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论语》说“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道家为何不这么说?

老子讲的“道”,是天地万物的变化的路径,他说的“有无相生”,是指一切可视可听可搏之物(有),最终会变化成不可视不可听不可博之物(无)。反之个亦然。

经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有无相生]。等等。

但,万物一旦从”无”到”有”之后,”有”必然经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又从大,从强,到弱,到亡(无)的历程。

经文:[合抱之木,起于微末,千层之台,起于壘土………]。[物状則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亡)]。

这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必然路径,老子称之为”恒道”。(不变的循环之道,不是不变的”常道”。见《帛书老子》”道可道非恒道”)。

万物作为“有”存在时间,有一个最大限度,人力不可以更改,故老子提倡”无为”,提倡顺其自然。

孔子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老子讲的”道”中,”有”这个范围内其中的一小部份,这一小部份就是人类社会中某一阶段。例如,孔子所处的西周,西周之前的唐尧虞舜时代。他認为国家要得以长存,必须要“和”,要“和”就得容许与自己不同的存在(”和而不同”)。要”和”就得减少矛盾和争斗,要减少矛盾和斗争,就得”已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就得当國君要像国君,当臣子的像臣子,当父親得像父親,当儿子得像儿子。有国者则要”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要讲”仁,义,礼,智,信。要讲”慎独”,讲人人做君子,不做小人,等等。

孔子的这套学说,当然服从于老子的大道,不可能阻碍一切”有”总会变化为”无”(亡)。因此,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虽然以孔学为主,但是並没有阻挡其朝代的更迭。这好比养生之道人人在讲,天天在做,但从来没有长生不死之人一样。既如此,在某一个冋题上,比较老子的”道”和孔子的”道”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有多牛?精髓皆在这两句话上,若是能参悟,不能成仙也能成圣
孔圣人年过半百,仍未获大道,再次求教于老子,才得知天命
孔子、老子圣人10句金言,精髓中的精髓!
(一)老子、《老子》和《道德经》。
《忍经》中的13句精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推十书 | 刘咸炘:《反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