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父母,是成为孩子的心灵“容器”
容器,是乐学常常引用的描述,是我们想为孩子提供的抱持环境。

它其实不是乐学自创的,“容器”的概念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后克莱因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威尔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1897-1979)。比昂用“容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作用。

 


说来好玩,动笔之前因为拖延症犯了,在沉浮挣扎地读完两部小说后,我痛定发誓,明早一定要早起写稿,绝不再看小说!

第二天,我做到了一半——早起、放下小说

然后去看了一部电影《妈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陆版译名《瞬息全宇宙》)。




临近结局,忽然意识到(不涉及剧透)电影里的女儿——内心向母亲寻找着情感支持、希望母亲可以体会自己的痛苦、希望母亲帮她找到存在的意义,并轻声告诉她,这个世界还有值得你的爱的东西 —— 这说的不就是比昂说的容器吗?
 
还真是瞬息全宇宙,看个电影都在催稿啊。
 
开玩笑。也许是因为,它就是亲子关系和生命成长中,要学习的常见课题吧。





比昂的研究是从儿童早期与母亲的关系开始的。在比昂的体系里,母亲/父母成为了一种“容器”,而孩子是被容器所接纳的“被容纳者”,以帮助孩子心智功能的发展。


这么说很抽象,我们来看国内精神分析学派张沛超老师举过的例子——烤红薯的故事。

一个小孩他想吃烤红薯,但烤红薯非常烫。

这小朋友还没有形成“烫”的概念,所以他一把拿过来,发现——这么烫,好痛!小孩第一反应,马上会扔给他妈妈,因为一开始他的世界里母亲就是全部,什么事情都是母亲搞定的。

他扔给他妈妈,妈妈会有几种表现呢?

第一个妈妈大吃一惊!“你居然还烫我,你这个兔崽子你这么坏,你想烫死老娘。把这红薯来手给我伸过来,我给你摁着,你一定拿着。”

第二个妈妈拿到红薯,接过来,一下子就烫出眼泪来,把红薯也扔了。这个小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烫的感觉消解了,也不只是消解了,他在另外一个人那验证到了一种类似性,另外一个人也有类似的反应,他见证了,所以他知道并非自己有了什么样的过错,或者这个世界变得从此以后充满了危险。

第三个妈妈也觉得烫,也流出了眼泪,把红薯放在了一边。但看到孩子还吓蒙着,于是先安慰孩子,帮孩子吹吹手,说“这个好烫对不对?有没有烫着你?”

这时,孩子知道这样一种极不舒适的体验,它不光是被另外一个人所熟悉的,也是可以被另外一个人所处理的,而且重要是这个经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烫。这下对于孩子,他增长了很多的知识性的东西,原来这种很可怕的感受有名字,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感觉叫做烫,并且,这个不舒服的烫是可以被缓解、被抚慰的。
 
第四个妈妈,做得又更多一些。安抚了孩子,孩子不哭了,也知道这个东西烫。但妈妈没有忘记,孩子一开始是想吃红薯的,所以把红薯拿出来吹凉了,掰开喂给孩子吃。

孩子发现,在妈妈的转化之下,他见证了这个东西从可怕的、摸起来很烫要丢掉、变成一个可以吃的,吃起来还挺香甜的。变成了很好的体验。原来一开始看着恐怖的东西,世界里那些可怖之物,它有可能变成非常甜美,所以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东西的。这个孩子对世界升起了探索之心、好奇之心。 


故事里的烫红薯,对孩子来讲,代表的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知名的情绪,焦虑、恐惧、害怕等等, 在孩子们尚未理解这些情绪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是很不舒服的。
 
他们会选择把不能承受的情感体验投射出去,丢到父母那里。因为父母在ta的成长过程中,互动得最多,也最能承接ta的情绪。
 
功能“好”的父母,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容纳功能的容器。将孩子不能接受的情绪接受,转换,再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和原本的恐惧(或其他不能忍受的感受)和平相处。


 

第一个妈妈大吃一惊,愤怒地要求小孩子自己拿着烤红薯,看起来很不真实。但把烫红薯换成其他事件时,新闻里其实并不少见。 

本来应该帮助孩子消化处理的父母,因为自我成长上人格发展的困境,还有很多自己不能承受的焦虑,在遇到事情时,他们第一反应是隔绝、并丢回去,把自己的焦虑返还给孩子。

一旦丢回给孩子,就等于父母作为接收情绪的功能失掉了,孩子会觉得愈加可怕,甚至比第一次的恐惧更恐惧,如果不断重复下去,就会变成ta人格上的一个缺陷。
 
所以,首先容器的第一个功能允许和接纳。

第二个妈妈即使也非常害怕红薯的烫,接过后马上丢出去,也能够起到一些接收的功能。因为她告诉孩子这个叫害怕,同时妈妈也是一个示例,告诉孩子我也是害怕的,那小朋友也不会觉得那么可怕了,因为大家都一样,是正常的事情。

如果当一个孩子被电影或噩梦吓得哇哇大哭时,父母说不怕!有什么好怕的,那都是假的!孩子可能哭得更厉害,因为等于在告诉他,你的情感体验是假的,而孩子的情感体验完全是真实的。承接的第一步,是如实接收孩子当下的内在感受。


 
容器的第二个功能是安抚。
 
就像第三个妈妈吹吹手,安抚孩子,告诉他这感受叫烫一样。容纳功能好的妈妈,能够给予孩子充分共情,不断帮助孩子为他的情绪体验命名。

在孩子以后出现类似不可承受的情感体验时,他就会自动学习,或者模仿妈妈,给自己的情感命名,例如害怕,恐惧,烦躁、焦虑等等。当一个情感被命名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情感,它就可以从不可忍受变成可以忍受。
 
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家长做什么,而是需要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当他的恐惧(或者其他情绪)被尊重、重视和处理之后,自然也就很快消失了。


 
可不可以再升级一些?有的,容器更重要的功能是“转化”。
 
转化是最高级的容器,是非常棒的容器,能够帮孩子把害怕的东西转化成美好的东西 。

父母作为成人,有比孩子更丰富的认知和情绪经验,用以把孩子投射出来他们无法忍受的心理状态,转变为可以忍受和有意义的内容后,再返还给孩子。

孩子本来对外界的直接感受是害怕,通过转化,知道外界有很多美好到时候,ta自己会心生希望,未来也不会那么抗拒对外探索,也仍保有享用这个世界的欲望,可以允许自己发展自己。

孩子最后将学会内化的过程并学会容纳自己的情绪。



 
需要看到,孩子们丢出自己处理不了东西并不都以脆弱的方式呈现,可能很尖锐、也可能带着攻击性,考验着父母的承接能力,但内里依然是他们对父母作为容器来帮他们容纳、转化的需要。

有时候,我们做不到最高级的转化时也没有关系。乐学的领队和孩子们相处中,因为陪伴短暂常常只能做到前两点,可我们看到当成人做到接纳涵容、共情陪伴、对感受命名,对孩子已经是巨大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深度剖析:什么是“好”的父母?答:容器型父母
这种家庭极容易养出抑郁的小孩,却隐藏得很好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千万不要说“别怕”
所谓的“挫折教育”毁起孩子来到底有多可怕?
如何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和减少恐惧
心理原创 | 假如有一天,“体罚孩子”被立法,你会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