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寿带侬兜马路#康定东路

   随着公众号新增加的朋友和前来购书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希望了解上海还有哪些马路值得兜兜的问题也开始多了,当然在《带侬兜马路》这本书当中肯定没法涵盖上海所有的马路,特别是那些小马路,于是这两天开始整理出一部分让大家可以值得兜兜的马路。

  最近拍摄的康定东路泰兴路口,因为周边居民搬离,这地方显得十分冷清。

 2013年拍摄的康定东路泰兴路口,车水马龙。

  康定东路应该是很多上海人也未必会了解的小马路,其实我们从老地图上可以看到这条马路原来不叫康定东路,它原来叫麦根路后来又叫过淮安路,它的演变过程有点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张渊源写的《麦根路:从蝴蝶湾回望叉袋角》,其中弯弯绕的故事属于考证型内容,也蛮有趣。

  他的文中有几张相当早的老地图,也可以为大家做参考,红线就是麦根路。

  可以顺着箭头看看麦根路的走向,它基本上和后来的淮安路走向一致。

  我这里仅有1939年后的老地图,麦根路的走向依然存在,最西端汇入海防路后就不见了,据原来的说法它一直可以通到万航渡路,是英国人要抗击太平军沿吴淞江(现在的苏州河)越界筑路后形成的一条土路,由于可以调动军队沿吴淞江调防,在当时属于相当重要的一条马路。而麦根路的英文名称是“Markham Road”,是以一位英国外交官麦根(John Markham,又译作马安)的名字得名的。后来随着公共租界的扩展,成为公共租界内的一条马路。

  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

   新建的党群服务站

  上世纪四十年代它被改为淮安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又改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康定东路。如果我们现在再走到这条马路上就可以看到有一个相当浪漫的地标命名,这就是“蝴蝶湾”,“蝴蝶湾”绿地实际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功能,它的地下为市政排水泵站和雨水调蓄池,现在地表有丰富的植物、景墙、廊架、叠瀑、亲水平台,还有篮球场,已经成为苏州河畔一个标志性景点,是沿苏州河徒步一个值得停留的驿站。

  这张图显然用错了,是将嘉兴路的雷士德捐赠的人力车互助会旧址当作此地了,嘉兴路的旧址实际上一直在使用,直到强生出租汽车公司成立,这里还作为四分公司的医疗体检中心使用。这是因为人力车改为三轮车,再改为机动三轮车管理处,直到机动三轮车淘汰后与上海市第一出租汽车公司合并,成为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第二分公司(俗称市出租),改革开放后转制为上市公司。

  比较有意思的是该区域最重要的卖点是张爱玲,在马路一侧的展板上介绍的就是张爱玲出生地的内容,也许这更加容易吸引年轻人和文学青年。

  现在是石门二路社区中心这栋红砖外露;安妮女王风格的老建筑原来是麦根路313号别墅(现康定东路85号)这就是张爱玲的出生地。由爱尔德洋行设计,原来是李鸿章在上海的产业,后来给女儿李菊藕作为陪嫁。

  1920年,李鸿章曾外孙女张爱玲(1920-1995)在此出生。1938年,张爱玲一家离开后,曾作为药厂、医药职工大楼、石门二路社区活动中心。2015年,列为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前建筑外墙并未看到历史优秀建筑的铭牌,也没有二维码可以扫一下,具体的介绍还是在马路对面围墙上。

  当然有趣的绝不仅仅是张爱玲这点事,我觉得值得看看的是沿途的几条老弄堂,这几条弄堂分别是:归仁里,泰来里,世德里和三余里。

  我一直比较推崇上海老弄堂过街楼上的弄堂名,有些弄堂名是代表了开发商的来头,有些是带有一点文化含义,让弄堂带有一点文化气息,在这里同样如此。

  归仁里就是其中的一条,康定东路3弄(原麦根路195 弄),整条弄堂共有二层砖木结构的住房十四幢。弄名中的归仁二字取自儒学经典《论语 · 颜渊》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很多文章并未提及弄堂口这家曾经做过CC社的办公机构,如果你有点探索精神,则可以脑补一下当时这种秘密机构为啥要选择一个可以看得到马路上动静的位置?

  注意箭头所指方向

  弄堂底还有二进石库门建筑,没有搭建,相当漂亮的房子。

  在康定东路上,我最喜欢的就是康定东路15弄泰来里,据称得名于曾租住此地的广东人周泰来。我在这条弄堂反复观察后知道深秋季节是最佳的拍摄时节,于是快到这个季节时反复的踩点观察,等到弄堂里的银杏树一片金黄时才里外扫了一遍,当然也没有忘记航拍了它的倩影。

  隔壁弄堂世德里,康定东路33弄,这条弄堂共有二层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房屋42幢,看上去比较普通。据称世德里由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知名民营出版发行企业——世界书局投资兴建于1928年。弄名中的世德二字寓意世界书局积德

  目前这几条弄堂都是相通的,并且该弄底可与邻近的武定路80弄太和坊相通,穿进穿出还是可以找得到一些亮点。

  这个“蝴蝶湾”的里面还有一栋建筑也是蛮有意思,康定东路20号一个有历史优秀建筑的铭牌的老建筑,牌子钉在里面,门口保安凶神恶煞,回来一搜索是一家“静安区属国企静安投资公司的专署”,这应该不是保密单位,优秀建筑是属于全体民众所有,并不是谁的私有财产,起码要让人了解这栋建筑的来历,为啥定为历史优秀建筑。

  我翻阅了1939年和1947年的老地图,还是用航拍图来套在上面做一个合理的解释,1939年的地图形状不太准确,但是大体建筑位置还是能够确认。

  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准确性相当高,所以套上去后弯道的形状基本吻合,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老地图上的标识来了解到它的前世今生。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十年代时它是两家煤栈,到了四十年代因为地图上标识的门牌号有点乱,但是可以看到不再是煤栈,而是一家玻璃厂或药厂。

  它的边上就是静安区少儿图书馆,文史专家薛理勇对此有过相当专业的考证:他指出康定东路的静安区儿童图书馆就是以前划船总会的建筑。

  早年的划船总会在“舢板厂桥”(现在的恒丰路桥)有一座船屋,

  1906年,工部局与划船总会协商,同意划出外白渡桥与乍浦路桥转角的一块“备用地”,提供给划船总会建设“船屋”,也就是所谓的“下船屋”,划船总会则让出麦根路的“上船屋”,作为工部局的建筑材料码头和堆栈。1906年,工部局支付了最后一笔2000两的补偿款,划船总会就全部迁出麦根路上船屋,这里就成了工部局工务处麦根路堆栈。

  到了1924年初,常熟人冯镇欧在新闸路创办大中华影片公司,主要人员有陆洁、顾肯夫、陈寿荫、卜万苍等,该公司只出品过《人心》和《战功》两部影片,卖座率不佳,1925年与百合影片公司合并,改组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就租用了麦根路工部局工务处的老洋房,并在这里开业。大中华北合影片公司依然惨淡经营,1929年停业整顿,1930年并入联华影业公司。这里又成了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的会所。

  当时刘鸿生“义泰兴煤栈”开设在“互助会”老洋房的西侧,建国后,义泰兴煤栈改为“上海第二煤球厂”。煤栈或煤球厂扬尘很大,而且每天有大量的装运煤炭、煤球的车辆进进出出,环境变得恶劣,老洋房也被弄得“灰头土脸”,破败不堪。改革开放后,煤球厂变更为义泰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洋房通过土地置换归静安区政府。

  区政府通过改造,将其改造为静安区少儿图书馆。

  关于网传张爱玲出生地是李鸿章将其作为女儿李经璹(菊耦)陪嫁一说,薛理勇也有不同见解: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关于麦根路住宅的记录当然,这幢房子(建成于1901年)是李鸿章作为女人陪嫁而建造的是不可信的;“子之于归,宜其家室,中国传统婚俗,男人娶老婆就是把别人家的女孩过来,女孩出嫁就是以丈夫的家为家,似乎没见过女方以房子作为女儿出嫁的嫁妆的,官宦人家尤其如此,实在是难以置信,实际上后人的回忆录不必是信史,不见得千真万确,引用时要动动脑经

  在我写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富商女儿出嫁将土地作为陪嫁的不在少数,如吴同文的绿房子的土地就是贝家作为陪嫁的。还有就是绍兴路,我在金谷邨这篇文章中曾经写道:金谷邨这个位置原是清末上海巨富宋书荪在1897年其五女宋玉出嫁时作为嫁妆释分与她,即以今瑞金医院以西,南起建国中路、北至金谷村东弄口,包括瑞金二路道路、绍兴路东段金谷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办公楼及楼东沿瑞金二路的8 幢花园住宅楼在内的偌大地块。

  确实至今未见将已经建成的房屋直接作为陪嫁,如果是这样估计男家一辈子都抬不起头。那么张子静的这段口述以及这栋房子的变迁过程看来还要各位高手一起努力挖掘了。

  康定东路虽短,但是每条弄堂都进去转一圈,细细品味一番还是蛮有意思。

  接下来看段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迁了的麦根里(作者:顾鸿年)
康定东路28号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老洋房的故事(下)
趤趤马路 ‖ 200米康定东路,苏州河畔最浓上海风情
【图说上海地名】叉袋角与麦根路
【记忆】苏州河南岸的这四条弄堂,你了解吗?
【记忆】蝴蝶湾绿地:上海人当年熟悉的煤球曾诞生于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