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钱穆说


务民之义:专用力于人道所宜。用民字,知为从政者言。


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之祸福,依于民意之从违。故苟能务民之义,自能敬鬼神,亦自能远鬼神,两语当连贯一气读。敬鬼神,即所以敬民。远鬼神,以民意尤近当先。《左传》随季梁曰:“民,神之主也。”与孔子此答大意近似。


先难而后获:此句可有两解:治人当先富后教,治己当先事后食。《诗经》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也。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仁者之心。又一说:不以姑息为仁,先令民为其难,乃后得其效。后解专主为政治民言,前解乃指从政者自治其身言。两义皆通,今姑从前解。


《论语》樊迟凡三问仁,两皆兼问知,而孔子所答各不同。解者每谓弟子问同而孔子答异,乃因材施教。然一人同所问,何以答亦各异。盖所问之辞本不同,孔子特各就问辞为答。记者重在孔子之答,略其问辞之详,但浑举问仁问知之目,遂若问同而答异。樊迟本章所问,或正值将出仕,故孔子以居位临民之事答之。


南师说


这个“知”念“智”,为智仁勇的智,古代知智相通。樊迟,这位孔子的学生,不必介绍了,上次驾车的就是他。有一天他问孔子,什么叫真智慧,这个知包括了科学、哲学,但在这里却偏向于政治哲学。孔子答复得很妙:“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是什么?是领导人,作一个从政领导的人便是务民,意思是他所领导的事务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是孔子的名言。孔子不相信宗教吗?他非常相信,他认为鬼神是有,但与人是两路。所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是天道的问题,离我们很远。我们现在活着都是人道——“人道迩”,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不要以鬼神为主,所以敬鬼神而远之,是敬而远之,不是不信。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傅佩荣说


通过这段话可以了解到,孔子希望我们不要遇到困难就找天、找父母、找鬼神帮忙,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面对。老百姓是现在的人,鬼神是以前的人,你要有适当的方式来对待,这样就是明智。关于“仁”孔子给的建议是,很多事情你要记得不要先问收获,而要先问自己有没有把事做好,这就是人生的正路。如果总是在计较收获的话,你做事一定是想,今天这个待遇很好,我好好做,那明天待遇不好,就不好好做,这样是无法跟别人有适当的交往的。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任何事情不论大小,不论待遇如何,只要是你在做,你就要把它做好,重要的是你在做事,而不是说别人给你什么待遇。


编者悟


“先难而后获,这就是用仁之道。”


慈怀书院推出

《论语》共读和《道德经》共读

慈怀读书会联合怀师书屋推出

南怀瑾经典共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6.22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敬鬼神而远之,是明智的表现(6—21,讲于2021年10月15日 )
#每日学论语#6.21【2016-11-24】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相信鬼神吗?
『1.13』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论语今解:孝道即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