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中的茶文化

说起中国的“饮”文化,一是茶,二是酒,这两种饮品衍生出了两种文化,茶像是文人,坐而论道,温文尔雅;酒如同武侠,行侠仗义,豪气冲天。一种是静的品味,一种是燥的象征。一杯清茶,一碗浊酒,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不论茶还是酒,都与中医有着深厚的渊源。茶与酒都是中医的圣人用来治病的良药。茶的发现与中医治病救人密不可分。传说上古时期,中华的老祖先神农氏为了解救生病的大众,于是遍采诸草,鉴别诸草的毒性,以及各种药物的作用。神农氏牛首人身,肚腹透明,每吃一种药物,就可以看到身体的反应。有一天神农尝到一味药物,发现它可以清理掉体内的浊气,加速肠道的运动,像是在搜寻体内的污浊,因此将这种草命名为“查”,后来衍化成了茶。

在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的“七十二毒”,并不是现在所认为的“毒物”,而是现在草药的意思,因为草药得天地之灵气,具有阴阳偏性,因此可以纠正人体阴阳的失衡,因此药物达到作用以后,便需停止服用,多服则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有“毒”一称。

茶叶有发酵与未发酵的分别,有黑茶、红茶、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类似于中医的炮制。炮制的作用有改变药物性味的作用,如生地黄性凉,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多用于温热邪气侵袭体内,人体血被邪热冲激,导致的出血,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而九蒸九晒称为熟地黄,药物的性味和作用就发生了变化,熟地黄性温,能滋阴补虚,多用来治疗阴虚精亏,如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等。

茶圣陆羽在《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虽然神农尝百草可能是一个传说,但是茶首先作为一种中药认知是毋庸置疑的。茶与中医的渊源也是众所周知,被广泛认可的。《本草便读》记载茶叶的功能:“清心而入胃,涤垢除烦,可消食以行痰,解酲止渴,芳香清肃,甘苦阴寒。”其他的本草书籍记录茶叶的功效大致如此。

茶入中医的方剂最有名的就是川芎茶调散、菊花茶调散两方,都是因为被《方剂学》所收载,因此流传极为广泛。川芎茶调散治疗风寒外邪引起的偏正头痛,《汤头歌诀》中称之为“正偏头痛悉平康”。其中羌活入太阳经,而治太阳头痛;白芷入手足阳明经,治阳明头痛;川芎既可以疏风解表,又能活血化瘀,是治疗头痛的重要药物,有“头痛不离川芎之称谓”,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中之“润剂”最善于驱散风邪;薄荷、荆芥可以散风邪而清头目;加茶调以清降。

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茶叶的作用,“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瘥”。苦味有涌吐的作用,《伤寒论》中有瓜蒂散一方,其中瓜蒂为甜瓜之蒂,味道极苦,胸中有痰浊,发汗不能祛邪,攻下不能驱邪,唯独因势利导,用催吐的方式将痰浊之气排出体外。

茶叶的作用主要是清理人体内的痰浊之气,发酵轻的清热作用强,力量雄厚,清理的作用强,同时也容易损耗人体的正气,伤害人的脾胃。《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长期失眠的人不适合长期饮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说茶
读《红楼》,品清茶——兼说茶的药用价值(下)
让胖妹狂瘦的中药减肥秘诀
药茶的特点
茶为万病之药
中医中的“茶性”与茶叶界中的“茶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