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秋后总是咳嗽咳痰,怎么办?养成4个习惯,排寒散寒秋冬不咯痰

根据《黄帝内经》中记载:“夏受湿寒,气不得泄,秋则咳虐”,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饮食偏寒凉,又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喝一些冰镇饮料,穿衣方面也是倾向于薄、短,一天到晚只想坐在空调房,这些习惯造成了寒湿入体,体内的寒气、湿气没有得到排泄,到了秋天就容易咳嗽咳痰。

尤其对于一些身体本来就虚弱,容易感冒、咳嗽的人来说,到了秋天会加重病情。秋天气候干燥,人体体液不足,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的情况,痰液与干燥的空气相遇,就会使痰液变黏稠,引起咳嗽、咳痰。

那么,到了秋天,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建议大家养成几个习惯,帮助排寒散寒,秋冬不咯痰!

第一个习惯:坚持适量运动,睡前多泡脚

人要多运动,避免久坐。因为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力,提升免疫力,还能排湿气散寒气。秋天气温降低,比较凉爽,是非常适合运动的一个季节,大家可以选择慢跑、爬山、打球、练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每天运动40分钟左右,避免运动过度,反过来损害身体健康。

另外,建议大家在睡觉之前可以多泡脚,通过热水的刺激,足底很多穴位被打通,血液循环会更通畅。如果能够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温性的材料,比如生姜、花椒、艾草、红花等,用它们一起搭配着泡脚,可以促进汗液排出,有助于排寒除湿,保持脚部的舒适和温暖,缓解疲劳,提高抗寒能力,让身体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秋冬季节不咯痰。

第二个习惯:经常晒背

中医理论认为晒背就是天灸,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种说法——日为太阳之精,其光能壮阳气。人体后背属阳,被称为阳气之海,后背还有督脉运行,所以,经常晒后背可以疏通经络,散寒祛湿,升发阳气。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人在晒后背之后会有出汗、流鼻涕、打喷嚏的现象,这些其实就是身体在排寒的正常反应,大家不要过分紧张。入秋后,建议在早上9点到11点之间晒太阳,每次晒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第三个习惯:艾灸

艾灸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一种养生方法,而且艾灸的成本比较实惠,所以在秋天会隔三差五地给自己做一做艾灸。艾灸采用的是艾条、艾柱、艾球来对特定穴位进行治疗。

相信经常有家里老人腰膝酸痛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能做一做艾灸,温热的艾烟会渗透到皮肤,可以刺激到经络和穴位,从而可以起到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驱寒散湿、提升阳气的效果。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平时要慎重选择穴位,做艾灸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艾柱、艾条要选择陈年艾绒,这样可以让艾灸发挥出它特有的疗效,让身体变强壮。

第四个习惯:饮食调补

到了秋天需要滋阴补阳,日常的饮食调补对于缓解咳嗽也是很有帮助的,平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喉咙,加重咳嗽的症状。

建议秋天多吃蔬菜、水果,萝卜、山药、雪梨、柚子、苹果、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滋阴补肺,缓解咳嗽。

同时,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不仅可以润肠通便,还可以滋阴润肺,咳嗽的症状也得到缓解,秋天不会咯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气不足,身体会“露出马脚”?夏养阳,吃二物,戒三习,做四事
阳气不足,三个穴位,三个动作,瞬间激活阳气!
节气:明日立冬,养肾暖身最重要的90天,这3个穴位一定要先做
去寒气的方法有哪些?
(转)养生提醒20201008-
你是阳气不足,还是经络不通?一个小动作,瞬间激活阳气,秒杀手脚冰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