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备好1茶1糖水,消积、祛湿又防病!

今天是端午节,先和各位家长、孩子说一句'端午安康’。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习俗很多、节日气氛浓厚,现在大家庆祝端午节,更多是享受悠闲娱乐为主。不过这些习俗,其实是古人为辟邪防病而设的。今天就跟大家讲讲端午的传统风俗,教家长如何帮孩子提前辟邪防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农历五月,自古都是卫生防疫月,因此又被称为“五毒月”。古人认为,端午节则是一年之中的最毒,所以每逢端午都会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前两年也是在5、6月前后爆发了疱疹性咽颊炎,时间也靠近'毒月’。可想而知,古人在毒月防疫的理论当下也适用。

 

端午节辟邪防毒,试试这3招

民间认为,每年端午日的午时,五毒就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实际上 “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古人应对“五毒”的方式很多,我选了几个适合孩子的、又简单易做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安康,安然度过“毒月”。

1、插艾草、悬菖蒲

民间有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古时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卫生,然后把菖蒲和艾捆扎后插于门眉,悬挂于堂中。菖蒲和艾草都是自带“解毒”香气的药材。所以,端午节将菖蒲、艾草挂门上和客厅之中,就相当于古法熏香消毒了。

《本草纲目》记载:“(菖蒲叶)洗疥,大风疮。”说明菖蒲能治疮疥、麻风、黄水疮这些皮肤病。菖蒲,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能解毒、疗疮、杀虫。《本草衍义》中也有案例记载,菖蒲能解热毒湿疮。“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菖蒲不仅自带有香气,能提神通窍、驱虫杀菌,因其叶片呈剑型,故认为它辟邪的功能非常强大。

古人认为“艾叶能灸百病。” 艾草,又被为“医草”。《本草纲目》中曾这样记载艾草:“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专入肝脾,兼入肾。艾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之功效。”艾草性温,味辛、苦,入脾、肝、肾经,不仅香气浓烈,能驱逐蚊虫、杀菌消毒,还有温补阳气、驱寒祛湿的功效。

家长可以趁着假期带孩子做点捆扎菖蒲和艾叶的手工,既能了解风俗,又对健康有益。

2、佩香囊

“毒月”,自然就会有“疫毒”四处流窜,古人会用随身香囊来辟邪防病,这种保健的外治法又叫“嗅香”。

《神农本草经》说过,“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香囊中会有不少气味芬芳的药草,这些药草都能起到抑菌正气、抗病毒、改善肺功能、醒脾和胃、辟秽化浊、祛湿达邪的功效。针对现在湿热渐生的季节特点,家长可以自制一个茯仙清香囊,能疏通气机、健脾化湿,适合夏季保健使用。

茯仙清香囊

材料:香橼10克,草果10克,丁香10克,藿香10克,川芎10克,艾叶10克。

做法:上述材料切碎或研磨成粉,装入香囊或布包。磨碎后材料平分成10份,放入纱布袋中,可做成10个香囊,全家适用。可放置于室内,或随身佩戴,使用至无香为止。

功效:健脾祛湿,行气和胃。

宜忌:

◆夏季保健。

◆全年龄段可用。

◆蚕豆病可以用。

香囊使用注意事项

1、把香囊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

2、香囊不可食用,注意看护好孩子,不让其误食、含咬。

3、香囊不能用于泡水饮用或熬煮汤药。

香囊加减方

1、常吹空调或易外感,加香薷10克。

2、睡不安稳、脾气大、热气上火,加菊花10克、玫瑰花15克。

3、舌苔黄厚、小便黄等湿热症状,加绵茵陈15克、蒲公英15克。

3、消化好时,吃点粽子

端午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吃粽子?当然可以!但前提是要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吃,更要注意吃的分量。

当孩子消化好时,适当吃点粽子,有解毒、健脾的功效。端午之后,暑热渐重,人体的气血也会顺应天地之气而变化,阳气前往体表,脏腑阳气不足,偏于虚寒。

《本草纲目》里记载:“脾肺虚寒者宜之(糯米)。”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胃、肺经,能健脾益气,正好补脏腑虚寒。除此以外,糯米还能解痘疮之毒。《仁斋直指方》:“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酿而发之也。”

作为配角的清香粽叶,也有“解毒”的功效。选粽叶,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巧妙的是,无论南方、北方的粽叶,皆是性味甘寒,都有解毒消肿、清热止血的功效。古人会用它们来治疗不少热毒相关的疾病,如霍乱呕吐、化脓性感染皮肤病等。《本草纲目》对此也皆有记载:“(箬叶)……通小便,利肺气,喉痹,消痈肿……南人取之作笠,及裹茶盐,包米粽……”“(芦苇叶)治霍乱呕逆,痈疽。”

粽子虽是药食俱佳的食物,但其性质粘滞,不宜多吃。特别是脾胃虚弱、积食期间、有舌苔黄腻、小便黄等湿热表现时,就不宜食用。

吃粽子的分量要根据年龄调整

1岁以内消化系统稚嫩,不宜吃粽子;

1~3岁根据咀嚼能力,每餐可小尝1~2口;

3~6岁可代替部分主食,同时配合素食或消积食的食疗方;

6岁以上可以将粽子作为一餐主食,大概半碗饭的量,同时配合素食或消积食的食疗方。

 

端午节,用好1茶1糖水

给孩子吃粽子,最好安排在早餐或者午饭,尽量不要在晚餐后吃,否则会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吃粽子当天的饮食要清淡,避免肥甘厚腻。如果担心糯米过于滋腻,担心孩子积食,还可以给他搭配一些消积的食疗方解腻。

● 经典消积茶

吃粽子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杯新三星汤,搭配咸粽子口感更好,更能解腻消积食。新三星汤的山楂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麦芽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莱菔子能润肠通便,可以帮孩子把积食、积热尽快排出体外。

● 1碗糖水,祛湿解毒防感冒

毒月”的保健原则,除了做好最基本的每天“10秒判消化”,减少孩子积食致病的问题,日常保健还要注意预防湿毒之邪的侵袭。除了经典的小儿健夏方,也可以安排三色豆甜汤,其中的白扁豆能祛湿、消暑,健脾;赤小豆、绿豆皆有解毒功效,全方能健脾祛湿、清热解毒、预防夏季感冒。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浸泡1小时,煮开后小火煮40分钟至软烂,放入黄糖调味即可。

 

三色豆甜汤

材料:白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绿豆10克,陈皮2克,黄糖适量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解毒、预防夏季感冒

宜忌:

◆用于脾虚积食、有感冒迹象的孩子。可作为预防感冒方。

◆2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习俗
狐大医 | 端午百草都是药!艾叶、粽子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端午节,养生谨记四要点!
端午这5大习俗,隐藏着养生大秘密,很多人还不知道!
20230622【脾肾】水中“仙草”这样用,止呕降逆,开窍益智
2019五毒月来了!如何平安度过不“中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