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猫眼、兔子眼、大眼袋,学会这套方法,一“眼”看透宝宝的脾胃问题

前段时间,我教家长如何“观虎口、辨三关”,通过指纹诊法判断宝宝健康。

点击复习☞ 家长进阶必备:小食指透露“大病机”,教你观虎口辨三关,掌握宝宝寒热虚实

许多家长意犹未尽,表示这种“明察秋毫”的中医面诊法既简便又有效,可以在宝宝身体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应该为有这种愿望的家长点赞!这说明大家已经有了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宝宝身体娇弱,但生病原因往往比较单纯。好学的家长完全可以成为宝宝的第一位“家庭医生”。

除了看手指,不少家长由此问到眼睛:

宝宝眼眶总是青青红红肿肿,稍不注意就有大大的眼袋和黑眼圈,好像总也休息不够、很疲倦。

——这可不是单纯的没睡好,也不是饱饱睡一觉就能补回来的。

中医通过诊察宝宝的眼眶,可以判断病机,及时对证调理身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儿科面诊中常用到的“风气二池望诊法”,从宝宝的眼睛周围察觉病机。

眼睛上下2个“池”

脾胃问题一眼便知

下眼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袋”“卧蚕”的位置,中医称之为“气池”。 

《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对气池有记载:“气池,在目下胞……与目上胞同作望诊之处。”

“目上胞”,中医称之为“风池”。这个风池,并不是后颈枕骨之下的风池穴,而是与气池对应,位于上眼眶、眉毛之下的那个位置。

风气二池示意图

眼睛上下的2个“池”,有“储蓄、积存”的意思。

气血流经此处,可以比较明显地反映体内的虚实。对家长来讲,也比较好上手辨识。

其中,风池属脾,气池属胃。脾和胃一表一里,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风气二池应该和肤色一样,没有异常颜色。

但如果宝宝脾胃消化潜藏不适,有时还没发展为疾病,就已经能通过风气二池的颜色表现出来。风气二池的异常颜色,通常有青、红、紫、黑4种。

眼眶青、红、紫、黑

可以辨体质、看疾病

眼眶青色:脾胃虚寒的表现

“熊猫眼”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眼部异常形态。有时不仅眼眶乌青,印堂也是青青的,整体面色看起来不太好。

我之前在指纹诊法的推文里也有介绍,宝宝的皮肤浮现浅浅的“青筋”,脉络郁滞、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很多时候是宝宝体内有寒,气血被“冻”住了。

风气二池呈现青色也是一样。

脾胃虚寒的宝宝不仅会畏寒怕冷,脸色苍白,由于脾胃的动力不足,无法正常运化水谷,还常腹泻,甚至能在便便里看到食物残渣,稍一受凉就会肚子痛。

图片由家长提供

风气二池乌青,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推荐调理法:

温中祛寒,健运脾阳

许尤佳教授 推荐

补脾温阳食疗方


小儿暖冬方

材料:芡实8g,核桃1个,五指毛桃10g,白术15g,百合5g,莲子5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补脾益肾。适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冰凉等症状的孩子。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用。蚕豆病可服。

芡实山药鲫鱼汤

材料:芡实15g,淮山15g,鲫鱼1条,姜片适量。

做法:鲫鱼煎熟,倒入适量开水,放入芡实、淮山、姜片煲煮1小时,适当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温阳。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可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导致体内脉络拥堵,出现黑眼圈:

如果宝宝晚上睡觉和打仗一样,翻来覆去不消停,白天还常发小脾气,可能与肝风乱窜、筋脉纵驰拘急有关。

敏感的宝宝受到惊吓,或情志受损,引发抽动症,肝木失衡,眼眶、脸色也会青青黄黄,比较晦暗。

推荐调理法:

清肝,宁心,健脾

许尤佳教授 推荐

疏肝静心食疗方


疏春方

材料:谷芽10g,陈皮2g,木棉花8g,藿香5g,芒果核12g。

做法:材料下锅,取5碗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0分钟,煲取1碗水或小半碗水饮用。

用量:春季可每周给宝宝喝1次。如果宝宝轻微积食,可配合素食连续喝1~3天。

功效:消积祛湿、健脾养胃、疏风理气,还可预防伤风外感。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服用;如果加了瘦肉一起煲,3岁以下只喝汤不吃肉。蚕豆病可服。

注意:喝疏春方的时候,不用再喝三星汤或者四星汤助消化。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安心糖水

材料:银耳半朵,莲子5g,百合5g,枸杞5g,冰糖5g。

做法:银耳、莲子、百合下锅,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至银耳软烂,撒入枸杞,再煮10分钟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清肝,助阳,健脾。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辨证使用。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眼眶泛红:浅红亏脾阴,深红有内热

“红色”在儿科面诊中,大概总和热证有关。“兔子眼”宝宝眼眶发红,如果排除病菌感染的炎症,确实是“上火”的表现。

红眼眶还有深浅之分。

浅红

如果宝宝高烧了一场,眼袋处会浮出浅浅的红色。

高烧耗干了体内的津液,导致脾阴亏损,体内有股虚热。这时如果用大寒的药物清热降火,没什么效果。

图片由家长提供

风气二池浅红色,是津液亏损的表现

推荐调理法:

滋阴生津,健脾养胃

许尤佳教授 推荐

滋阴生津食疗方


鲜百合银耳汤

材料:百合10g,莲子10g,银耳半朵。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文火1小时至食材软烂,调味即可。每天服用2次。

功效:清火滋阴,安神健脾。

适用年龄:3岁以上辨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麦门冬粥

材料:麦门冬10g,粳米50g,红枣2颗,冰糖适量。

做法:麦门冬用温水浸泡片刻;材料一起入锅,加约3碗水,煮约30分钟,粥稠即可。每日2次,连服3~5日。

功效:滋阴生津,健脾养胃。

适用年龄:2岁以上辨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xyjyet)

▲ 了解更多 ▲

深红

如果宝宝眼眶的红色比较鲜明,多和积滞产生的实热有关。

图片由家长提供

风气二池颜色鲜红,多是积滞生热

这类宝宝不仅眼眶比较红,嘴唇、舌头也是红红的,还常常舌苔黄厚,手心发热,便便总是不顺畅,几天一次“羊咩”便。

还有家长反映,宝宝原本眼袋青青,最近突然变红了。

这就要考虑是否因长期脾胃虚弱导致了积滞,甚至产生了内热,调理时清热的力度要把控好,不能伤到原本就虚弱的脾胃。

推荐调理法:

消食化积,通腑泄热

推荐用药

保和口服液

1次半支,1日2~3次

眼眶紫色:积热重

风池出现紫色比较少见,往往是气池由红变紫。

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宝宝有积热的初期,家长没有注意调理。积淤在胃部、无法消化的垃圾越来越多,积热也越来越旺。

有的宝宝体温常偏高,但又没达到发烧的温度,平时还容易长口疮、麦粒肿,每次睡醒都有粘稠黄厚的眼屎,是不是热气上火?

图片由家长提供

风池乌青,气池紫红,是积热太重的表现

积热过久,也会损耗津液,所以宝宝还会常口渴,主动要水喝。

长期的积滞、水湿、痰饮,还会影响宝宝气血通畅。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消食导滞力度比较大的药物帮宝宝疏通积热拥堵。

推荐调理法:

清热利湿,消积泻火

推荐用药

素食+四磨汤口服液+保济口服液(儿童装)

2岁以下,1次各半支,一天3次;2岁以上,1次各1支,一天3次。一般连用2~3天。

眼眶晦暗发黑:急病重病,立即就医

真正意义上的“黑眼眶”很少见。

气血淤堵严重,血脉郁闭,已经形成血瘀的时候,风气二池才会晦暗发黑,还会影响到印堂的颜色。

迷信说“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其实,印堂、风气二池,甚至整体脸色、虎口三关发黑的时候,一般是气血衰败、急病重病的征兆。需要家长警惕,尽快救治。


一般来讲,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能分辨眼眶青或红,就能把握好宝宝调理的大方向。

从不同的眼眶颜色反映的身体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脾胃的问题。宝宝先天脾胃娇弱占一部分原因,家长后天喂养不正确也占一部分原因。

多学习儿童消化护理、保健的知识,不过度消积,也不过度进补,科学、合理地顾护脾胃消化,宝宝就能健康成长。

脾胃好了,宝宝的风气二池就该和健康肤色一样:“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届新高考】韩少功《归去来》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分析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备重点知识整理
2022届深圳高三二模作文“自尊与自谦”审题指导及下水范文
2022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 笔记 练习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