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格尔之乱(十二)南疆大乱

道光六年(1826)六月十四日夜间,张格尔率领着五百多布鲁特人、安集延人,来到了伊斯里克卡伦与图舒克塔什卡伦之外。然而张格尔却并没有进攻卡伦,而是选择从两个卡伦之间的开齐山路窜进了卡内。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所谓开齐山路,不是什么开齐山的山路,从来也没有一个山叫开齐。这一点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在今天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出版物中,关于张格尔进入的这个开齐山路,基本都人云亦云,混过去了事。甚至今人在对清代的一些著作进行标点时,也误将其标点为“开齐山路”。事实上,“开齐”是满语,专指卡伦与卡伦之间的道路交汇点,因为士兵守卡伦要巡逻,两个相邻卡伦的士兵相向巡逻,各走一半,碰面之后互报平安,交换信息再折返,这个碰面的地方就叫开齐,所以开齐与卡伦是配套的,所有卡伦之间都有开齐。

至于图舒克塔什卡伦,前面已多次讲过,位于今天阿图什上阿图什乡的喀尔果勒村,喀什噶尔之北。而伊斯里克卡伦,则在图舒克塔什卡伦东北方向30公里左右的位置,今天乌恰县特列克乡境内。也就是说,张格尔是从这两个卡伦之间的开齐,窜进了卡内,到了十五日五更时分,来到了阿图什回庄,即今天的阿图什市。

张格尔进入阿图什路线示意图

张格尔到了阿图什后,并没有向喀什噶尔进发,而是直接去了“牌罕巴尔坟园,回子呼为玛杂之地礼拜”。

所谓“牌罕巴尔”,前面讲过,是所谓“圣裔”之意,亦即穆罕默德或者四大哈里发的后裔。而“玛杂”,现在规范译写为麻扎,一般可理解为墓地,但实际上更接近陵园的概念,这个有以前的文章专门讲过。那么这个麻扎是什么麻扎呢?是今天阿图什的布格拉汗麻扎,也叫苏里唐(苏丹)麻扎。这个麻扎今天位于阿图什市西南2公里的松他克乡麦西提村,步行也就20多分钟即可到达。

布格拉汗麻扎的位置

布格拉汗,全称是苏丹·萨图克·布格拉汗,是喀喇汗王朝第三代汗王。更是第一位皈依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的汗王。在皈依伊斯兰教后,推翻了其叔父的统治而称汗。萨图克·布格拉汗在位45年,绝大部分都在进行所谓“圣战”,对佛教政权高昌(西州)回鹘汗国和于阗王国进行征伐,最终于公元955年战死。

一般认为,喀喇汗王朝实行双王制,也就是一共有两个可汗,大可汗称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负责西部;副汗为布格拉汗,意为公驼汗,负责东部——不过这一点一直有争议,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两个汗一般大,也有人认为不存在什么双王制,所谓狮子汗、公驼汗的叫法也不是定制等等,这就不展开说了。

张格尔来到麻扎后,立刻就引来了众多的追随者,按照庆祥的汇报,是“回子附从甚多”,等到庆祥派手下领队大臣雅尔哈善、帮办大臣乌凌阿于十五日黎明时分赶到的时候,张格尔这边已汇集了一千余人,远远地一见清军到来,是立即组织迎击“擂鼓放枪,出庄迎拒”。

清军这次是去了一千多人马,从人数上看,旗鼓相当,不过考虑到张格尔身边聚集的一千多人,很多是本地临时追随的回人,战斗力自然比正规军要差一个等级。当时舒尔哈善率领一部分人马进行正面攻打,乌凌阿则率领一部分人马绕到敌人身后的山梁上往下攻打。激战之中,雅尔哈善右嘴角被抢击中,右面颊被击穿,但依然骑在马上,带兵猛攻。双方激战到天色向晚,张格尔一方终于难以支撑,一部分向东北方向逃窜,另一部分则退回了麻扎之内。

今天的布格拉汗麻扎

这个麻扎可不是普通的麻扎,而是“周围五里,墙垣三层,甚为峻固”,要知道这在当时,是超过大部分城池的规模。而且麻扎周边均为民房,民房之外树木林立。当下舒尔哈善返回喀什噶尔疗伤,好在伤的不算太重,吃饭喝水说话都不太受影响。庆祥急调在图舒克塔什卡伦驻守的穆克登布,带兵前往支援乌凌阿,共同围困麻扎。

根据庆祥的战报,此次清军生擒敌军四十余人,俘虏供称此次有一定数量的浩罕人甚至浩罕的官员。比如光的汇报中就说,这些俘虏中有兄弟二人爱萨、木萨,是“浩罕逃臣”,所谓“逃臣”就是说这二人至少以前的身份是浩罕的官员,而追随张格尔,则不是浩罕统治者的意思,是“逃”了出来追随张格尔。你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这些人是“志愿军”。至于这些人是不是真的“逃臣”,就看你怎么认为了。

但现在庆祥最主要的问题是兵力不足。按照庆祥的汇报,喀什噶尔现共有官兵两千七百余名,守城、守卡就用去一千多人,现在麻扎外围敌的有一千多人,剩下的还需要各个路口堵截的、运送军需粮草的、瞭望侦查的等等,无法对各个回庄进行防范,更重要的现在不仅是各个白山派聚集的回庄蠢蠢欲动,而且有情报说,汰劣克也准备带人马前来接应张格尔。因此庆祥急调“英吉沙尔汉兵五十名、叶尔羌、乌什汉兵各三百名。”另外阿克苏的换防官兵也暂时别换防了,统统过来支援。

就在给道光写奏折汇报围攻麻扎的同时,庆祥接到报告:“喀什噶尔回子全行变乱,道路梗塞”。也就是说,就这么会儿功夫,喀什噶尔的回人已经开始全部叛乱。

那么麻扎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清军围住麻扎后,从麻扎的四面八方,不断有各个回庄的白山派信众赶来,攻打清军,妄图解救被围困在麻扎内的张格尔,这下清军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状态。

六月十六日早上与上午,支援张格尔的信众分别从四外向清军进攻,均被清军击回,双方互有伤亡。到了未申交汇时分,也就是中午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麻扎内的“贼逆等开门拼死突出将及百人”,清军奋力挡杀,再次将对方赶回了麻扎。

喀什噶尔的庆祥此时心急如焚,一再下令,要围困麻扎的清军全力强攻,越快拿下麻扎越好。因为庆祥心里很清楚,张格尔现在大概率是身在麻扎之中,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决不能再让张格尔跑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久攻不下,汰劣克那边暂且不论,仅周边的白山派信众就已经开始失控,往麻扎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根本无力弹压,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利。

然而要命的是,当时围困麻扎的乌凌阿,却并不理解庆祥的用意,而是因为担心强攻的话清兵伤亡过大,始终采取被动围困的方式,不主动进攻,前去支援的穆克登布又无法说服乌凌阿,“不能力持主见”,因此清军与张格尔一方就这么僵持在了麻扎,形成了清军围着张格尔,而张格尔的信徒又围着清军这么一个局面。

今天来看,这种局面对清军的最优解,只有一条,就是拼尽全力攻破麻扎拿下张格尔,只要张格尔被清军控制住,外层围再多的人都没有用,越早抓住张格尔清军就会越早安全。我们今天也不知道乌凌阿当时是出于什么一种考虑,总之是就这样一步步使得事态向恶化发展。

到了十六日夜,天气骤变,而围在麻扎外的人越来越多。三更时分,“雷雨交加、天气昏黑”,加上麻扎内外“草深树密,高堰低渠”,因此是“对面不能见人”,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围在麻扎外的回人,大约有六七百人,分为两翼,开始对清军发动进攻。

清军枪炮齐发,分兵抵御,虽然是“歼毙多人”,但回人却“屡退屡扑”,根本没有退却的意思,相反是愈发的狂热。见到麻扎外围打成一团,麻扎内也开始从东门内杀出突围,清军此时不得不两面迎战。经过一番混战,清军终于击散了外围的回众,而冲出来的敌人也再次大半被逼回麻扎之内。到了十七日,“贼守稍衰”,也就是说守在麻扎内的敌人明显战斗力衰退,而外围的回人也没有再组织进攻,清军这才终于攻破麻扎,杀了进去,然而,麻扎内却并没有张格尔。

清军对捉获的俘虏进行审问,才知道原来正是在昨夜三更时分,清军两面作战之时,张格尔带着两队鸟枪兵,分别保护在其两侧,趁乱逃离了清军的包围。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十七日“贼守稍衰”的原因,张格尔都跑了,所以无论是留在麻扎内的敌人还是麻扎外围的敌人,都心知肚明。

庆祥得到消息后,气不打一处来,只不过现在根本顾不上生气。因为此时的喀什噶尔一带,已经如野火蔓延般,全行变乱了。首先是喀什噶尔东南一带的河色尔布依、罕南力克等回庄的白山派信众纷纷响应张格尔。罕南力克前面说过,最初张格尔打算投降清廷时,索要的就是这个庄子。紧接着各处都开始响应,白山派“不止数万,蜂起造逆”。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张格尔从麻扎的顺利逃出,使得白山派的回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局势已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

十八、十九日,喀什噶尔各地的牛场、羊场纷纷被抢。清军的台站纷纷被摧毁,张格尔率人已经向喀什噶尔城靠近,意图夺取喀什噶尔城。二十日,布鲁特人也开始在玛拉尔巴什一带抢劫过往商旅的货物车辆;二十一日,英吉沙尔领队大臣苏伦保汇报:罕南力克一股约八九百人的叛乱分子,将库森塔斯浑河一带大桥拆毁,在“库森塔斯浑河与叶尔羌官兵交仗,该军台已被贼匪侵占,英吉沙尔官兵无几,势甚危急”;二十二日,“叶尔羌参将吴亨带领官兵二百五十名,在单板桥遇贼打仗,全军被陷,贼目前在该处驻扎,谋取英吉沙尔城池,晨夜之间,即至城下。”

显然,以目前的情况,仅仅靠叶尔羌、乌什、英吉沙尔的兵马已明显杯水车薪,更何况现在英吉沙尔都自身难保。英吉沙的位置恰好在喀什噶尔与叶尔羌之间,因此一旦英吉沙尔城破,喀什噶尔与叶尔羌就会被切断联系。

英吉沙尔的位置

眼见英吉沙尔危在旦夕,时任叶尔羌办事大臣的音登额,紧急要求从喀喇沙尔(今焉耆)调拨三四千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兵,救援英吉沙尔。而庆祥也向伊犁将军长龄求援,请求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兵马前来火速支援。

当道光接到来自南疆的六百里加急报告时,已经是七月十三日了。道光现在也顾不上追究谁的责任,先救援了再说,当即下旨任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就近在陕甘两省的满汉官兵中,挑选得力精锐、曾历行阵人员,“曾历行阵”,也就是打过仗,有经验的官兵,挑选三千人,火速前往南疆支援。令陕西巡抚鄂山代理杨遇春的陕甘总督之职,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至于伊犁的官兵,道光认为不宜再往南疆调动,一来此前伊犁已经调过去了由穆克登布、乌凌阿率领的两千人马;二来“伊犁为新疆重地”,“总统新疆地方,尤不可轻举妄动”。而音登额要求调喀喇沙尔的蒙古兵,道光也认为不妥,认为土尔扈特、和硕特这些蒙古人,从来都没有训练过,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得力,而且南疆用兵,也从未调过他们。

对于前往南疆的杨遇春,道光一再交待要小心谨慎,不可轻率。今天我们看道光这一段话,就像是一个当妈的,在对出远门门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颇能反映出道光的性格与此时的心境:“出嘉峪关后,须多设侦探,务得逆匪确实踪迹,于南路扼要处所驻扎,相机堵剿。总期慎重,不可轻率。道路辽远,运饷维艰,经过地方,尤须加意体恤。所有军需粮饷驮载等项,先与藩臬两司妥商酌定,交鄂山随时妥速筹备。该署督老成历练,特资倚任。诸事务当计出万全,朕亦不为遥制也。”

所谓“朕亦不为遥制也。”就是明白告诉杨遇春,不必给我事事汇报,完全给你自主大权。

对于南疆诸大臣,道光也特意交待喀什噶尔及周边各城,一定要留意城内回子的动向,确保稳定,加意严防。现在朕已经派杨遇春带着精锐官兵去救你们了。“所有南路各城,务宜严密查察,妥为防守,不可稍有疏虞,此为至要。”

道光的这道谕旨以由六百里加急发给了长龄,同时发巴哈布、果良额、长清、庆廉、苏伦保、音登额(印登额)、多隆武、奕湄、桂斌。

那么道光发给的这些人,在当时分别都是什么职务呢?或者说,当时的南疆诸城,都是哪些官员在镇守呢?除长龄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之外,当时南疆各城的主要官员如下: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巴哈布

库车帮办大臣  果良阿

阿克苏办事大臣  长清

乌什办事大臣  庆廉

英吉沙尔领队大臣  苏伦保

叶尔羌办事大臣  音登额

叶尔羌帮办大臣  多隆武

和阗领队大臣  奕湄

和阗帮办大臣  桂斌

南疆八城

那么,现在,南疆诸城的情况又怎样了呢?

(待续)

律师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费尔干纳盆地是不是清朝的领土?费尔干纳盆...
张格尔之乱(八)夜袭乌鲁克卡伦
长龄:横扫千军如卷席
道光在位唯一政绩,满清铁骑最后的荣光
军协谈秘史——清末新疆治乱史(一)
“方神”——新疆的一位传奇神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