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豪最柔情的一首小调,最后两句太经典,把少女的美写得淋漓尽致

刘禹锡被誉为“诗豪”,诗风旷阔豪放。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积极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豁达洒脱。但是,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词却是俏丽活泼,让我们看到铮铮硬汉柔情似水的一面。www.tjwjob.com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看了文章的标题,您也许会说,这不就是一首七言诗吗?从格律形式看,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基本符合凹体七言绝句格式。怎么还说是词呢?是的,一些诗词选本中,确实把它归为七言绝句中。www.bjbgift.com

我们知道,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尤其在唐代,文人们按照已有的曲调填写歌词,这是一种基本的创作模式。而竹枝是唐代的教坊曲调名,根据《竹枝》曲调旋律要求填写出来的歌词,就是七言诗的形式。

在唐代,词还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刘禹锡、白居易都是较早填词、且取得很高成就的诗人。但他们填词选择的曲调,大多是和唐朝流行的七言绝句形式相似,如《杨柳枝》、《浪淘沙》、《竹枝词》等。

判断是诗还是词,一般根据两个标准。一是看是不是根据曲调来填写的;二是看标题。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标题,这个标题是唯一对应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的。而词却不同。同一词牌可以填写很多首内容完全不同的文字,文字内容可以和词牌名称没有任何关系。刘禹锡的《竹枝词》就符合这两点。

《竹枝词》本来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小调,又名《竹枝》。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发现,当地人经常在短笛和鼓的伴奏下,手拿竹枝,举起手臂,载歌载舞,充满激情。《竹枝》曲调婉转,幽怨中蕴含着绵绵无尽的情意。刘禹锡特别喜欢,就为《竹枝》填词,而且一填就是十一首,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

春天,杨柳青青,江水上涨。这是一年开始耕种的季节,也是青年人钟情怀春的季节。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听到江面上传来少年动听的歌声,那是她最熟悉、最想听的声音啊!歌声越来越近,她好像都能看到少年那俊朗的身姿了。少女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她不由得叹道:“你对我到底是有情呢?还是没有情呢”?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形容南方善变的天气真是妙不可言,这正如少女的心思:你对我到底有没有情呀?真让人难以琢磨呀!以晴朗的“晴”谐音爱情的“情”,既清新含蓄,又通俗易懂,将南方春天的自然景象和风土人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自然景色起兴少女对爱情的迷惑、渴望和羞涩之情,是那么自然、贴切,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们所传颂。

刘禹锡的《竹枝词》一经推出,很快就成了举国流行的通俗曲目,而且不断地流传下去。

北宋词人黄庭坚到夔州时,还听到当地人仍在唱刘禹锡填词的《竹枝词》,一直到南宋,这首词还很流行。宋高宗年间,文学家胡仔苕溪舟行,听到吴人在唱《竹枝词》,而且他真真切切听到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两句,刘禹锡的《竹枝词》早已从巴渝流传到江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丨一日一诗
刘禹锡的一首诗,朗朗上口,堪称一绝
刘禹锡的一个千古名句,原本是爱情诗,却流传成为气候谚语
刘禹锡,铮铮铁骨,写《竹枝词》让人惊叹
道是无晴却有晴(图)
刘禹锡经典《竹枝词》,到底是“唱歌声”还是“踏歌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