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读书笔记
userphoto

2022.11.22 黑龙江

关注

利用寒假时间,认真研读了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金耀基先生所著的《大学之理念》一书,这本书是金耀基对大学的理念、性格及发展的精微论述,并涉及到人文与科学的文化观的论争、大学的世界精神、通识教育,以及在世纪之交大学理念与角色的转换、现代性、全球化与华人教育等问题。《大学之理念》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却至今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我不知道该说金耀基太有先见之明,还是我们的教育太过滞后呆板。以下是书中所述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十分有价值的,现摘录下来,便于今后认真消化理解,也希望能对其他感兴趣之人有益。

一、现代大学之源头与原义

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英文university一词的前身有二,一是studium generale,一是universitas。studium generale是指“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地方”,而非指“一个教授所有课程的地方”;中古时universitas一词则指“一群老师宿儒(masters)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的行会(guild)”。中古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勃隆拿(Bologna)为最早,是中古大学的原型。

中古大学与宗教密不可分,大学最早是寺院形态,13世纪则是教堂形态,之后才具有行会性格,并从宗教中逐渐解放出来。(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应该与此密切相关)

中古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世界精神、超国界的性格。14世界欧洲在学问上有其一统性,它有共通的语言(拉丁),共同的宗教(基督教),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云游四方。现代大学的超国界性格的基础则不在共同的语言或宗教,而在科学的思想,而在共认的知识性格。此所以现代大学之间常有学术会议、交换计划等等。

二、大学理念之演进

大学的理念(理想和性格)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19世纪(1852年)英国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养绅士的地方,认为大学之目的在“传授”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纽曼心中的大学应培育之绅士乃指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之文化人。纽曼的大学之理念显然是“教学机构”,是培育“人才”的机构。(这是大学人才培养职能之雏形)

19世纪末,大学的性格开始巨大的形变,这一改变来自德国的洪堡德及阿尔托夫等人在柏林大学的改革,他们彻底摆脱了中古大学的学术传统,标举新的大学理念,即大学为“研究中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问”。中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就是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在20世纪初期,德国成为世界大学的耶路撒冷。(这是大学科学研究职能之起源)

1930年,美国大学的先驱者佛兰斯纳Flexner)撰写的一部论大学的现代经典之作《大学》,提出了现代大学的理念,他肯定“研究”对大学之重要,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的重大功能之一,但他给“教学”以同样重要的地位。佛兰斯纳认为,大学之目的不止在创发知识,也在培育人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

1945年,德国哲人耶士培提出,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这或许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之前身)

1963年,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尔提出综集大学multiversity)的概念,认为美国大学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大学已经彻底参与到社会中去,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这应该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之雏形)

(我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提出大学第五个职能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或多或少会从中古大学的“世界精神”和“超国界”的性格中找到端倪。)

大学有没有理念、大学有什么样的理念,首先是大学管理者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事。对于教师,也决定你如何教、教什么;同样对于学生也有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学习,该学习什么?如何避免走向有知识无思想、有计谋无智慧、有专长无人格?因此,大学之理念关乎大学各个方面,应该成为每个大学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大学教育的专精与通博

金耀基先生认为,社会之职业结构越来越需要专门知识的情形下,学生专修一科一系是必要的,但大学教育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之士。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之执着的心态。教育上历来莫不在专精与通博上求统合、求平衡,而其方法则有多种,牛津之Modern Greats合政治学、哲学、经济学而治之是一途,英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之将第一年定位“基础年”,旨在探讨西欧文明之背景、遗产、成就及其问题是另一途,通过科际整合之研究又是一途,至于美国之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及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更是最普遍典型的途径。香港中文大学除由大学提供专科教学之外,又由书院提供通识教育亦可说是一条值得走的道路。但专精与通博的平衡之路是仍然值得不断探寻的。

从目前国内医学高等教育看,均属典型的专精教育,通识教育缺失严重,对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加强通识教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四、教学与研究

关于教学与研究之关系,究为相辅相成,抑是相克相抵,常为学者辩争之论题。金耀基先生认为,研究与教学在一适当平衡安排下,研究不但不与教学相克,而且相辅相成。因为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使其教学更有内容,更有创造性之发挥;同时,也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使其研究更有生命,更有心灵上之冲击。若过分偏于教学,则大学较之中学实无大别。反之,若过分偏于研究,则大学将成为研究中心,而实无保留大学之名的必要。但如何对教学研究取得一适当的平衡值得深入探讨。

五、知识与德性

前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士(R.Hutchins)认为,大学教育之目的不在训练“人力”,而在培育“人之独立性”。大学教育是否应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问题呢?中国向来把“尊德性”和“道问学”并提。钱宾四先生指出中国的学问传统向来有三大系统:

第一系统是“人统”,其系统中心是一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第二系统是“事统”,即以事业为其学问系统之中心者。此即所谓“学以致用”。

第三系统是“学统”,此即以学问本身为系统者,近代中国人常讲“为学问而学问即属此系统”。

中国之学问最重第一统即“人统”。《大学》中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即是此意。比较起来,西方现代大学之理念最重第三统,即知识学统。

今天在原则上,任何大学都不会否认“德性”之紧要。事实上,一个人对真理与知识有绝对真诚乃至进入宗教感时,则真正达到言行一致,表里无违的田地,当然是一种德性。能够尊重客观证据,一以理性为导引之人,必不会“曲学阿世”。西方大学以“学术真诚”作为学者人格的标准。(这与我们要求的学术诚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2管绮:大学如何保障自身存续性
研究型教学思想发展初探
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大学何以为大
现代学术转型中国学资源的流失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摘抄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