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如何反馈与评价同样没有铁律
userphoto

2023.05.07 江苏

关注

【异史氏曰】今天当我们重视思考“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馈与评价虽然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益,但如果方式方法或者时机不对,不仅会流于形式,也可能出现反作用。

哈利·弗莱彻·伍德在《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中说:“反馈作用强大,但也存在问题。刻意练习需要'得到反馈,并根据反馈做出行动上的调整’。反馈有助于'显著改进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成果’。然而,尽管反馈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带来的影响并不稳定。克鲁格和德尼斯(1996)的研究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经过600次实验,反馈带来的平均效应很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实验中有38%的反馈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反馈降低了学生的表现。他们认为教学反馈有时会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时会降低,有时则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个结论多少有些模棱两可。因此,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反馈得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反馈不当,教师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学生可能拒绝接受反馈,放弃学习,降低目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许多发现相互矛盾,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马库斯开始研究例证依据,希望将例证应用到他的教学中,改进他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本书前面提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铁律。”

反馈要有效,“首先要有一种质量观,就是'学习效果和任务难度相适应’。教师需要知道自己想让学生学习什么,怎么算学好”。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分享成功案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和教师相近的质量观’;如果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其理解也有偏差,学生就可能不清楚如何使用反馈来提高成绩。”“教师必须有效地规划和教学:教学反馈的意义在于纠正'错误的阐释,如果对知识一无所知,则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当教师确信他设计的任务能够反映学生的想法时,他才能给学生提供反馈,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教学反馈,这样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回应。”

“虽然反馈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可见有效的反馈是以明确、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为前提的,同时还要根据目标设定合适的任务——任务要能够反映学生的想法,就要尊重差异,就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与余地,这就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我一再说的“已知已会”,否则反馈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这又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因而,教师“在提供反馈之前,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或者缺乏基础知识,教师则需要再仔细讲一遍。

所以,“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下的教师需要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确保每次反馈与评价都与这些目标保持一致——需要深入了解所教授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准确把握知识难度、重点与难点,并根据学生不同认知水平分别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考题或作业。;需要了掌握基本的教学反馈评价理论并了解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且能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群体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问答式测试、作业练习、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 同时需要设定合理的成绩标准和评分规则,并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标准和规则,如此才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被公平地评价,并且可以获得有用的反馈。 更为重要的是还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反馈评价,以一定的沟通技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学生的观点,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改革模式之探索
大单元教学(7):如何设计一个大单元的学习?
面向每个学生的全员互动教学——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案例
导学案编写的理论依据与对教师要求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蔡汝伶∣ 培养具有自我评估能力的学生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