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报告】新生儿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影像表现一例
文章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08): 628-628
作者:熊山 陈博 程建敏 徐昕 纪涛涛
正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称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发育异常疾病,新生儿肝脏受累影像表现罕见,现报道1例如下。

患儿男,2 d,因气促1 d就诊。体检:呼吸急促,心率140次/min,心前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及震颤。双手及舌表面见多个红色毛细血管扩张斑点,压之褪色。家族史:患儿祖父、父亲、姑姑有反复鼻出血病史。实验室检查:血氧饱和度75%。肝脏CT血管成像(CTA):动脉早期,肝动脉及其分支异常增多、迂曲扩张(),肝脏可见多发直径2.0~7.0 mm的圆形强化结节(),部分结节融合形成直径8.0~15.0 mm的血管池();门静脉、肝静脉均提早显影且两者直接交通(),肝静脉扩张()。动脉晚期,门静脉、肝静脉、结节及血管池持续强化。心脏CTA: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主动脉直径18.5 mm,升主动脉直径9.0 mm,肺动脉分支增多、增粗()。CTA诊断:(1) HHT肝脏受累;(2)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HHT肝脏受累、肺动脉高压(重度)、右心衰竭(失代偿期)。

讨论

HHT可累及皮肤、黏膜、消化道、肺、肝脏、脑等多个组织或器官。临床常采用Curaçao诊断标准:(1)反复自发性鼻出血;(2)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常见特征性部位为嘴唇、口腔、鼻腔及手指;(3)内脏损害,可伴有出血的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畸形、肝脏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脊髓动静脉畸形;(4)家族史,直系亲属中至少1人已被确诊为HHT;符合以上3项者可确诊,符合2项者为可疑或可能。HHT肝脏受累时,CTA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HH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HHT病变部位在血管壁,表现为血管壁变薄,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缺乏,甚至内皮细胞缺乏。病变血管在轻微外力或管腔内血流压力下易扩张或破裂,特别对于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由于其本身壁较薄,故最易受累。HHT肝脏受累时,病理主要为肝内动静脉异常分流和毛细血管扩张,其典型CTA表现与病理一致,肝内动静脉异常分流包括肝动脉-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及门静脉-肝静脉分流3种类型。由于肝内毛细血管扩张可由多发小结节发展为实质灌注异常,直致融合为血管团,故CTA表现为动脉期多发圆形强化结节,可伴有肝实质呈叶段、亚段分布的短暂强化及由上述结节融合而成的强化血管池。

本例新生儿肝脏CTA清晰显示了肝内动静脉异常分流和毛细血管扩张多发小结节、融合血管团灶,故其符合HHT肝脏受累典型影像表现。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百闻不如一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累及肝脏的超声表现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肝脏影像表现
有来医生
[腹部血管疾病]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