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5种味道对身体有不同作用,生活中千万不要忽略了

01

五味入五脏

《黄帝内经·素问》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与五脏有着特定的“亲和性”,口味的偏好并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直接影响着我们五脏六腑的健康。

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对饮食五味的调节,如果药食五味过偏,就会变成致病因素。《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饮食五味对人体的作用提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意思是说药食五味酸、苦、甘、辛、咸在人体各有偏入之脏。中药治疗就是利用五味之偏,以纠正偏性的脏气,从而起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饮食五味又是脏腑营养的来源。

当我们利用五味治五脏的理论治病的时候,必须将一点谨记在心:凡事都有度,过用或者误用都会有弊端,所以要正确理解、合理运用。

02

酸入肝,收敛补肝

“酸入肝”,可以理解为某些酸味的食物或中药有补肝的作用,且主要是补益肝之阴血。

酸味药擅长收敛。不小心吃到酸的橘子或柚子,我们通常是深深的吸一口气。实际上这就是酸味令气机收敛的一种表现。中医学讲到酸,都会连带提到“涩”,酸、涩两个合在一起,涩有收敛的意思。收敛包括伤口的收口愈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样。

除此之外,中药中的酸枣仁可补肝血,白芍可养肝血敛肝阴,山萸肉可补肝肾之阴等;水果中,酸性的类似梅子、柠檬、菠萝、桑葚等都可以养肝。

需要注意的是,酸味可以收敛,但外感病邪气侵犯人体时,如果吃酸性食物,就会把邪气留在体内,不利于疾病的痊愈,中医谓之“敛邪”。

03

辛入肺,行气发散

辛“能散”,“辛入肺”指辛味的药物、食物善入肺以宣发肺气。

辛”即为辛辣,“辛”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中医认为,辛入肺,可以增强肺气、祛风散寒、通顺血脉、舒筋活血。

辛味能发散行走,但发散行走的同时就很容易带来对气血的损耗。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如果需要用辛味药来发散,就需要酌情减量,以免对气血损耗太过而伤正气。  

04

苦入心,清泄火热

“苦入心”,指苦味的药物、食物善入心以清泻火热。

如中药中的黄连、丹参、莲子心、栀子等,味苦善清心火,苦瓜、苦菜、苦笋等食物也都味苦有助于降心火。

苦味还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夏天可以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中医讲,苦味入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所以心火旺或小肠经旺(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拉肚子、溃疡、糜烂,或熬夜后舌头肿胀刺痛)时,可通过吃一些苦味食物来缓解。

苦味药能清热,但是清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胃气、阳气的损伤。所以平素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如果必须清热,就需要慎用苦寒,可以部分的用甘寒药来代替。  

05

咸入肾,补益肾脏

“咸入肾”是指某些咸味的药物或食物有补益肾脏的作用。

如中药中的鹿茸、紫河车、肉苁蓉、蛤蚧、海马等都味咸性温能补肾阳,而咸寒之龟甲、鳖甲可补肾阴;食物中的海带、紫菜、海参、牡蛎等也都有养肾之功。

中医讲的“咸”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矿物质”,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纠正因此而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咸味药可以软坚散结,对于肿块、结节的疾病,可以起到消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咸入肾”,并不是说多吃盐就能补肾,其实过量食盐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等病变,因此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人群要少吃盐。

06

甘入脾,补益脾胃

“甘入脾”,就是说脾主甘味,脾胃虚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和中药,可以起到补益脾胃的作用。

如中药里的人参、党参、白术、黄芪、甘草之类皆味甘可健脾补气;砂仁、肉桂等可温脾补阳;药食同源的山药、大枣、蜂蜜、扁豆、龙眼、薏米等都有健脾功效。

适量地吃点甘味食物可以补益脾胃,但是如果过量就很容易造成壅滞。痰湿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就不能过食肥甘厚腻之物。  

最后提醒大家,五味补五脏,是古代朴素的中药药性理论,临床上要病证结合,合理运用。

活学活用

下列哪个是脾胃虚寒可以食用的水果?

A.山竹

B.桃子

C.火龙果

D.西瓜

我们将在下期公布答案,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B(注:正常的肠鸣音一分钟是4-5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五行与中医五味
中医五味养脏方法
用食物的5种味道,助你调理身体、滋养五脏!
饮食有五味,五味养五脏,不可偏嗜
五脏有虚损,可用五味补
五味是如何调神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