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中医启蒙:立夏节气到,中医“四少”养心法不可少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

您好。

我中医,贵养生,治未病,重日用。

欢迎您来到七彩云家庭中医养生文化微课堂,也期待您加入亲子中医育儿365课程,与更多健康家庭,一起健康向未来。

今天给您分享的主题是:立夏节气到,中医“四少”养生法不可少。

今年的立夏节气,将于后天(5月5日)到来,这是24节气之一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养生学家高濂 在《遵生八笺》在讲:“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孟夏即初夏,对应于立夏、小满节气,天气转热,暑邪夹杂湿邪,心神容易扰动不宁,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对应五脏中的心,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那么,立夏如何养心呢?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

简简单单的16个字,方便易行,可谓道出了养生的真谛,即使在1300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实践、传承。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16个字的养生方法。

第一“少”,口中言少。

为什么说话要少呢?

一方面,“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生”,长时间夸夸其谈,消耗心神,还容易招惹是非,“祸从口出”。

另一方面,“日出千言,不病自伤”,不仅仅消耗心神,还消耗气血,长久耗散,元气自虚,外邪就会乘虚而入,诱发这样那样的疾病。

少说话,慎言语,尤其在吃饭、如厕、走路、运动时候,都不宜说话。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语速,缓缓道来,让身体也做到“节能环保”。

第二“少”,心中事少。

为什么心中不要盛太多事儿呢?

一方面,“多思则神殆”,“多思则神散”,思虑过多,精神疲累,心神难以恬淡娴静,诱发不良情绪。

另一方面,“思则气结”,“过思伤脾”,心事太多,容易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引发疾病。

其实,很多时候,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遇到一些小事儿,不妨顺其自然,切记不可钻牛角尖儿,不可自拔。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清心寡欲,难得糊涂,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要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

第三“少”,腹中食少。

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太饱呢?

《内经》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饱,伤及脾胃啊。

医学家袁开昌讲:“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吃饭留有余地,才能方便肠胃正常消化吸收。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万全在《育婴家秘》中,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可以看出,老祖宗在健康饮食方面,有着一以贯之的强调啊。

饮食有节制,每顿饭吃七八分饱,才能保住体内真气,减少内疾发生。

要做到“腹中食少”,吃饭不要快,要细嚼慢咽,似饱非饱就好。

第四“少”,自然睡少。

为什么强调自然睡眠时间不要多呢?

这是因为,如果放任了睡眠时间,人就容易睡懒觉、多睡觉,贪图安逸,缺乏活动,时间长了,神思昏沉,精神涣散。

另外,“久卧伤气”,一旦睡觉太多,就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筋弱骨脆,人体脏腑功能减退。

相反,规律睡眠,不断提高睡眠质量,不赖床,不睡懒觉,人体阴阳平衡,精气神都会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所谓“神足不思眠”。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

可以说,养心就是养全身,养心就是养整个生命。

暑气通于心,心气长于夏。

立夏节气作为养心的一个重要时期,七彩云希望您能够顺时养心,希望这个“四少”养生法能够真正给您以帮助。

最后,七彩云真诚祝福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真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健康家庭365亲子中医育儿项目,国医养国娃,中医中国人。


原创作者:七彩云,果雪儿健康家庭365亲子中医育儿项目团队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育儿群:惊蛰节气,教您5招中医养生保健的推拿按摩方法
中医谈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如何养生?夏至时节:6个小秘诀,让你健康一整夏
夏季中医养生,盘点《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之第三部分
中医:立夏节气重在养心
中医养生,跟着二十四节气生活,内条外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