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地征收中的舟山路

  凡是曾经到被称之为“上海方舟”的犹太人集聚地走读的朋友都知道舟山路,前几年随着唐山路周边区域的土地征收,舟山路从北侧开始向南到霍山路都列入了征收范围(岳州路到周家嘴路这段早就改造了,也就没有了原来的形态),于是一下子这个地方变得异常冷清,除了少量还在关心犹太人在上海这段历史的朋友来参观“犹太人纪念馆”会在周边转转,其他人宁可到“北外滩来福士”楼下那个仿制的街区拍照,也不会走到一步之遥的舟山路看看。

  2023年5月16日带金桥社区的居民到舟山路走读,照片由朋友@摩西 拍摄。

 但凡喜欢上海城市历史和喜欢上海老建筑的朋友就不同了,他们还一直牵挂着这片有着特殊建筑风格的街区,实际上这里是上海市明确列为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它是这样介绍的: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由保定路、长阳路、临潼路、杨树浦路、海门路、昆明路、唐山路、舟山路、昆明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45 公顷。

 风貌区内的犹太教堂、住宅、店铺、学校等建筑物及犹太人生活过的历史环境在虹口区甚至整个上海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风貌区北侧的提篮桥监狱建筑本身有一定特色,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曾关押过许多革命烈士和名人,被列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本风貌区的城市格局目前保存完好,区内道路、街巷、建筑基本保持原有空间格局,沿街小商业功能也保持较好。

  2003年确立了上海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市区12个)后,2015年市委又明确提出“重点在以往单体、一般性风貌保护转向成片、成街坊的历史风貌保护”、“以政府规章或法律形式明确一些道路和区域,只能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不能有新增建筑,成片保护风貌的旗帜和导向要亮出来。”的总体要求。2020年《保护条例》的修正更是标志着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工作逐步进入了聚焦“整体保护、积极保护”的新阶段。

 可见这一段路上大部分建筑将会保留,但是很怀疑“本风貌区的城市格局目前保存完好,区内道路、街巷、建筑基本保持原有空间格局,沿街小商业功能也保持较好。”这一条今后怎么来达到原有的状态?首先大部分的居民搬离,给这个区域造成了真空,今后就是区域化改造成为博物馆区域或者是高档楼盘,居住的人群不同了,还有可能有“保持原有空间格局,沿街小商业功能”吗?不能“有新建建筑”吗?那怎么来弥补旧改和土地征收时的巨大资金缺口?

 我们先来看看这片区域原有的状态,也算是留一份档案,等该区域全部完成改造后来做一个对比,看看风貌保护区是否名存实亡。

 我们还是从舟山路的最南端,霍山路开始,先看看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这就可以看到这个路段上原有建筑内的功能,红线标出来的都是重点。

 这是现在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介绍了霍山路和舟山路这个交汇处的两排建筑特性。

 从这张俯拍图上可以看到后面紧邻的就是犹太人纪念馆,那么这一个区域今后全部纳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可能性很大,但是随着老一代的犹太人离去,原有作为难民居住过的一代人都不在了,那么下一代还会前来怀旧和凭吊的兴趣吗?更何况有些事是随着两国关系来维系的,那么纪念馆再次扩充后游客量怎么来保证?当游客量不足时,场馆的维护费用就难以弥补。

 显然改造的难度极大,而改变了原有的居住功能后,犹太人聚集区原有的氛围就消失了。

  舟山路59号,美国前财长布鲁门萨尔儿时的居住地。

 而且这两排建筑中有“世界反战会议旧址”和曾经的美国财政部长布鲁门萨尔儿时居住的寓所。

  霍山路121号,美犹联合分配会。

 那么舟山路的东侧,霍山路121号也是犹太难民史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机构“美犹联合分配会”,这是犹太难民居住时期接受外部援助和内部物资分配调节的重要机构,是困难时期难民生存依赖的重要途径。

  霍山公园里面这块碑是犹太人聚集区范围的介绍,由中文、英文、希伯来语组成。

  红框和箭头指向长阳路138弄,“犹太难民第一收容所”。

 来到长阳路口,人们牵挂的就是曾经作为犹太难民第一收容所的长阳路138弄,这条弄堂内虽然在历史各个不同时期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最里面的建筑状态还很完好,目前这里面已经开始封闭施工,等完成后我们看看还能剩下什么?

  犹太人纪念馆内关于白马咖啡馆的解说中未经我的许可,使用了我在2004年12月份长阳路拓宽前拍摄的照片,交涉后让我提供原始图片,我一口气提供了相邻拍摄的六张照片证明是我同时段拍摄的,直至今日还没有结论。

 接着走过长阳路,那个异地再建的白马咖啡馆换了好几轮经营者,好像都不太顺利,如今又在整修,由于周边的居民搬空,连到这里来徒步的团体都寥寥无几,谁会到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咖啡馆来闲坐?不知道还会有新的业主来接盘吗?

 舟山路东侧的外国牢监是不会动,但是西侧那个曾经的室内菜场会消失吗?上次走读时有参与的朋友说想不到民国时期还有室内菜场,确实我们环顾这座城市,那些在老居民口中曾经闻名遐迩的室内菜场,如西摩路菜场、三角地菜场、八仙桥菜场、浙江中路菜场、大自鸣钟菜场等等,不是被拆除就是改造的认不出来了。有趣的是从老地图上这个菜场边上还能辨认出W·C,这个动迁前还在使用的公厕原来还是这个菜场的配套设施。

  舟山路昆明路四个街角。

 一座城市的变迁过程是需要记载的,因为它不是凭空出现的。

 然后我们过了昆明路,在这张老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下海庙在1947年时是“河海廟”,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原先的规模。而在舟山路的东侧我们可以发现居然有“印度教堂”标注的字样,我从航拍图上仔细辨认,应该就在现在的新工房后面有一个学校,建筑应该还在,只不过改变了用途,如果确实如此,那就是上海又多了一个曾经的印度教堂。(我曾经写过上海的印度教堂:#老寿读图#第200集上海的锡克教堂

 大家还记得舟山路350弄里面这个漂亮的石库门门头吗?从老地图上可以看到这居然原来是一家铁工厂。

  注意红框和箭头所指的位置,应该就是老地图所标识为印度教堂的地方,由于外国牢监有印度裔守卫,显然是为了就近满足他们的宗教习惯。

  左侧箭头所指三益邨,右侧箭头所指业广里42号夏衍旧居。上面箭头是舟山路350弄里最漂亮的石库门建筑。

  已经封存的三益邨

 舟山路唐山路四个街角。

 过了唐山路就可以看到大片的居民区,路西有在各类媒体中报道宣传过的犹太人聚集区之一“三益邨”,路东则同样由英国业广地产投资兴建的“业广里”,而夏衍曾经在弄内42号居住了较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地块在保护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难点。

 过了东余杭路后有一点意外的是老地图上舟山路394号这地方不但没有标注,居然还没有建筑物的标识,而我们从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上可以看到此建筑是1924年就已经建成,扫二维码后的信息也极为简单。

  舟山路单号一侧的弄堂外景。

 舟山路455号的建筑虽然在老地图上没有标注,但是在二维码上有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当然大家还关注着舟山路周家嘴路西侧,周家嘴路786弄三多里,这批石库门建筑的精美程度不亚于张园,居民已在几年前搬离。

 还有东余杭路上成片的红屋顶估计难保,今后这样壮观的景象很难呈现。

 最后还是发一段视频,从周家嘴路开始往南飞,舟山路的全景都在里面了,若干年后我们再来做一个对比,看看还能留存多少:

 关于这个周边我还写过:突变中的唐山路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5.3km徒步路线
提篮桥印象(作者:杨锡高)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
提篮桥:犹太人的温暖记忆
档案 ▎上海记忆:犹太人的“上海方舟”
舟山路,上海风貌保护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