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与西周断代若干侃(八)

从上一侃大家可以发现,为西周准确断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说:“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於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司马迁曾明言“神农以前吾不知已”,所作《史记》故从黄帝始,但他知道从黄帝到共和的年数记载不同文献所记也不同,所以《史记》对这一段也是“疑者传疑,信者传信”, 自已也不敢遽以为是。

历史上从西汉的刘歆就开始为西周断代,推考各王在位年数,直到现在的“断代工程”结束,依然没有个能为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的结论。

为什么西周断代如此之难呢?西周断代的瓶颈又卡在哪儿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西周断代方法。

一、古代文献的考证和取舍

古代文献中有部分周王年数记载,古文记载虽有抵牾,令人难以取舍,但王世是比较清楚的,总年数也有一个大致的约数,在300年左右。特别是《古本竹书纪年》,本于晋代出土竹简的记载,史料价值为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其中记载:“武王伐纣自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因此,对文献进行合理的考证和取舍是断代的必要方法。

二、对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成果作考证和取舍

历代以来出土的文物,特别是出土的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文字信息,可靠性最大。近代以来商周考古也有很大的成就,地层学、类型学、碳十四测年对断代极有助益,但是因为研究中存在理解误差或实验误差,很难完全达到为西周进行绝对年代断定的高要求。

三、当代天文历法验证

文献中少不了记载有古代天文历法内容,真实与否,必须经当代比较精确的天文科技进行验证。我国自古就采用干支纪日法,商周也实行干支纪日,而干支纪日60天一轮,相当有规律,这一纪日法一直传到现在,所以,干支纪日是中国古今历法中持续无间的特有现象。当代天文科技已能相当准确地朔推出四、五千年前每一天的日月五星等运行天象,同时,每一天的天象所对应的干支也能十分精确的测定。参与“断代工程”的天文学家张培瑜所著《三千五百年日月天象》,按国际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法,精简地编排着西周时期每年的节气干支和每月朔日及望日的干支,这就十分便利了西周文献或文物中的有关历日、天象与真实天象的比对研究,与真实天象误差较大的记载要么不真实,要么是研究者的推断发生失误。即使某一单独的记载符合某一真实天象,也因特定天象的可重复性,也不能完全断言研究者就没有失误。“断代工程”承认对伊簋等数个青铜器的历日推算就出现不合天的情况,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对其做了如青铜器历日刻错等特殊解释。

四、历谱验证

如果文献中有成文的在整个西周时期施用过的西周历法,这个真实的历法中的年、月、日一定能够与公元纪年法中的年、月、日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且这个历法的气朔与实际天象的误差不会太大。某文献或文物中所记载的西周事件的历日或天象如果真实,则应该合乎西周历法,否则,可以肯定该文献或文物所载不实。所以,西周历法的确知本应该是西周断代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条件。

如果不能够确知西周历谱,也当根据文献和文物中相关历日记载的西周历法部分特点和古代历法制法,拟制一个符合这些特点的合天合理的历谱,使所有推断都合乎这个拟合历谱。

所以,为西周断代最好的办法是能将上述四种方法“四证合一”。

但是,“断代工程”采用的只是前三种方法的“三证合一”法,结果,其结论出现了一些应该能够避免的硬伤,如按其结论推导可能出现一年只有十一个朔望月的现象。

为什么“断代工程”不采用“四证合一”的方法呢?下回再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尧王年断代研究再证华夏文明起源
学海随笔:“三重证据论古史 一片赤诚为学人'——评《夏商周三代纪年》
荐书:此书,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方法及结论提出质疑
武王伐纣精确年月日考:全盘粉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清华简(5)
华夏文明上古帝系王年断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等重大成果概述
解密干支历法的天象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