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阴证,切忌凉药

开始患病的时候没有发热,只有四肢厥冷,或者胸腹中满,或者呕吐。腹部满、痛,拉肚子,脉细无力,是阴经受寒,也就是真阴证,而不是从阳经传来,就应该用温补的方法,不要有一点迟缓。经云:发热恶寒,是由阳经生发;不发热而恶寒,是由阴经生发,应该用四逆汤来治疗。

但凡腹满、腹痛,属于阴证的,虽然只有很小的不同,但治疗的方法难以一概而论。

腹痛不大便,用桂枝芍药汤。

腹痛很严重,用桂枝大黄汤。如果拉肚子、腹痛,小便清白,温暖如盒饭,用理中汤、四逆汤,视症状不同选用。病情轻者用五积散,重者用四逆汤。

没有了脉象,用通脉四逆汤,使阴气退却,阳气恢复。

阴毒病手足指甲皆青,脉沉细而急,用四逆汤;没有了脉象,用通脉四逆汤、阴毒甘草汤,用葱熨肚脐,气海、关元用艾灸,可以灸二三百壮,仍然用温和补气的药疏通内外,以恢复阳气。如果都没有效果,就是死证了。

但凡看伤寒,只有阴证是最难识别的。自然的阴证,每个人都知道,遇到反常的阴证,就做不到了。

例如身体不发热,手足厥冷,喜欢安静沉默,不口渴,拉肚子、腹痛,脉沉细,人人都知道是阴证。

而至于发热、面部红赤,烦躁不安,忍不住揭去衣被,喝冷饮,脉大,人们就都不认识,会认作阳证了,如果误用寒药,危害不小。

一定要凭脉象下药,才比较贴切恰当。不论浮沉大小,如果遇到指下无力,甚至按到筋骨都全然无力的情况,一定是有伏阴,不可以用凉剂,要赶紧用五积散一服,通解表里的寒邪,随手而愈。

如果沉寒更加严重,就要用干姜、附子来退寒,使阳气不再外泄。脉象虽然洪大,按下去却跳动无力,用力按下去全然不跳动的,就是阴证。

但凡治疗伤寒,如果尺脉弱而无力,切忌发汗和泻下,要用小柴胡汤来和解。阳毒伤寒,服药没有效果,皮肤发斑溃烂,手足脱皮,身体像涂了红色,眼珠像冒火一样发红,口中燥渴欲死,脉洪大有力,昏迷不知人事,应该用三黄石膏汤。

但凡看伤寒,要问病患有什么地方疼痛,苦恼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饮食、大便,以及服过什么药。

问到有吐蛔虫的病患,即使有大热,也忌讳用凉药,否则一定会死亡。因为胃中有寒,蛔虫才能往上进入胸膈,是大凶的征兆,要赶紧用炮干姜理中汤加乌梅二个煎服。

蛔虫安定了,就用小柴胡汤来退热。因为蛔虫的特性是闻到酸味就会平静,遇到苦味就会安定。

但凡看伤寒,有口中白沫多,或者唾液多,流冷涎,都是有寒,用吴茱萸汤、理中汤、真武汤之类,视轻重使用,切忌使用凉药。杂病也是如此。或者用甘温药来补元气,如四君子汤加附子一片。血虚,用张仲景的八味丸。

资料来源:《伤寒六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4 讲 厥阴上热下寒证(2)、厥热胜复证
卢陵求微|桂枝加减活天下
转益民老人<平脉辨证说伤寒>
活人阴脉例!!
中医治感冒应当一剂而愈
霍乱兼转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