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的病人其实被“躯体化障碍”蒙蔽

来源:武汉晚报

男子常感胸口堵得慌,3年做了20多次检查也没查出啥毛病,到全国多地奔波求证,最后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

38岁的湖北某市银行高管张先生工作压力大,整日如履薄冰,回到家里面对较为强势的妻子,更是敢怒不敢言。三年前,张先生渐渐出现一些躯体不适症状,经常腹痛、头痛、胸痛,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到当地各大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张先生仍不放心,又远赴北京、上海,辗转就医两年多仍未查出问题。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引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情绪问题上来,张先生的躯体不适感也有了明显好转。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副主任医师介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总是以躯体不适感为突出表现,病人因此会到各大综合性医院就诊反复检查,均难以发现与躯体症状相符的器质性问题,但患者却常常抵触探索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

忽视心理症结,会导致资源浪费。一名男性患者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便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若是看不见,便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还有一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这两人都患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李闻天主任说,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不少纠结于躯体症状的患者实际上给家属也带来了巨大精神压力。

李闻天博士对于躯体化障碍患者家属提出建议,如果家里有家庭成员出现躯体不适,首先要考虑躯体问题,并在综合性医院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才考虑可能是躯体化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对待这样的患者,需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要肯定患者躯体不适的感觉是真实的,并关注患者的情绪表达。(记者毛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有恙,不少其实是“心”病
女子心慌胸闷 “逛医”5年才知是心身障碍
焦虑,与躯体疾病“狼狈为奸”的健康新杀手!
关注心理障碍早期识别与诊断,减少医源性的心理障碍发病率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
总是不舒服医院却查不出原因?据说五成患者都有这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