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器晚成的高适:半生落魄又何妨?一朝封侯天下知

随着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唐朝唯一封侯的边塞诗人高适备受瞩目,成为新晋顶流。

在电影中,高适有点口吃,但性格内敛耿直,练就一手好枪法,一心想着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然而,大半生都报国无门,直到暮年才终于征战沙场一展抱负。

的确,历史上的高适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他五十岁之前一直待业,生活穷困潦倒,有时甚至需要亲戚朋友接济。

高适并非没有志向,他也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是运气实在太差。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寻求举荐又没有门路,只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当时高适也不会想到,这一等就是大半生。在落魄失意的日子里,他曾客居宋中、北游燕赵、寓居淇上,与李白、杜甫等一众好友漫游山水间。

749年,已经在诗坛小有名气的高适,仕途终于迎来转机。在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举荐下,高适参加有道科考试得中,当上了从九品的封丘县尉。

三年后高适辞职去了河西,有幸效力于唐朝名将哥舒翰帐下,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由盛转衰,而高适却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受到三代帝王的嘉奖。

哥舒翰兵败被俘,高适一路西驰朝见唐玄宗,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李隆基提拔他为侍御史,不久又擢升为谏议大夫。

永王李璘叛乱,唐肃宗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让他领兵平叛。结果大军还未出征,永王就兵败被杀。几年后,高适又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高适率军与吐蕃对战,虽然打了败仗,还丢了好几个城池,但是却获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有唐已来, 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正如《旧唐书》中所说,高适是唐朝诗人中官做的最大的。

他落魄了大半生,却只用十三年时间就完成逆袭,成为大唐唯一一位封侯的诗人。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适的逆袭
唐朝诗人的生存智慧:李白垫底,高适稳进前三
大唐诗人无数,都希望用才华敲开官场进阶之门,只有高适如愿封侯
唐朝大诗人中最显达的他,晚年人生开挂封侯,跟李白杜甫分道扬镳
唐代诗坛前五席,末座谁来坐?
少年说‖亚亚(143):话剧《杜甫》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