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原永祚寺|无梁有殿,尊宿尚留双塔在。
龙城太原,古迹遍地,谁为标志?
永祚寺双塔,当之无愧。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建成以来,历代志书都将凌霄双塔作为太原古城标志,以“晋阳奇观”誉之。
永祚寺双塔是全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双塔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凭着古老的塔身,既可俯视古城太原之全貌,还可饱览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鳞次栉比。
在双塔之外,永祚寺是国内罕见的全部采用砖仿木无梁建筑的寺院,寺内的大雄宝殿、禅堂、客堂、三圣阁均为明代无梁砖结构建筑的代表。

不同角度远望双塔,罗林·张柏林拍摄于1909年

建寺:一代名僧建筑大师未竟之作

寺始建于明万历中叶。据万历《山西通志》记载:“晋阳城重山遮障,开此平衍真一大形胜也。独龙稍不足,文明不开;虎稍强,故其民挚悍,而世家亦少。近有筑浮屠者,亦大有见。

本志《傅应期传》中记载:“郡地形左痹不胜右,缙绅学士建永明寺、宣文塔于东山,以辅不足,推公(傅霖)首事。”万历《太原府志》也载:“起自堪舆家言,谓塔在巽峰则文运胜。

远望双塔,罗林·张柏林拍摄于1909年

由此可知,万历年间以傅霖(傅山祖父)为首的缙绅学士为“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而创建永明寺和宣文塔。其确切的创建时日据旧塔铁质塔刹铭文记载为“万历岁次己亥仲夏”,即万历二十七年(1599)据万历《太原府志》载:“建后,连三科两庠中五人或七人 或十人,其兆足徵也

寺名永明寺,以十三级文峰塔出名,所以俗称为大塔寺,当时依塔而建的几间寺舍今已无存。

宣文佛塔旧影

据乾隆《太原府志》、道光《阳曲县志》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07),晋藩第十一代晋穆王朱敏淳认为永明寺规模简陋,特请五台山高僧、护国禅师妙峰大师至太原主持扩建“大塔寺殿宇”工程。

双塔旧影,喜龙仁拍摄

妙峰大师,法名福登,也称佛登,号妙峰。大师祖籍山西平阳(今临汾),俗姓续,为春秋晋大夫续鞠居后裔。妙峰大师一生善营建、工铸造,竭尽心力于佛寺建筑、桥梁修建与道路开筑,曾重建了山西运城蒲州万固寺殿宇和万固寺塔;辟建了陕西三原县泾河大石桥;新建了宁化(今山西宁武)万佛石窟及寺庙;创建了河北宣化府(今河北张家口)洋河二十三孔大石桥;铸制了四川峨眉山、江苏句容宝华山、山西五台山三座大铜殿,足可称之为明代著名建筑师。明代翰林王毓宗在《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中赞扬他“为修梵行,智用高爽,法中之龙象”。

妙峰以“永明寺”与五台山由万历皇帝敕建的“护国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名重,改其中之“明”为“祚”,意取诗经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之意,改永明寺为永祚寺。

永祚寺旧影,来源:拉里贝相册

工程初起,妙峰看到宣文塔微向西北倾斜,便在万历皇帝母亲的资助下在旧塔之西北增建新塔一座。万历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1608—1612),殿宇和寺塔建成,形成“两峰插天”,“楼阁巍然”之大观。建成后以太后尊号“宣文”命名为“宣文佛塔”,成就了“双塔并峙”之奇观。此后,大塔寺习称遂由双塔寺取而代之。

妙峰生于明嘉靖十八年 (1539),重建永祚寺时已是古稀老人,历四年而塔工告竣,寺院殿宇初备时,因病返回五台山,三个月后圆寂。原来规划的宏伟的寺院建设计划就此搁浅。

万历皇帝为妙峰大师的题词(在显通寺铜殿下方)

殿宇:明代无梁式殿阁中的珍品

阳光照耀在城中林立的塔楼和城墙上,西部波光粼粼的湖水后方是连绵的山脉,遥望东方,山峰巍峨。在略微起伏的黄土之巅,沿小径顺斜坡而上,便来到了这座位于黄土丘陵之上的寺院。”这是1908年4月,德国建筑家柏施曼考察永祚寺时的日记。从老照片中可见柏施曼描述中的古寺风貌。

永祚寺双塔,1908年4月柏施曼拍摄,左侧为观音阁

永祚寺与一般佛寺朝向不同,坐南朝北,依地势而建,居高临下。寺内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为塔院区,居于东南,下院为寺院区,位居西北。

柏施曼所绘永祚寺平面图

向南拾级而上,是为山门,建于1980年,青砖砍磨砌筑的仿木结构歇山式无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当心间为砖券拱门,门额正中“永祚寺”砖雕大字为启功所题。

门之两侧的八字壁上,镶嵌三彩琉璃团龙,西侧团龙下有印章一枚“太原南郊郝庄琉璃厂塑”。此厂为太原苏氏琉璃传承人葛原生所建,这两壁琉璃也是葛原生的第一个孔雀蓝作品。

跨过山门为前院宾客院,有东西厢房五楹,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与寺内砖仿木无梁建筑风格一致。

如意门俗称二门,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面阔一间,进深一间,是寺院早期的山门。门额上有当时阳曲县知县戴梦熊所题“祗园胜境”四字。门前石狮一对,应为旧物。

跨过二门,进入中院花卉院,可惜时节不到,无法见到寺内牡丹名品的风姿。三门为民国十六年(1927)所建,门额题“永祚禅林”。

从三门进入,后院尊称佛香院,这才是寺院大殿所在的区域。

大雄宝殿是永祚寺中现存最大的殿宇,面阔五间,标准的“无梁殿”,整座殿宇不用一根木质的梁、檩、椽、柱,而是用砖石砍磨砌筑的穹窿形建筑。

永祚寺大雄宝殿,来源:《中国文化史迹》

大殿当心间与两次间各辟一门,拱券门上中题“大雄殿”,两次间分题“庄严”“清净”。两稍间为格子棂窗。其外观全为仿木结构而制,用砖雕出斗拱、椽飞等。

永祚寺殿宇,来源:《中国文化史迹》

正面有青砖磨砍砌筑的檐柱六根,平面呈圆形,半径敞露在外,做嵌入墙状。每根檐柱的下部为青砖精心雕琢的仰覆莲须弥座式磉墩

檐柱和磉墩

檐柱与檐柱之间,用砖砌阑额枋相连,其上为砖砌普板枋,枋上置砖雕斗拱,除柱头科外,每间都有平身科两攒,当心间两朵攒平身科中还夹有一攒斜拱,斗拱均为五踩双翘。

由于是青砖雕砌,出跳尺度较小,出檐也较木构为短。为了弥补砖仿木结构所造成的柱高、檐短、出跳尺度较小等墙面显得呆板的缺陷,能工巧匠们别出心裁,在檐柱的上端,再雕刻磨砌出垂莲柱、角替、枋头、华板等装饰构件,并在上面精心雕刻出卷草纹,置于阑枋之下,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如同给大殿披上了半截花罩。垂莲柱与枋头的交接处,用砖雕刻出云纹等,墙面更富装饰性。

走进大殿,可见殿内由纵横三券并列而成,明间和两次间实际上是一个纵列大券筒。两梢间由与大券成正交的小洞券组成。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方丈室,均为明代无梁建筑,砖雕工艺简朴。

无梁式大雄宝殿之上,另建有一座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名为三圣阁,自大雄宝殿旁侧方丈院内拾级转折而上,便可登达。

永祚寺三圣阁,来源:《中国文化史迹》

三圣阁面阔三间,当心间为正方形穹窿,砖雕砌有八角藻井,仿木结构,斗拱出跳,层层叠涩而犹如华盖宝顶,富丽精致。砖似木制,独具匠心,为无梁式殿阁中的珍品。三圣阁的两次间则为两个横券。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建有两个配殿,东为客堂,西为禅堂,都是面阔五间梁砖仿木建筑。

永祚寺禅堂,1908年4月柏施曼拍摄

所谓“无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不用木质的梁、檩、枋,而纯用青砖或石料砍磨后砌筑成穹窿顶形式。这种发券的砖结构在元以前大多运用在陵墓的建造上,唐、宋时期多用在砖塔的门、窗之上,而内部结构则多为叠涩支出。明中叶后,陶窑业取得极大进步,产量增加,砖价降低,大量使用的条件成熟,“以筒券为殿屋之风骤兴”,并在细部做出仿木额枋样式,这为明代殿堂建筑打上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印记。

永祚寺三圣阁,来源:《中国文化史迹》

梁思成先生来永祚寺考察后说:砖模仿木结构的形式,砌出柱梁、斗栱、檐椽等等,这种做法运用到殿堂上来,可以说是创造了佛教殿堂的一个新类型,实物是比较罕见的。

造像:佛像供奉位置的争议

由于券艺高超、券弧跨度大,大雄宝殿殿内显得宽敞高大,适合于供奉较大的佛像。

正中三个券洞中,正中释迦牟尼佛,东次间阿弥陀佛立像,西次间东方药师佛。其中以阿弥陀佛立式铜像最为精湛,佛像高近四米,分两节铸成,周身贴金,头梳螺髻,面相方圆,眼神下视,身披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左手于胸前结禅定印,右手自然下垂于侧,结来迎印。

殿内这三尊像并非同一时期所造,位置也经过调整。阿弥陀佛铜立像为永祚寺原物,本来是正中供奉,后因有参观者提出意见,认为殿名大雄殿,正中自应供奉释迦牟尼佛,因此将阿弥陀佛像调整到了东次间。

释迦牟尼佛和东方药师佛坐像,铁铸涂金,原为太原北十方禅院的造像,北十方禅院废毁后,才迁移到永祚寺。这两尊像较阿弥陀佛像晚出,按柴泽俊先生判断,释迦牟尼佛像为晚清作品,药师佛像为明末或清初所造。

对于这一调整,也有不同意见。因为据记载,永祚寺原为净土宗寺院,且大雄殿亦称接引殿,殿内正中供奉阿弥陀佛理所应当。

大雄宝殿两山墙内侧各有六个拱洞,传有十二独觉像,现已不存。所谓独觉,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独觉造像,佛寺造像壁画中皆未见,不详其形。

三圣阁从前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组成的西方三圣塑像已毁。现供奉的是1985年3月由原紫竹林寺搬迁而来的造像,皆为明代塑像。

正中龛内端坐的为送子观音彩塑,姿态宁静安详,神色亲切自然,衣纹飘逸,线条流畅,明代彩塑。观音身边分别为善财和龙女。善财拱手合十,龙女捧绢帕盘盏侍立,两胁侍后代重装,大失原塑神韵。

西次间券龛内一尊,头戴花冠,肩置披帛,侧身倚坐于礁石之上,礁石之间有盘龙出没。根据坐姿和神姿判断,应是一尊南海观音像,原来应在某佛殿扇面墙背面,即常见的“倒坐观音”。下面说明牌写普贤菩萨,不知何据。

东次间券龛内一尊,装扮相似,结跏交脚而坐,左手半举微握,似捧着如意,如意不存,手势依旧。这一尊应为文殊菩萨。

三圣阁左右次间还有一些塑像,左边供一文士像,一夜叉像,角落还有一尊韦陀像,体量虽小,但造型风格雄壮有神。

右边两尊武士像,一尊头戴缨盔,身穿铠甲,持戈而立。一尊头梳高髻,戴小冠遮护,双手捧于胸前,似有持物,此尊或为诸天像。

双塔:四百年屹立不倒的晋阳奇观

永祚寺下院为寺院,以南北走向为中轴线,上院为塔院,却以东南、西北走向为中轴线,在同一建筑群体中形成走向不同的两条轴线,在传统寺院建筑中是个特例。

塔院内巍峨并峙两座砖塔,宣文佛塔居西北,文峰塔居东南,两塔均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度相仿,近五十五米。

宣文佛塔建成于1612年,塔座为沙石条砌筑,质朴坚固。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

塔上的斗拱、飞檐、椽、枋、柱(垂柱),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十三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

宣文佛塔的底层开辟两门,一为东南方向,一为西北方向。缘东门拾级而上,迎面是石砌的佛龛,龛中造像毁之战火。继续攀登,便进入塔外壁与内壁之间的阶梯,盘旋而上,可登至十一层。

宣文佛塔一到七层的砖仿木斗拱,无论形制还是结构,均与大雄宝殿相同,为五踩重翘,上承撩檐枋、椽、飞,组成塔檐。随着塔身的拔高,塔层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减低,斗拱形制也随之变小,八层以上,斗拱结构则改变为三踩单,明显收分,使塔身轮廓造型呈流弧状线型。

从旧影看,原来宣文佛塔二层有平坐围栏,登塔者可走到塔外,凭栏远望,现已不存。

宣文佛塔旧影

在第一层斗栱之间,西北塔门一面嵌刻有砖雕“宣文佛塔”,其余各面嵌刻“阿弥陀佛”,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佛塔,也巧妙地填补了斗栱与斗栱的空间,可谓独具匠心。

每层的八个角,都镂刻有砖雕的装饰性莲花垂檐柱,垂柱与垂柱之间,有砖砌额枋相连,垂柱上方,砖镂的角替、枋头、华板等上面刻有细腻逼真的草纹、云纹,大大地增强了塔外面的装饰性。

宣文佛塔一层,来源:《中国文化史迹》

塔刹为铜铁制“宝瓶式”顶,刹座为覆盆仰莲式须弥座,用生铁铸成。刹顶则为铜质宝瓶式,置于覆盆仰莲座中。

宣文佛塔塔刹,摄影:张屠户

文峰塔建成于1599年,同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54.76米。与宣文佛塔不同,文峰塔上下直径几乎相同,基本为直上直下,没有明显收分,外形呈直线形。

从宣文佛塔看文峰塔

文峰塔第二、三、四层有平座,以叠涩方法出檐,没有平座斗拱。文峰塔雕饰简朴,不像宣文佛塔有琉璃剪边。文峰塔斗拱一到八层五踩重翘,八层以上三踩单,与宣文佛塔同。

文峰塔塔顶用青砖砌成八角攒尖,塔刹与宣文佛塔略有不同,为三节宝葫芦式,置于覆盆仰莲座中。文峰塔仅设一门,也设砖质阶梯,但不开放攀登。

文峰塔塔刹,摄影:张屠户

从宣文佛塔拍摄的文峰塔,1908年克拉克考察队拍摄

解放战争时期,地势较高的永祚寺成为太原外围的重要防御据点,敌我双方为争夺双塔要塞发生激战,炮火导致宣文佛塔二至八层被击损三分之一历经三十多年风雨后,1984年作了修补。

太原双塔寺阵地,伯恩斯1949年拍摄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开始攻打双塔寺要塞

战争中损毁的宣文佛塔

而文峰塔一经问世,塔身便向西北微微倾斜,历代地方志都有明确记载,并且成为妙峰法师建塔的发念和缘由。许多对建筑有研究的人认为,文峰塔向西北微微倾倒,是匠师们考虑到塔势高峻,又是东山前沿,容易受西北风影响,才有意向西北方微斜,以抵消风力对塔的阻力。也有人认为是象征紫气东来。

柏施曼1908年拍摄的文峰塔,明显有倾斜

至20世纪90年代,历经四百载的文峰塔的中心点已向西北倾斜至2.86米,且塔体劈裂缝隙逾百,两侧下沉,高低不匀,成为一座危塔。1995年,聘请我国古塔纠偏专家曹时中,采用“沉井淘土法”对文峰塔进行纠偏,并加固维修,1997年9月竣工。

永祚寺的塔院中除两塔之外还有两座较有特色的建筑。一座是两塔之间的过殿,一座是文峰塔后的后殿。

过殿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单檐歇山卷棚式,面阔三间,同为无梁砖仿木建筑。因其前后辟门,是沟通两塔的通道,所以称为过殿。

永祚寺旧影,过殿和后殿清晰,罗林·张柏林拍摄于1909年

殿内展陈着一口古钟,其铸造年代为明万历四年(1576),根据铁钟残留铭文推测,应为晋王府组织方山王府、宁化王府、晋长府、新化王府等几家王府联合发起制造。

后殿原名三教殿,俗称后高殿。位于文峰塔以东,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券窑式建筑,面阔三间,当心间有门,为民国年间所建。沿左侧山墙边的台阶可达二层。二层为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据说阁内供奉有西方三圣,后来阁楼废毁,原物无存,仅留柱础10个。在重修宣文佛塔时,后殿一并列入重修。

柏施曼1908年拍摄的塔院后殿

殿内下层明间窑洞中保存有外地寺宇移来的铁质造像两尊,一为阿弥陀佛坐像,一为弟子阿难立像,均高二米四以上。柴泽俊先生从阿弥陀佛像发髻样式与太原天龙山隋代石雕像相似的特点,判断为国内稀有的隋代造像。此行匆忙未入后殿参观,借用《山西古代彩塑》中图片。

隋代阿弥陀佛和阿难像,来源:《山西古代彩塑》

看过永祚寺殿宇和寺院,重新审视其建筑布局,可以看出从傅霖到妙峰一以贯之的建设理念。《礼记·乡饮酒礼》有云:“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永祚寺建于太原府城东南,在寺院的东南又顺东南方向排列了双塔。

表面上这是一座佛寺,但总体上依然是为为兴文运而崇尚和祈求东南之“气”。塔在巽峰则文运胜,而“巽与巳同宫”,季春孟夏之交,正是牡丹盛开之时,永祚寺内遍植牡丹,塔檐、房檐下雕饰牡丹,同样是这种愿望的体现。

永祚寺旧影,罗林·张柏林拍摄于1909年

永祚寺虽然有两条轴线,东南、西北之轴线的建筑物才是其整个建筑布局的核心,在这条轴线上虽然有佛塔,但这是缙绅学士对它的一种窃用,正如《永祚寺宣文宝塔舍利碑记》云,“真人舍利之宝,浮屠氏所私也,浮屠不私而学士窃之。而南北轴线上的佛家寺院是兴文运之事的附属物,它除了做“文风”的展示物之外,只是为守塔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祚寺下
山西太原:永祚寺
太原永祚寺|明代寺院建筑的典型范例尖设计师谈未来设计趋势
太原凌霄双塔,为何能成为晋阳奇观?
太原双塔的由来及其保护
永祚寺,双塔凌霄的太原城地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