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风云 29】楚武王为何要自封王爵?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春秋三百年,风云际会,尽在其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春秋史

这是【中国大通史

春秋风云】第 29 篇文章



周昭王时期,南方的楚地引起了这位天子的注意。或许是楚国地盘扩张地太快,已经明显违反了国际公约,亦或是当地的部落之间征战不断,给了周昭王可趁之机。昭王伐楚,此楚,即可指楚国,也可指楚地。

周昭王的南下事业,主要可以分为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南下,遇到了一种犀牛,于是便撤了回来。有可能是楚人用犀牛部队作战。

第二次,周昭王召集了更多的人,南下,结果遭遇了恶劣的天气,被楚人打得大败而归。

第三次,周昭王征集了更多的人马,决定一雪前耻,结果全军覆没,就连自己也没有回来。周人忌讳此事,觉得太丢面子了,于是用了一种非常委婉地手法记录了此事“南巡不返”。

又过了大概半个世纪,熊渠进一步扩展领土,将势力推到了汉江平原。这位国君本人也非常善射,力大无比。有一次,他晚上出门,估计是没看清前方有什么,就觉得是一只老虎,于是拉弓搭箭,射了出去,箭头没入了石头中。

当时的周夷王眼看南方很多领土都被楚国吞并了,于是派使者前去责问。谁料,熊渠却回道:“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意思也是非常直白,老子就是蛮夷,不和你们一起玩。老子就是没素质,你能拿我怎么滴。

当时的周王室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熊渠才敢放出如此狠话。

西周使者走后,熊渠再接再厉,连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这也是第一次楚国僭越爵位,自封王爵。

而且他不封自己为王,而是封儿子为王,一封封三个,颇有一丝“我是你爸爸”的气势。

周夷王之后,是周厉王,此人非常暴虐,熊渠见好就收,将三个儿子的王号取消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楚人也有聪明的地方,知道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

到了春秋时期,就在郑伯为克段于鄢而准备的时候,楚国决定走向中原。

当时的楚国国君是熊通,他和郑庄公一样,也是能忍的主,眼睁睁看着郑伯克段、卫国弑君、鲁国弑君与宋国弑君,没有放出一点声音,而是站在一旁冷冷观望,给中原各国带来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鲁桓公二年,当时的周桓王还没兴兵伐郑。郑国与蔡国就见了一面,前来商讨未来可能的危机,因为他们都在空气中嗅到了熊的味道。

四年后,楚武王熊通终于动手了,他决定先拿随国开刀。

随国,姬姓诸侯国,侯爵,是汉江一带的姬姓之首。

楚武王将楚军拉到了瑕地,虽然楚国一直被认为是南蛮,但人家好歹一直密切关注中原动态,掌握了不少礼仪。在开打之前,他先是派人去随国表示可以先谈谈,毕竟人家是姬姓诸侯国,与其他没爹没妈的孩子不一样。随国派出了少师前来。楚国大臣斗伯比深吸一口气,说:“恐怕接下来难了呀,这些困难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此前,我们积极扩军,训练士卒,靠拳头说话。如果汉江一带的诸侯惧怕我们,那他们就会联合起来,会对我们不利。随国的少师骄傲自大,我们不如将井水藏起来,只给他看我们的疲软,他一旦自大起来,必然会抛弃其他小国,这样对我们有利。”

楚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故意将一些老弱病残,缺胳膊少腿的人拉到了阵前。

少师在还没来到楚军营地前,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一旦来到了营地,就立马变了模样,一副居高在下,看谁都是垃圾的态势。看着他得意洋洋地回去后,楚武王暗自笑了。

然而,另一位大臣熊率且比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随国不是只有少师一人,还有一位贤才季梁,他肯定能看出我们的诡计。

斗伯比却坚持认为,随侯肯定会听少师的意见。

少师回去后,就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随侯,并表现出了一副强硬的态势,认为楚国人没什么好怕的,都是一群残疾人战队。季梁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发现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就在国君刚要同意少师的建议后,季梁斗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随国国君仔细想了想,也不无这种被欺骗的可能。况且这么多年,楚国是名副其实的村霸,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于是,随侯决定修建城池,以抵御楚国随时的入侵。

楚人见到随国如此,便也不敢贸然进攻。楚武王想了很久,又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派人告诉随国国君,自己眼看周天子式微,诸侯们离心离德,甚为不忍心。他也有一支不成气候的军队,想和中原的诸侯一起玩一玩,想参与到中原的政事。因此希望随侯能到天子面前美言几句,让天子提升一下楚人的爵位。

随侯不敢拒绝楚武王的这一要求,于是跑了一趟洛邑。当时的周桓王于一年前刚刚被射了一箭,估计还在生闷气,听闻了随侯的来意后,更是生气。要知道,爵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升的,况且这几年,就听到楚国在南方四处攻占小国,也没见他为这个公司做过什么贡献。本来有一个郑庄公就已经让周桓王难受的了,如今又冒出了一个楚武王,若是答应了他,以后自己还怎么在天下诸侯们面前混?

周桓王断然拒绝。

实际上,这早已在楚武王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要求升职加薪,语气却那么傲慢。原文如此“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意思也非常直白。老子就是没素质,老子有军队,要来掺和中原的政事,还请领导批给我一个名号。

得知结果后,楚武王大怒,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说:“我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老师,我的另一个祖先,尽心辅佐周王,却只得了个子爵的封号,被封在了楚地。四周蛮夷都顺从我们楚国,我们为这个天下尽心尽力,而周天子竟然不提升一下我的爵位。算了!他不提升,我自己升!”

于是,熊通自封为王,自此之后,楚国的国君都是王,只不过这个王号是自己封的,并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可,因此中原史书中依旧称其为“楚子”。

平心而论,楚国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整合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南方,将周边的少数民族吸纳到中原文化圈。很难想象,要是没有楚国,以后的衣冠南渡,以后的永嘉南渡,可能都不知道要去哪里。

春秋初年,楚国被中原排斥在外,但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已然成了中原文化的一份子。甚至就连秦国,也成了一份子。尽管山东六国看秦国就像看一个异类,但那多少还掺杂着打不过的气愤。


处女作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天子不但窝囊还好面子,否则楚国也不会这么快称王!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
为何春秋时期其他国家都称公,如齐桓公,而楚国称王,如楚庄王?
从蛮夷小邦到诸侯霸主:楚国的兴衰八百年
楚国崛起之路(二)——称霸汉江流域,楚国第一个王的诞生
春秋那些事儿第二弹——真.僭位称王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