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袍加身赵匡胤,为何在烛光斧影当晚暴毙,死后为何是兄终弟及?

这是两个问题:为什么会突然暴毙?死后为什么是兄终弟及。

要搞清这两点,同样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烛影斧声是真的吗?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吗?

烛影斧声是真的吗?

此事不见于任何正史记载,而是在野史中多有提及,其中以北宋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最有代表性,几乎后世的“烛影斧声”版本都是从这脱胎而来的。白山科技

《湘山野录》中的记载虽然十分的生动,可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语焉不详”,我们读书讲究个详细,这里的记载,一:为什么赵匡胤要深夜诏赵光义入宫;二:赵光义在接受遗诏后是如何做的;三:赵匡胤喝了酒,当天晚上还没事,还“鼾声如雷”,结果早上就死了。

这些都是关于烛影斧声的谜题,本来或许是一道很正常的传位手续,就因为这些“语焉不详”的细节,而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场弑兄夺位的闹剧。何况这书的名字就决定了此书的真实性,或许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又或者作者也是道听途说,反正赵匡胤为什么在五十岁暴毙身亡,已经成一桩历史迷案了。

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吗?

事实上,在古代父死子继的传统观念下,兄终弟及的事不是说没有,可是极少,像殷商时期曾流行过一阵,后面也就越来越少了,虽没有明文废除,但也几乎没有人去执行。

所谓的“兄终弟及”,更多程度上是因为无可奈何,像晋惠帝司马衷和弟弟怀帝司马炽,唐中宗李显和弟弟唐睿宗李旦,一个是因为战乱,一个是因为母后专权,都不是心甘情愿让出帝位的。历史上唯一例外的,是北齐高孝昭帝高演和他弟弟武成帝高湛,高演为了保护年仅五岁的儿子高百年,而把帝位让给了弟弟高湛。但这一例却是极少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既然兄终弟及没什么好处,也没有过多的先例来证明其可行性,为什么杜太后临死时还要建立“金匮之盟”,让赵家的帝位按照赵光义、赵光美(赵匡胤、赵光义的弟弟)、赵德昭(赵匡胤长子)这样的顺序传下去呢?而且此事连赵光义都不知道(宋史记载),只有杜太后、赵匡胤、丞相赵普三人知道,而到赵普把这盟约拿出来时,杜太后、赵匡胤都已经死了,此事是真是假只有赵普一人知道。

赵普在赵匡胤朝被罢相,按理说已经不可能掌握好这一极重要盟约,而他在赵光义时期就像坐直升机一样:太子太傅、司徒兼侍中、梁国公、宰相做了个遍。赵普口中的金匮之盟,难保不是他用来再次跻身朝廷的敲门砖,其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暴毙之谜
宋史笔谈99:北伐失败后的赵光义为稳定帝位,威逼政敌赵普出山
宋太宗赵光义的烦恼,皇位该怎么传下去?赵普说了一句话帮他搞定
宋朝第一谜案:宋太祖为何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宋太宗继位不合理?斧声烛影真相竟然是这样!
赵匡胤五十而亡,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