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修要诀
1. 禅修并不只是坐在坐垫上。不管你是处于何种姿势中,只要你的心是在觉知中带有理解,你就是在修禅。
2. 如果你还不能观察,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先学习如何放松自己,如何让自己感到舒适。
3.偶尔你也可以学习躺下来修禅。在任何的姿势中,学习保持这觉知的心。你需要不时的觉知自己的经验,并且知道在不同的姿势中,心所需要付出的不同力量来保持觉知。
4. 正精进的意思是不停的努力。它并不是要求你去专注不移、去限制这颗心、去强迫自己或者阻止自己。这专注不移之心的生起是因为我们对修行起了贪心、嗔心或无知。
5. 你可以觉知身体的触觉,心中的感受,以及心理活动。但是不要把它们当着是「我的」。他们本来就是如此。触觉就只是触觉,感受也只是感受,心理活动就是心理活动──这也是他们的本性。你应该记住试着用这一种态度去观察它们。不然的话,那就是说,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那么执着与障碍就会随之而生起。
6. 学习去观察,探讨以及理解「目标」的本然性是比希望它消失,或者致使它消失更重要。希望「目标」消失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7. 当你那观察的心中没有烦恼时,你是在正念中。
8. 这能知道的心(五蕴里的「识蕴」),只能认知在六尘触六根所生起的境。。它是时时的存在着,但是它不能认识或者给于诠译。它没有智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能知道的心只是去感觉目标的事物。     
9. 这能观察的,或者看着的心能观察你的感受。当你觉知你正在观察时,你是在觉知这观察的心。
10. 你必须通过当下的心识活动,感受或者内容来觉知到这颗心。每当你觉知到这想心或者嗔心、失意,欲望等等时,你是在觉知这颗心。你必须认知到这是你的心在做这些事,或者在感受这些事。
11. 当你介入这观察的心时,洞悉就不能生起。你必须学习客观的观察,只是给与注意,没带其它的念头。
12. 当你观察你的心时,你会发现一些令人感到惊奇的,惊喜的,或者惊怖的固执的思想,欲求,恐怖,希望或者期望。这些想法或者连自己也从没有察觉到。
13. 世俗的活动(比如阅读,听音乐,运动,游戏)是有赖于心的思惟以及概念的产生。如果不如此的话,即外在的事物会变得没有意义。但是在禅修时,如果有一个概念产生,你应该只是觉知这颗心正在思惟。
14. 当你的心很容易的缘于一个目标时,这是因为这目标很粗显,或者是你的正念很强。不要只是观察那较粗的目标。如果你能修习观察不太明显的目标,你的正念会更强。
15. 从你对某一个人产生厌恶之心的那一刻开始,你的心已做了一个记号,存入一个数据。这个记号使你对那个人的看法永远不移。它阻止你去真正了解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痴心在作怪。
16. 当你的心已经准备就绪让洞悉力生起时,它就会自然的、不须思虑的出现。不要去找寻,或者希望洞悉力之生起。去找寻它只会给你带来错误,造作的心。
17. 你应该时时以宽大的胸怀去体验你的感受。试着不要太快就下结论。你只须仔细的,不停的观察,探讨你的感受。太快就下结论阻止你对事物有更深的了解。
18. 如果你只是一直在逃避困难的情况,你是不能学到什么,也不会成长。特别是当你面对烦恼时,你更不能逃避。学习去面对烦恼让你有机会去探讨它,理解它的性质。当你这样做时,它会帮助你超越烦恼。
19. 当困难出现时,要学习去对它产生兴趣。以一颗温和的心态去看待这困境,你可能会突然的了解它出现的原因。
20. 你不需把感觉作了符号,把它们分门别类为喜欢的,不喜欢的或者中性的。提醒自己,感觉就是感觉,它本来就是如此,接受它而已。
21. 每当我们看电影时,每一个观众都会从个人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那些不成熟的观众可能只把它当成一种娱乐。那些比较成熟的观众会试着了解剧中所要表达的教训。在禅修时,你也应该试着去了解所发生的事。
22.当你的心越能专注或者集中在一个目标时,你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样的修行让你感到困难、疲倦。你的正念或许会退失。当你注意到这一点时,你或许会很努力的去恢复以前的水平(状况)。当你这样做时,你需要更多的精力,这种滚雪球似的效应将会燃烧了许多的精力,特别是当你参加长期的禅修营。
23.当你用太多精力去保持正念时,这会很快的消耗许多精力,所以你不能整天都处于正念中。如果你能放松自己去修行,这样会节省很多精力,并且能长时间的修行。如果你是一位长时期的修行者,你不可以浪费精力。禅修是整个生命的工作,它是一种马拉松式的长跑而是百米的短跑赛。
24.把每一分,每一秒看成宝贵的机会来进修觉知,但是不要以大严肃的心来修行。如果你太过重视它,你会变得很紧张,很不自然。
25.当你知道如何放松自己时,你会对自己的需求感到很敏锐。这时你会知道自己是否在浪费精力,也知道如何去保存精力。
26.读过他人禅修的经验后,你或许会自觉的,或者不自觉的看看自己是否有如他人的体验。如果你有同样的体验,你会毫不考虑的下定论,认为自己有了洞悉。但是这只是一种相似的体验。洞悉是一种对现实的真正之理解。
27.这颗打妄想的心是一种自然的心理活动。如果我们一直与他抵抗,这是说我们不想接受这种自然的现象。当我们能接受它,那就是说有了正确的态度,这样当我们要观察这妄心时就会比较容易。在开始的阶段,你会不时的把自己迷失在妄想中,但这不会成为问题。当你修行了一阵子,你会观察到这爱游荡的心只是一种妄想,那时你就比较不会把自己迷失其中。
28.不要抗拒,不要期望──接受它,事物本来就是如此。
29. 这妄心本来就不是问题,是你的态度有问题,你认为它不应该四处游荡。这目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观察它,看待它。
30. 你在观察什么,你在那里观察,这一些都不重要。你对它的觉知才是重要的。
31. 每一个时刻都是适合于禅修的时刻。
32. 止禅的目的地是要把心提升至某一层次,而内观禅则是一种学习与理解的路程。
33.念处的禅修可以比喻为看一场电影。你只需坐下,放松自己,然后就看电影。它的故事会自然的发展开来,而你从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这就要看你自己理解的程度了。
34.如果你的态度不正确,无论从何方面来看,你还是在烦恼中,你的心还是污染的。
35.洞悉力自己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这洞悉力能否让你的心起变化,下一次,当有同样的情形发生时,你可以处理问题而没有烦恼。
36.当你的心中有烦恼时,你必须认识它,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觉知心中没有烦恼,这也是重要的。
37.理解并不是一条直线。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38.智慧之心倾向于善行,但它并不执着它。智慧之心不想造恶,但它不因厌恶而生嗔。智慧之心认识善巧与不善巧之间的分别,而它能很清楚的看到不善巧之心所带来的不幸。
39.无明致使你知见不正,不对的你看成是对的,而对的反而变成不对了。
40.避开困难的情形,或者逃避它,这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或者努力。但是当你如此做时,你阻止自己去考验自己的程度是到何地步,阻止自己成长。能否面对困难对你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然而如果你所面对的困境是太艰辛时,你有必要暂时退后一步。等你有足够力量后才能善巧的克服它。
41.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使智能增长。智能的增长有赖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去认知烦恼,理解它并且超越它。为了要看看自己的程度如何,为了要成长,你必须给自己机会去面对烦恼。一颗不能面对生命中种种挑战的心是永远微弱的。
42.觉知的开展是生命中的一条很长的旅程。你不必匆匆忙忙的,或者为它担忧。正确的修行是很重要的,所以你所学到不只是限于在禅修营里,而是能把它运到日常生活里。
43.你越想看到什么东西,你会越看得不清楚。当你放松自己时,你才能看到事物的真面目。那些并不去试着想看什么东西的人,看到更多。
44.强有力的正念并不是某种力量。当烦恼不在时,当你拥有正确的态度时,正念是强的。
45.要知道你是以何种态度来观察,单单的观察并不足够。
46. 如果你的身体因受伤或者不适而感到疼痛,要注意,不要使它恶化。
47.有些时候,当你遇到很大的困难时,你的心就不想去观察,修行。这时,你就要看看自己的能力,以及心理状况。你可以选择继续觉知它,或者停下来,保持正念而休息。
48.在我们的生命中,不管我们为他人做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学习不求回报。在觉知的修学中,你也应该学习不去期望好成绩,或者好的体验。
49.认知骄傲的心,这是非常的重要。这是为了要减轻它的锐气,阻止它增长。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这样智慧才能生起。
50.抱着某种见解或想法,认为洞悉是应该怎样的,这是非常的危险,因为当你有某种体验与你的想法相合时,你会产生骄傲的心。“真实的本性”是超越想法与见解的。想法与见解只是无明的运作。
51.不要只是在禅修营中修行;要把它用在生活中,当你离开时,把你的修行带回去。
52. 当你的心力强时,在接触到一个目标时,它是不会去下判断的。它只是理解目标的本质就是如此。
53.你必须不时的试着观察你的心是怎样去面对困难,最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当你已经知道你的心,在这些情况是怎样去运作时,智慧自然开始去处理它。下一次,当你遇到同样的困难时,智慧会阻止你去做一些不善巧的反应。智慧知道如何处理问题。
54.当你开始观察思惟时,你不能认知它是心。你只能觉知这是思惟,以及所思惟的内容。通过修行,通过重复的看着这思惟,你会理解到这是「心」在思惟。这种情况是很难用文字来表达的。但是当你能如此做时,你会以客观的态度来观察你的心。你可以认知它是从心中生起的妄想。你应该学习认知这妄心的生起。不要只是觉知你的身体,逃避观察自己的心。这样你有可能会失去看到心是怎样运作的本性。
55.当你的正念强时,有持续性时,你会自然的开始注意到较不显眼的目标,当你能观察到这较微细的目标时,心的正念之力会更增加,从而让你能观察更微细的目标。这种能观察到微细的目标的能力是慢慢的发展开来的。你是不可能强迫自己保持正念来达到这程度,或者刻意下功夫去观察它们。(批注:强有力的正念是用来形容心的状况。这时心中的五力,既是信,精进,念,定,慧是处于平衡的状况。这种心境的发展是通过连续不停的修习的力用而成的)。
56. 拥有觉知与正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保持它,让它持续不断,这你就必需拥有正精进,那就是说不停的努力。
57. 放松自己,把心保持在正确的架构中,这是非常的重要。其它的都是次要的。能否认知心是处于正确的架构中,比起你的安祥体验,或者坐得很好更为重要。
58.每次如果你一坐下就昏沈,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气。所以只要一开始觉知到昏沈时,请把眼睛张开。如果他还继续昏沈,即刻站起来,走动一下。无论你是站着,或者坐着,都没有关系;重点只要能让心处于清醒的状况就得了。
59.正精进是提醒自己去觉知。正精进并不是把精神集中在某一目标中。
60.在傍晚时,如果你感到很疲倦,这或许是在日间用了太多的精力。如果你的修行得到有持续的力量时,你应该不会太疲倦的。所以不要费太多的精力来让自己更有正念。你只须告诉自己去觉知。
61.当你把眼睛闭上时,你会突然发现到心中有许多的念头。其实心本来就是一直不停的在想东想西,只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它而已。因为当你张开眼睛时,你比较注意外面的事物,没有注意自己的心。
62.为了使已发展的技巧能继续的成长,你必须继续的修习它们。所以继续的禅修吧!不管你在那里,你必须尽量的修行。保持一颗努力不懈的心。这样你才不会浪费了自己已学到的东西。
63.如果你能够觉知,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当你必须去面对一个烦恼时,并且觉知它的存在,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你能够觉知这个烦恼。虽然它似乎不愿意消逝。只要你能够觉知这些烦恼,你是有进步了。
64.烦恼是「法」的一部份。不要抗拒它们。有一位禅修者为了烦恼很快的消失而感到失望。这不是因为她要这烦恼,她只是很想理解它们,从中学习。当你遇到烦恼时,你应该拥有这种态度。
65.要知道,烦恼就只是烦恼,他们并不是
「你的」烦恼。每一次,当你与烦恼认同时,或者抵制他们时,你只是加强这烦恼的力量。
66.要记着!去除烦恼的工作不是你──这是智慧的工作。如果你能继续去觉知,智慧自然会出现。
67.当别人偷了你的东西,不要告诉自己你并不在乎。说这是一种布施。这是你的心在玩把戏。要认知,并且接受自己的愤怒﹗如果你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的愤怒,理解它,这样你才能完全的放下它。
68.安详的感觉并不很重要。更重要的要知道并且理解这安详的心之生起,或没有生起。
69.你必须很勇敢才能认知真实性。如果你要知道真相,你必须开始禅修,觉知自己。第一件你必须知道的事是你的心中有烦恼。这是基本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所以我们都只看到自己善的一面,所表达出来的也是善的一面。如果我们不愿面对烦恼,我们是在欺骗自己以及他人。如果你希望有所改变,你必须知道自己不好的一面。当你能开始真实的看到自己,知道自己的善与不善的本质时,你是有了进步。
70.佛陀并没有告诉我们不要去想,不要说话或者做事。他告诉我们要以智慧去思惟,以智慧去讲话或做事,而不是被烦恼所驱使。
71.当你说话时,你会习惯性的把注意力放在外边,或者把自己投入话题中,或者被对方所吸引。很多时候,你是太关心到他人的感觉。所以你必须试着不停的往内观看自心,这样你会更善巧的去说话。你也必须训
练自己去觉知自己的态度。当你能在说话时不使自己太情绪化的投入时,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与人沟通。那时你会知道如何适可而止,那时你也会认知自己的界线,知道几时必须停止说话,知道应该说的,与不应该说的话,以及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但却不参入情感。
72.当你看到一件东西时,你必须再三的检查你的「觉知」。这样做时,它让你观照到自己正在觉知某一目标──你是在学习观察那观看的心。
73.当你更懂得如何去禅修时,你开始想到自己已经知道禅修是什么一回事。但是这一种结论将防碍你更深入去理解它。
74. 当你对禅修有更广,更深的体验时,你会自然的为自己的体验的本性下了一个结论,你或者还会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实相的真理,如无常。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阻止你再去深入的探讨。它阻碍你再进一步。
75.如果你能看到心中那微细的起心动念,你也会看到它们的动机。你会发觉原来多数的动机都是于烦恼相应的。
76.不要去规定自己一定要坐多久。这样做会产生压力。不要太严肃的依照静修营的时间表去禅修。你只须提醒自己要不停的去觉知,不管你是处于何种姿势中。
77.当你太热忱的想求进步时,你就不能完全的注意当下。所以要经常去检查自己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位禅修者曾经告诉我,他发觉自己太热忱的希望自己一直保有正确的态度就是一种错的态度。
78.每一个意向都有一个动机。多数的动机都是于烦恼相应的。当你真正的认知,理解烦恼时,智慧才能生起。这时,智慧将会领导你的动机。
79.意向不只是在每个的动作或行为的开始才发生的。每一个行动或者动作都充满了种种的意向。就是在你坐下来的每一时刻都有许多的意向出现。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80. 当你看到烦恼的危险时,你将会很用心的把心安置在最正的状况中。
81.我们的心的本质本来就是一直与外在的目标接触。所以你不须特别用力去看某一个目标。你只须觉知那是什么东西,你不必试着去看你认为是对的目标。你不须去管制,或者操纵你的经验。
82.当人们开始修行时,他们多数都会有一种不移的思想,认为修行应该是如此这般。但是你并不须去做或者创造任何东西。你只须继续去开发觉知的心,去观看、观察。就是这样而已。你不可能去使事情发生。但是如果你正确的开展觉知的心,事情就会发生。同样的,理解的生起,不管是深的,或者是浅的,你还是必须要去觉知,开悟也是如此﹗
83.你所能做到的是去造因,但是它的结果如何,你是不能去造作的。如果只是立定了目标就期望达到它,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说,你试着去专注一心,这样做并不能使你产生定力。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开发定心。当你一直继续保持正念,并且拥有正确的态度,定力才能产生。确实说来你可以做得到的只是提醒自己去保持正念,并且检查自己是否抱着正确的态度来保持正念。那就是说,如果你有正精进与正念,正定自然会产生。如果你明白因果的关系,不管在任何环境中,你都会知道如何去面对。你要时时问自己,你是否知道必须具足何种因缘才能达到自己所要的结果。接下来的是去造那些因与缘。你必须拥有这种正见。
84.正念的意思就是不要忘记去觉知「目标」;正精进就是不断的努力,正定是一颗寂静、安稳的心。正确的目标是指你的体验,比如说嗔恨的感觉-而不是那个令你生嗔的人。
85.不要以太严肃的心去修行。但是你必须抱着安详的,以及尊敬的心来修行。
86.如果你认为重复的观看同一件事物是很厌倦的。然而如果你仔细的观察自己的体验,你会理解到没有两个时刻你会有同样感觉。让你感到厌倦的是那颗妄心,它认为你是在看同样的东西。其实,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来不变的,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如果你能真的看到这一点,你的心会很有兴趣的去观察它所看的一切。没有一刻会是厌倦的,因为你的体验会清晰的让你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直在转变的。
87.想法会影响你的感觉。你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你所做的事,这一点非常重要。
88.一位知道修行的利益的人是不会停止修行的。那些停止修行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的明白何为要修行。
89.每当你感到不知应该做些什么时,那就请等一下。你不须做些什么。
90.当心中充满觉知时,就是有正念。
91.你须要时间去学习觉知。在开始的阶段,你必须一直提醒自己去觉知。但是当觉知有连续性时,你会自然的觉知。你是不能强迫把觉知变得有连续性。你只须不断的觉知,它将会有连续性。
92.当你的心处于清净、和平与安稳的状态时,你会立刻觉察到身体因为微细的烦恼的生起而紧张。
93.为了理解烦恼,你必须一而再的观看它们。拥有好的体验,以及好期望的体验,你会得到什么呢?如果你明白烦恼的性质,它们就会消失。当你能够应付烦恼时,接下来自然会有好的体验。多数的禅修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期望有好的体验,反而忘自己应该试着去解决烦恼。
94. 有些时候,你或者会认为去觉知某些目标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种修行法的重点是觉知本身,不是它的目标。只要你有觉知,你是走在对的道途中。
95.学习去看待烦恼为烦恼,而不是「我很烦恼」。
96. 我们必须接受觉知的本质。当你对觉知定了某种概念,认为它应该如此这般,问题就会出现。如果你不能接受你的觉知的本质,那是你的态度有问题。你或许试着想有某种想象的体验。
97. 如果你想要找到真正的平衡,你必须先去体验以及理解那它的极端。
98.保持正念并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当我们活在当下时,我们会觉知所发生的事。你只须告诉自己要活在当下。这就是你要用到的力,来保持正念。
99.当觉知有连续性时,能够观察到这觉知的心能使这连续性得以保持。
100.当心中一片平静,安详时,那时没有明显的目标来让你观察。趁这一个机会去认知在当下的「觉知」之本质与力用。
101.当你的修行成熟时,你会知道如何去应付难题。这是因为你理解这些困难背后的原由。知道它的原由让你知道如何去造因。为什么不把握这机会,在困难中学习?
102.去注意心中的假设是很重要的。这假设是建立在错误的观念上。它们障碍你去看到事情的真象。
103.内观禅(Vipassana)的修行是退后一步,这才能把东西看得清楚,然而止禅(Samatha)的修行是潜入目标中专注于它。退后一步而观察能让心的理解力升起。
104.在开始的阶段,你只是专注。当你已能时时的,善巧的把心带回当下时,你可以开始观察或者探讨你所觉知的目标。
105.妄想是在心中。安详也是在心中。理解这一点,使你能把他们看为心的目标,而不是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是「我的」。如果你没有察觉到这「安详」只是一种心理状况,你将被拉进去。
106. 检查自己的态度,这也是一种觉知。
107.如果你对禅修失去兴趣,或者感觉到不知如何去禅修,不要感到恐慌,你不须试着去禅修,你只须提醒自己去放松自己。过了一些时候,那想禅修的心又会自然的回来。太过于强迫自己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108.当某种抗拒心在心中升起时,学习直接的去感受它。
109.许多人不甘愿与自己在禅修中的坏经验合作。很多时,坏的经验比起好的体验是更能让你有机会去学习。其实去观察这坏的体验能带来更深的理解力。我们必须学习去接受好的与坏的体验。
110.拥有一些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不可以太执着于它们。当你所体验的似乎与理论有些相似时,注意自己,不要去下判论。当你真的很理解某些体验时,你会看到你最初对理论的诠译与真实的理解之间是存有很大的差距的。
111.你只可以观察到当下的体验。你是不能观察到那些还没有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目标体验)。
112.不要参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你只须觉知它而已。
113.如果你能觉知自己是在觉知中,你是在禅修中。
114.让你的心自然的去选择目标。你只须觉知你这觉知的素质。
115.如果你已经很有经验观看到你的觉知,当它存在时,你一定会知道。每当你把它忘失时,你也会觉知到它的不在。
116.在生活中修行觉知对你来说或许会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你还是必须继续努力培育它。在不久的将来,你只须以最少的力量来保持正念,但它会对你的生命产生明显的影响。
117.去找寻我们认为应该看到的东西不是念处禅修法。念处禅修法只是觉知你所面对的任何事物。
118.当你观察到某种东西时,不要认同它们;不要把它当成是「我」,或者「我的」。接受它为某种你所知道的东西,观察它、理解它。
119.觉知的工作就是去了知。智慧的工作是去分别什么是善巧的,什么是不善巧的。
120.真正能够接受,真正的不再执着,这些都是从智慧生起。
121.当你有智慧时,你会去觉知。但是只因为你能去觉知并不代表你拥有智慧。
122.在坐禅以前,你最好能刻意的检查自己的态度。不要弄得太复杂,你只须坐下,看着正在发生的事情。去了知你现在所做的事是否感到很困难吗?
123.在开始的阶段,智慧会比觉知来得慢一点。然而,过了一些时候,通过修行,当你有了智慧时,智慧与觉知会同时生起。
124.当一切如意时,学习不要执着它们。当事情不如意时,学习如何去接受它们。
125.在开始修行的阶段,你或者感到你必须注意太多的东西了。但是当修行有连续性时,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发生得慢一些,你会较有时间去观看全部,看得更仔细。这有如看着一辆正在开行的火车。如果你站近火车的轨道,看着火车以高速度在你旁边驶过,你多数会看到它的速度,不能看清楚细节。但是如果你也在一辆正在开动的火车上,而另一辆火车也以同样的速度与你的火车平行而驶,你就不会看到整辆火车,但是你会有时间看到另一火车内的细节。
126.在禅修时,如果你能感受到你脸部的感觉,你将会知道自己是否能放松。如果你太专注了,它会在你的脸部表达出来。当一个人很轻松时,他的脸是清新、温和与安详的。
127.有一件你必须记得以及理解的事,那就是不要让你的心单独的存在。你必须不停的观察它。如果你不照顾你的花园,它就会野草丛生。如果你不观看你的心,烦恼会增长,并且加倍繁殖。这颗心并不属于你,但是你有责任看顾它。
128.兴奋的心使正念衰退。
129.贪欲(Lobha)是不好的意志力,是一种烦恼。善法欲(Chanda)是好的意志力,是智慧的表现。
130.觉知这平静。觉知这能觉知平静的心。这样做时,让你有机会检查你是否对平静太投入,执着于它,或者还是觉知它。
131.当期望在心中升起时,学习看着它的本质。每次当你对某人生气,或者感到失望时,每当你对事情的发生有抗拒心时,你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还是有所期望。
132.不要被贪心所扯上。你需要一些时间去从贪欲中学习。注意它的特性。如果你一直掉入欲泥中,你是不会明白它的本质。
133. 很多人相信很强的正念是一种力量。其实很强的正念只是去觉知,没有一点忧愁,期望或者渴望──一颗没有挂碍,简单与知足的心。当你的心拥有这一些质量时,你会实在的感受到正念的增长。有连续性的觉知的产生并不是你刻意下苦工,或者一心专注不移。
134.当你试图把妄念去除时,你是在管制它们,而不是学习去理解它们。
135.当你对事物真实性的理解力增长时,你对生命的价值会有所改观。当生命的价值改观时,你对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也随着改变。通过这种理解,你会自然的更努力去修行。这样做时它会助你生活质量得提升。
136.当你学习以一种轻松,有觉知的态度来说话时,并且心中知道自己的用意所在你说话时就不会太情绪化。
137.当你已经一切准备就绪来观看困难的情绪时,你才能从中学习。
138.一位善巧的人可以把毒药变为药物来医治病人。一位善巧的禅修者可以把障碍转为理解力。
139.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我们都会习惯性的去寻求与执取。要我们只是坐下去观看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很难的。然而,我们却必须坐下来,观看它们。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并且理解这些习性。
140.当你的心中有执着与嗔意时,要把他们当成主要的目标来观察。
141.只有当你的心认知什么是错误的态度时,它才能改变为正确的态度。
142.当你的心处于正确的架构时,你必须认知它,这是非常的重要。能认知它才能增强这种好的心理的状况。
143.当你试着观察困倦想睡的心时,先检查自己的态度。如果你抗拒它,禅修会转成一种心理的挣扎。如果你接受它,你会发觉较容易去努力觉知。
144.能够去观察事物的本身,不加标示,这是比较真实与有效的修行。
145.当你能继续觉知你放松的状况,你会更能放松自己。
146. 你喜欢单独一个人的过活,觉得快乐与平静,记得要检查自己的态度。如果你执着孤单的生活,并且没有觉知它。当有人干扰你这种生活方式时,你将会非常的生气。
147.如果你在修行中指定某种目标为对象时,你是使修行复杂化。指定某个目标是说你抱着一种固定的想法,认为它是某段时间内应该观察的对象。所以如果你的心又转去观察其它的目标时,那就是说心已经恢复自然的观察,而没有依照你的指定想法时,你会很生气,你的想法被动摇了。
148.不要为好的经验或者不好的经验而担心。你应该关心的是你对这些经验的态度。
149.当你开始修行时,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妄想只是妄想而已,感觉也只是感觉。当你的体验愈深时,你渐渐的会理解它的真实性。但是如果你还是一直与你的妄想和感觉认同,那就是说你一直执着这种见解,「我在想东西」,或者「我感觉怎样」,你将不会看到事情的真相。抱着错误的见解,隔着一层无明之面纱看东西,你是不能看到其真实性。
150.如果你用觉知来观察你所做的事情,心会知道自己的限度。
151.当我们以烦恼的心态来思索,说话以及做事,我们会看到自己一而再的跌进轮回中。当我们以智慧来思考,说话与处理事情,我们会找到出离轮回之道路。
152.如果你对自己的修行感到不满,或者你修行得太严肃,你是不会体会到快乐与安详的。
153.如果你的心对自己的修行很不满意时,这或许是你期望些什么。这样的话,你会迫自己去修行。这样做没有什么帮助。
154.如果你不明白如何修行,你是不会乐意去修行的。
155.正确的修行带来快乐与兴趣。正确的修行带给你利益,让你有能力过着有意义的日子。
156.如果你真能理解修行以及它的利益,你不会再有厌倦的时刻。(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轻视烦恼你将会被取笑
QQ空间
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修行是从此时此地开始,戒定慧的旋转
正确的态度是禅修时最重要的一件事
禅定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