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李春梅:红泥火炉

原创作者:李春梅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红泥火炉》

那个时候,我倚在窗下就着天色眺望远方。暮色将至,天欲雪。窗外是灰蓝的天空 ,两棵枣树灰褐的枝条孤寂地伸展在院落里,几只麻雀倏地掠过枝头,阿黄的吠声在暮色中渐飘渐远。屋里氤氲着水汽,红泥火炉就在屋子炕沿边,炉火上的茶壶正吹着响哨,花猫蜷在火炉边一动不动,收音机里《山楂树》的曲子低低地萦绕在老屋里,若隐若现。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坐在炕沿边纳着鞋底的母亲那“嗞啦,嗞啦”的拉线声像是岁月的串珠,缀起寻常日子的一天又一天。

炉火正旺,红红的火苗翻舔着炉膛。“叭”的一声,躺在炉膛里的山药蛋爆开了外皮。急忙找了火钳勾出,皮开肉绽的山药蛋又面又沙。烫手的山药在我左右手里互相翻腾着,蘸上早已备好的椒盐、蒜泥,塞一口下肚,心里的满足别提有多美。北方的冬天,山药是常有的,红薯后来也多了,炉膛里的货渐渐多了起来,那淌着粘糖汁的烤红薯最是爱不释手。“吱吱”叫着的红薯、山药,隔三差五的从炉膛里取出来,三五个好友约起来,细细碎碎的往事聊起来……从前的慢时光定格在记忆深处,笑着,谈着,想着,念着,眼角的泪迷濛着。

泥火炉是用红砖红泥砌起来的。台面上抹了一层薄水泥,已经被油水渍得乌亮乌亮的。冬日里,炉台上常常温着一壶酽茶半碗剩粥。闲的时候,炉圈上还会烤着一捧瓜子、花生。炉台下的周边被铁丝围了起来,小件的湿物挂在上面很实用。长大以后,我常常幻想那种“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酒诉情画面,可惜家人都不饮酒,我更多看见的是母亲和邻家大妈、奶奶们在炉火旁搓麻绳、纳鞋底、打袼褙……炉火上打好了浆糊,母亲把洗好晾干的碎布一层层的粘起来,铺在一个矮脚的炕桌上,端在炉火边等着烤干做鞋衬。烤好的鞋衬被依样剪好,一层层的裱糊好做成鞋底,苎麻皮被劈成细丝在大人们的腿上翻卷成麻花辫,这个被叫做麻绳的细辫子“”嗞啦”,“嗞啦”地穿梭在鞋衬上,密密麻麻地缝着母亲们的期盼。大人们忙着手里活儿闲聊着,我有时会和邻家小孩儿窝在她们旁边, 专心地在炉火边玩抓羊拐。羊拐在手里起起落落,大人们忙忙絮絮,炉火忽闪忽闪,直到暮色将至。

冬天的早晨缩在被窝里说啥也起不了早。父母亲早早地坐在炉火边撑开我们的棉袄棉裤烤着,热乎劲足够,我们忽地爬起来,抓过棉衣穿起来,早晨就在炉火的温暖中亮起来。

年关渐近,这更是红泥火炉最忙碌的时候。卤肉的锅子架起来,炸馓子、油果的热油滚起来,蒸花馍的笼屉端上来……炉火闪着亮光一直旺着,热气整天都缭绕在屋里。腊月二十三,母亲怎么也要烙上灶干粮,最先出锅的那一块一定是祭献给灶王爷的。不为言好事,只是说红泥火炉辛苦了一年,该享受的。红泥火炉陪伴着我们,有生命,有热量,在漫长的冬日里温暖着一家人。那些光亮闪耀的火苗,充满着无限动力,点燃着生活的希望,温暖着我过往的岁月。

如今,城市的高楼大厦早已摒弃了红泥火炉这样的旧器物。但是,老物件,旧时光总会在特定的时段里在脑海中浮现。风雪的夜里,寂静的冬日傍晚……不能忘却的是红泥火炉给予过我的生活的陪伴,生命的足迹。忘不了那些围着火炉笑着,说着,向着光亮努力生活的东邻西舍们。那些翻卷着热浪的火苗,那杯温在炉台上的酽茶,冬日炉膛里飘过的味道,围着火炉给我们烘烤衣服的父母年轻的身影,这些围着火炉走过的被爱包裹着的岁月是我永远的小时候。红泥火炉——我这生命中不可缺失的记忆,就这样伴着远去时光的温暖与感动在岁月深处一直亮着,亮着……

李春梅,生长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现在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远辉 |人间最暖是土炉
散文||似水流年炉火红
小故事:熊熊燃烧的炉火
炉火·生命
【散文】孟生旺/泥土包裹的炉火
崞县风情录|夏风:记忆中的火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