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讨伐武则天失败后,骆宾王神秘失踪,是被杀还是逃亡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馋,狐媚偏能惑主。

从《咏鹅》到《讨武檄文》,这些至今被人传诵的佳句都出自一位唐人才子之笔,他就是骆宾王。

位列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除了以诗文著名以外,在政治上也有特别的地位。

骆宾王诗文俱佳,与古代众多文人一样形容落魄,常常和赌徒在一起混日子。直到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末期,才做了个小小的主簿,掌管文书。又因为扯上官司,还被降了职,干脆辞官不做了。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翻身的机会——跟随徐敬业反叛武则天。徐敬业军中所有重要的文书、檄文都他写的,其中就有最为著名的《讨武檄文》。

檄文中大骂武则天是迷惑君主的妖狐,也就是把武则天比作毁灭商纣王的妲己,而武则天看了如此狠戾之辞,却是不气反喜,竟然责备起臣僚们不用心,居然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

徐敬业是唐初著名开国军事家李勣的孙子。李勣本名徐勣,因战功显赫被李世民赐国姓李,也就是隋唐小说中的那位徐茂公。徐敬业在扬州起事,聚集了十万之众,开始有些声势,可惜他并没有爷爷的军事才干,因战略失误被武则天派出的大将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击败。徐敬业全军覆没,打算带着家眷向逃亡高丽。中途,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砍下徐敬业和其弟徐敬猷,以及骆宾王的首级向官军投降。

骆宾王与徐敬业一同被杀,这只是《资治通鉴》的记载,在其他书籍当中又有不同记录,对骆宾王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旧唐书》没有提到骆宾王在兵败后的下落。《新唐书》则说:

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唐代笔记《朝野佥载》说:

宾王后与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

投江而死,这听起来就比较可疑了,战乱之时投入江中,死没死很难说。

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诗》记载的一篇诗话故事中,对徐敬业、骆宾王同时被部将所杀也给出了另一个解释。在混战之中,死者数万,徐敬业和骆宾王在乱军之中,不知所踪,武则天这边的统帅怕找不到叛变元凶没法交代,干脆找了两个长得类似徐、骆的叛军士兵顶缸,把两个人脑袋砍下,往盒子里一装献往长安请武则天过目。因为,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掌握DNA技术,所以也就认了。徐、骆二人从此隐身江湖。

后来,著名诗人宋之问有一次到杭州灵隐寺游玩,赏月。吟诵出一句“鹫岭郁岩峣,龙宫隐寂寥”,就再也想不出后面的句子。不觉间,走到一位老僧的禅房,老僧问他:少年你在做什么?宋之问说了自己诗思枯竭。

老僧便随后帮他续完了全诗: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惊叹不已。

原来,此老僧就是隐居在灵隐寺的骆宾王。当时,这里的人也知道他的身份,却因为他本是为了李家恢复江山才落难,对这样的忠臣义士人们都非常乐意保护,所以无人“举报”。后来,骆宾王在灵隐寺活到90多岁才去世。从灵隐寺之名到“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样的诗句,更是或多或少地暗示骆宾王已然成佛。

虽然笔记小说和诗话的记载都有强的民间传说色彩,不可确信,但这也恰恰说明正因骆宾王下落成谜,才会引出各种不同的故事。从情感上讲,古人也更愿意把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神化。

到了明代小说《绿牡丹》,其中也有骆宾王隐居为僧的情节,更借此敷衍出一篇忠孝侠义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骆宾王一生最闪耀的两句诗文, 一句感动天下, 另一句给了无耻诗人
骆宾王的怒怼神作写了什么?武则天不但不怒,反而因失了人才痛心
成语典故:叱吒风云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朗读,天下第一檄文,骂武则天名篇
骆宾王:哥就是个传说
骆宾王,格局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