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论语》学做人(7):“学而篇”第二章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今日共学(觉):

“仁”以“孝弟”为根,然后开枝散叶到人群、社会。如此坚持不懈,就是为人之道,就是天道体现。所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汉代儒学复兴,举荐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举孝廉”,各地官府与经师把“孝弟”之人、清廉之人推荐给朝庭授以官职。

“举孝廉”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对汉朝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汉之后的历朝历代,就偏离了儒学大义,塞进维护君权治权的私货,把儒学当成“儒术”,变成了皇权工具以奴化百姓。

比如,拼命地把“愚孝弟”灌输给老百姓,让人们对父母兄长的一切行为都加以维护与尊崇。

“孝”的推伸就是“忠”,由“愚孝”而生“愚忠”,把一切干犯上位威严、挑战皇权利益的人和事都叫做“犯上作乱”。把这样的《论语》意旨定为官方解释,明清时更以官方定义为科举必考题。

有子在说孝弟时,强调了孝弟之人的外部表现:孝弟之人不好“犯上”,更不好“作乱”。

有子所说的“犯上”,是指冒犯德位高于自己的人,而对于位高而德不配位的上司,包括君王,儒家是肯定“革命”的,比如商汤代夏桀。

有子所说的“作乱”,是违背天理而惹麻烦、出祸端,而对于顺天应人而作出的改变,则不属作乱,比如周武代商纣。

一句话,这里的“犯上作乱”指的是违天悖理逆人心的事。而“孝弟”之人是见道行道之人,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无论千古万世,此道此理不可移易!

大哉,至哉,美哉!《论语》之为人生明灯无可而与伦比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读懂论语:(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亲子共读论语|学问从人生经验上来,在做人做事中去体会
国学经典论语名句详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第一篇》第二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