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想要写出古意,必须朝这些方面努力

书法审美和评判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古意,尽管有些人写出来的字看似很漂亮,也很好看,但是,经不起推敲,留不住观者的眼,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品中缺乏对古意的表达。

什么是书法中的古意?

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历史上一些书家在论述书法时,往往把更早的、更古时期的作品作为古意的范本,这就是魏晋时期的一些作品,如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作品。明代学者王世臣认为:'书法至魏晋极矣,纵复礁、赝者、临摹者,三四刻石,犹足压倒余子。'他说只要学了魏晋书法,即便是赝品或是摹仿刻石遗迹,都可以傲视后来者。

由此可以得到,书法中的古意是来自于对古人尤其是对魏晋书法的学习才可以获得的。古意的书法就是对古人书法意象的理解或是临摹,是对古人书法思想的解读。

古意书法学习的起点

既然古意书法以魏晋最好,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就要定位好自己的起点,从魏晋学习,师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人。有的人学习书法往往从今人开始,我们并不反对这个方法,学习今人最容易入门,但入门之后,还要是以更古人的书法为楷模。

古意书法学习的方向

从规矩法度学起。学习古意书法必须要遵从法度,朱熹在评述王羲之《十七帖》时这样说到:'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从自己胸襟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这个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十七帖》有高妙气象,既不让法则束缚自己,在法则之内游刃有余,又不故意改变这些法则,一切都显示出从容自然,像是从胸中流露而出一样。

当然,这是书法中的一个最高境界,既不被法束,也不脱法,看来这一种技巧只有王羲之才能驾驭。作为学习者来说,应自当以此为基准,学到三分也是高人一筹。

紧扣点画和字形。魏晋书法最根本的是它的字形,然而决定这些字形的却是点画,学者应当从这些基础学习。点画要写出骨力,才能体现魏晋风骨。正如王世臣所说:'学钟、张书极不易,不得柔中之骨,不究拙中之趣,则钟降而笨矣。'

探究意趣。魏晋书法中的意趣主要表现在书写中的古雅之美,张怀瓘在《书断》中论述钟繇书法时说到:'真书绝世,刚柔皆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元代书学家郝经认为:'然多读书,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翛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

书法中的'趣'是指在点画安排、结构搭配上的一种形式感,这些形式如果在合理、得当的情况下,会产生出书法的'趣味'。古人所提倡的意趣,不仅包括这些,还应当有古雅的质感,它们是朴拙的、自然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整的楷书字是好书法吗?看看古人是如何说的!
赵孟頫是集众家所长而大成的书法家,他真的领悟魏晋笔法了吗?为什么?
这幅小楷古雅妍美,尽显魏晋风韵,不愧是小楷鼻祖的力作
楷书无“势”不行,古人怎样讲“势”丨听欧阳中石解析
崇尚魏晋、复古求新的追求——赵孟頫的书学思想
UC头条:黄庭坚赵孟頫为什么都提倡书法要有古意而不是新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