介石开始百般拉拢曾经多方召集而来的“杂牌部队”。

前汪伪政府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便是被极力企图拉拢的对象之一。

但孙良诚为人反复无常、摇摆不定,擅长见风使舵,因此他在国民党部队中并不受待见,时常遭到嘲讽与排挤。我党敏锐地意识到,孙良诚是一个可以策反的对象。

1948年,经华东局批示,由周镐负责孙良诚的策反工作。

很快,在人民解放军的浩大攻势之下,驻扎双沟集的孙良诚和其麾下的107军被团团包围。

周镐只身前往孙良诚驻地,向他摆明了当下的局势:要么负隅顽抗,成为蒋介石集团的牺牲品;要么弃暗投明,率部起义,投靠共产党。

孙良诚此时还在举棋不定,他依然保持着与国民政府藕断丝连般的联系,蒋介石甚至亲自致信“勉慰”。一来二去,孙良诚又做起了在国民党“加官进爵”的幻梦。

于是,孙良诚暗中调来十多余辆大卡车,率麾下部队仓皇逃离,企图重新回到沦陷区。

我党迅速率军进行追击,再次包围了孙部。当晚,周镐再次面见孙良诚,孙良诚深知自己已然插翅难飞,便请求周镐为其指明道路。对此,周镐严词呵斥孙良诚背信弃义的行为,并称其已失去了我党的信任。最终孙良诚放下武器投诚。

之后,我党将下一个争取的对象,放在了曾经冯玉祥麾下的知名将领刘汝明身上。

刘汝明在抗战时期多有军功,却始终未能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我党仔细分析后,认为其存在被策反的可能性,这一次,周镐再次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不久后,周镐带领孙良诚等国民党投诚将领,来到了刘汝明的驻地。

刘汝明对于军统一向敬而远之,他更担心周镐是“双面特务”,自己一旦流露出投诚的意图,便会被国民政府第一时间知晓,从而遭受灭顶之灾。

而孙良诚借着与刘汝明独处的时机,再次调转身份,声泪俱下地宣称周镐早已投共,自己率部投诚实属无奈之举,希望刘汝明能帮助他与江南的亲人们团聚。

并无投诚之意的刘汝明意识到此事事关重大,他迅速将周镐投共、率部策反一事上报给蒋介石与徐州“剿共”总司令刘峙。同时暗中拘捕了周镐一行人,将其押送徐州,听候刘峙发落。

刘峙随后又将一行人扭送南京,押入看守所。蒋介石得知曾经戴笠麾下的红人,军统高级特工周镐的共产党身份后不免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就地处决”周镐。

1949年春节,周镐被押赴刑场。

刑场上,他昂首挺胸,凌然赴死,牺牲时年仅39岁。

一声枪响,成为祭典这名辗转半生的红色特务的绝唱。

时光斗转,转眼已是十六年之后,这十六年间周镐的真实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证实。坊间甚至传闻他抛弃家眷,与蒋介石一同去了台湾。

对此,周镐的妻子吴雪亚是绝不相信的,当年丈夫突然“失踪”后,她便一直等着他回来。为了给周镐正名,她在1965年这一年,紧紧地抱着那镌刻着丈夫字迹的笔记本,只身踏上了前往上海市政府的道路……于是便出现了开头中所提及的那一幕。

那本已经破旧的发黄的日记本,上面正详细记录了周镐往昔革命岁月的点点滴滴!而时任上海市市长曹荻秋,在革命时期与周镐有一定的交集,他可以证明周镐的身份!

1965年12月28日,经由中共中央研究,组织部办公厅发布公告声明:“同意追认周镐(周治平)为革命烈士,并对其遗属予以照顾。”

周镐被正名了!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周镐的遗像高悬在展览大厅之中,遗像下面便摆放着那一本纸页泛黄的笔记本。纸张上的字迹经由时间的冲刷已然有些模糊,却不难感受到那隐匿于字里行间的,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与祖国的深沉爱意!


  • 四、小结

在那段波澜迭起的革命岁月中,无数的隐形守护者们隐姓埋名,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地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险象环生的政治局势里,他们也许遭遇不测,也许隐姓埋名自此匿入烟尘,也许为守护心中的那团光芒,而永远地倒在了革命胜利前的破晓时分。

“身在黑暗,仰望光明;笃定前行而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谨以此文,向所有默默无闻的革命英雄们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16年后妻子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1949年国民党少将遭处决,临刑前毫无惧色嘱咐到:兄弟,打准一点
军统少将站长,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
1948年军统少将失踪,妻女成特务家属,17年后国家却送来了烈士证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16年后一本日记揭露其真实身份
1965年,军统少将遗孀拿出一本日记,上海市长:你丈夫很了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