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夫道人谈养生 | 活在五行间
userphoto

2024.03.11 广东

关注

导语

【选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5年Z1期】

提起五行, 大家都能说出金木水火土, 可与之对应的生活之道, 您了解吗?火-食、木-衣、土-住、金-行、水-性, 让我们循五行寻健康, 在五行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五行在天为春夏秋冬长夏;在地为金木水火土;在人为仁义礼智信;在生活为衣食住行性;在脏为心肝脾肺肾;在腑为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五行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五行之间。

五行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尤其在习性 (衣食住行性) 和秉性 (怨恨恼怒烦) 方面。怎样正确地生活, 是我们健康的关键。所以, 懂得健康的人, 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生活有它的规则么?有, 下面我们就循五行去寻生活、寻健康。


火食之道

食,五行属火,因为只有人类用火。

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人的生命特征主要表现就是阳气的盛衰。人的衰老其实就是阳气在不断衰减的过程。如,阳主动,阴主静,人在孩童时代阳气旺盛,所以他好动;到青年,他不仅好动而且好强,阳气最旺盛;到中年以后,阳气逐渐下降,所以就不太想动;到老年,人就更不想动,一直到最后一动不动。

阳主升。在孩童时期,小男孩的生殖器在睡醒之后就会自然勃起 (在没有任何欲望的情况下) ,随着年龄增长,男人的生殖器官也在衰减;女性也是一样,随着年龄增长生殖能力逐渐衰退,阳气逐渐减少,最终导致生殖器官的衰退和萎缩,如乳房逐渐下垂,面部肌肉松弛,这些都与阳气升举的力量不足有关。故保存阳气、护养阳气、增加阳气是养生的关键。

围绕阳气和生气去吃

吃首先就要围绕着阳气和生气去吃。各种草木在春天之所以会开花发芽,是因为阳气由地下逐渐向上升发,所以春天的阳气和生气存在花与芽中,多吃花和芽可以增加阳气,提高生命活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女性;夏天,草木处在最茂盛的时候,阳气充实在叶子上,故夏天多吃叶类食物有益养生;秋天肃杀之气来临,万物处在收敛状态,阳气聚集于果实之中,故秋天应多吃果实;冬天万物封藏,阳气逐渐下降、回归并藏于根部,故冬天宜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萝卜、芋头、红薯等。冬季五行属水,与人体的肾气相通,故男性在冬天更要多吃根茎,因为吃根补“根”。

由于电冰箱的广泛使用,食品的保鲜期被延长,从而引发食物阴气过盛、阳气减弱,对身体危害甚大,因此不宜食用冰冻时间过长的食品。

对于叶类、花类、芽类等食品,其阳气在表,不宜过长时间煎煮烹炸,易使阳气丧失。而根茎类的食物由于其阳气在内,则可以适当久炖。

细嚼慢咽

任何东西进入体内都需要经过过滤,如声音,人类听的过程其实就是有选择性的吸收过程,与自己无关的声音可能就会被过滤掉,自己感兴趣或敏感的声音就会记住。声音是经由耳朵过滤的。当空气进入人体时,也要进行过滤,鼻子就如同人体的空调,热的空气进入鼻腔可以冷却,冷的空气可以加热,所以鼻子大的人,过滤功能强。

食品进入体内要经过口腔充分地处理过滤,否则对胃肠将造成伤害,如过热、过凉、过酸、过辣、过甜、过苦、过硬等都会对胃产生刺激,造成紧张,导致消化或吸收障碍,细嚼慢咽有助于唾液和胃液对食物的消化,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通过充分咀嚼,我们的唾液可以增加多种酶和氨基酸。致癌物 (如黄曲霉素、亚硝酸铵盐等) 在咀嚼的唾液里,三十秒内就失去了其活性。咀嚼所产生的氨基酸,对提高人的免疫力也具有很强的作用,可预防和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尤其是胃癌。食物在充分咀嚼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我们的咀嚼肌,使我们面部肌肉保持平衡,容颜不老,还可以锻炼牙齿的坚韧程度。细嚼慢咽的减肥作用也不容小觑,十个胖子九个快,通过充分咀嚼食物,可以促进胃肠分清泌浊;延长进食约半个小时,使胃在常规进食时刺激大脑产生饱胀感,减少对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功效。

对喜欢的东西加以节制

对喜欢吃的食物要加以节制。人很贪婪,尤其对自己十分喜爱的东西,因此喜欢的食物一定会过多地摄取,太过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人过于喜欢什么,什么就是毒品。特别喜欢吃肉,你就会被肉所伤;特别喜欢名,就会被名所累;特别喜欢钱,最终会为钱而奔波拼命;特别喜欢爱情,就会为爱情而苦恼。因此不论是养生还是事业,都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无法节制自己的人,身体不会康健,事业也不会成大器。

不宜吃过饱

饮食不宜过饱,保持在七八分饱为宜,既可以减轻脾胃负担,又可以降低能量消耗。因为人体内腹腔和胸腔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每个脏腑都各就各位,如果过饱,其他脏腑就会受到挤压,脏腑的活动度变小导致脏腑代谢缓慢,代谢产物不易排出体外。各种毒素容易堆积,久至引起大的疾病。如果过饱,补救方法是下一顿少吃甚至不吃为宜。人体之出口即胃肠道,需定时清理。《淮南子·地形训》中说:“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又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建议人到中年以后,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每年可辟谷 (配合专业的功法进行,而不是简单的断食) 2次~3次,每次7天。人体就像汽车一样,跑到一定时候就要维修和保养,辟谷时除大量饮水和运动外,不再摄入其他食物,对血液进行稀释和排泄,不仅可以延缓人衰老,提高免疫力,消除我们体内多余热量,还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衣之道木

衣,在五行属木。

原始时代,人们都是用草木、树叶遮身。穿衣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温,人体的体表温度、腋温一般都在36.5度左右,一般皮肤表面温度在33度左右。如超过34度,人的毛孔会开放,散发热量;如气温过低,皮肤就会收缩,用以保存热量,气温越低,人消耗的热量越大。为了保持肌体内温度的均衡,寒冷时我们增加衣服,转暖时减少衣服,这也是养护阳气的第一要义。

俗话说:“春捂秋冻”,正是源自于《黄帝内经》中:“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指人要顺应自然。春天为什么要“捂”呢?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如果在身体刚感觉热的时候,就立马减少衣服会使皮肤毛孔突然收缩,导致身体在冬天里储藏的毒素得不到外泄而致风寒,“春捂”正是为了在夏天到来之时更好地排除身体储藏的毒素做准备。秋天,随着气温逐渐变冷,不要马上加衣,让皮肤毛孔根据温度的变化逐渐收缩,储藏热量和能量,为过冬做好准备。天属阳,地属阴,寒从地起,因此,春秋的衣着除遵循春捂秋冻的大原则之外,春天减衣应先减上衣后减下装;秋天增衣,先加下装后增上衣。

对穿衣的质地,春夏季节尽量以棉、麻、丝、绸等透气的布料为主,不宜穿化纤制品。而秋冬时节,要以纯棉、保暖、柔软为主。

对于色彩,春夏天宜以白色、浅色、反光的布料为主。秋冬天要以黑色、深色、吸收热量的布料为主。对于肝火旺盛、血压较高的人不宜穿红色、橙色等使人烦躁的艳丽色彩;对于阴盛阳衰、少气懒言、四肢俱冷、精神抑郁者, 不宜穿黑色、灰色等冷暗的色彩。

穿衣最关键的是内衣,尤其男人的内裤和女性的胸罩。男性的内裤,不宜过紧和透气性差,因为男性的睾丸怕热和挤压。现在患不育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并趋年轻化,其中很多就因为穿过紧和透气性差的内裤导致睾丸温度过高,致使精子的活力下降和数量减少。也不宜穿黑色、吸热比较强的内裤。对于女性,为了追求美和性感,经常买一些塑身内衣,由于过紧导致腰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很多妇科疾病。胸罩的选择也很重要,胸部的健康对身体影响很大,胸罩不宜过紧、过大、透气性差等。

土住之道

土之道为住,是家庭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五行属土。

房子是人的第二套衣裳,主要功能是用于调节体温,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居住环境对我们的健康和家庭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故,住房与穿衣类似,穿衣过紧会导致人有压缩感而使血液循环不畅,过松又不宜保暖。住房如果过小,会让人感到压抑,过大则容易泄气。最关键是需要有阳光,因为阳气对人身体非常重要,久住阴面或湿地对人身体会造成伤害。根据南北方的气候不同,房子的朝向选择很重要。同时注意通风、背山面水,前面有照,后面有靠,周围环境不要有污染源等。

小环境的布置对健康影响很大,就卧室而言,通常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卧室不宜开更多门和过多的窗,会导致气不聚合;颜色不宜过于艳,尤其不宜用红色,也不宜用过暗的颜色,如黑色,要根据居住人的年龄和角色来选择居室颜色。如小孩和学生,卧室宜在生气的部位,颜色宜选择浅绿色、浅蓝色,这些颜色对于孩子的智商具有增强作用。对老人来讲,卧室颜色尽量选择暖色调的色彩,对于肝火旺盛、易烦躁的人,适合选择冷色调的色彩。

卧室的门尽量不要与大门、厕所门和厨房门相对。卧室内也不宜摆放过多的电器,电子产品对人健康的影响很大;灯光不宜过度明亮,要柔和,尤其不要装吊灯,灯不宜装在头顶部,不宜太多、太乱、也会影响磁场,影响睡眠;不宜摆放镜子,尤其镜子不宜对着床,对人会产生幻觉;也不宜多摆放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植物在白天释放氧气,在晚上释放二氧化碳,与人争夺氧气。如一定要绿植,可摆放仙人掌或君子兰等,这些植物晚上释放氧气,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对人体有益。对睡眠不好的人,偏于阳性的人,可以在床头放些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萝等,对于阴性体质的人,可以适当放一些生姜,也可以放点醋。

行之道金

“行”,是生活的基础,五行属金,金主矫健、行动、睿智。

行的内容很多,本篇只对健康生活相关的运动简要阐述。

道家认为,人的寿命是与人的呼吸次数和人的呼吸部位成反比,如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17次~18次,狗每分钟呼吸的次数31次~32次,乌龟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3次~5次,故乌龟之所以能千年不死,跟它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关,如果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也能象乌龟一样,那么人也会千年不死。

《庄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扰,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此即心息相依之验证。深深者,息长而微,不似凡息之短而粗。踵非足跟之谓,乃心与息相随,如前后步之不离,后步踵前步,前步又踵后步,相随不舍,打成一片,正心息相依,绵绵密密之象也。

其实人的衰老过程,也是呼吸逐渐变浅的过程,如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就是因为婴儿呼吸于丹田,而成年人都是使用胸式呼吸,在临死前是奄奄一息,呼吸更浅了,已经到咽喉了,故欲想长生,就必须修习呼吸之法,就是现在所谓的气功。现在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其实不然,如过度运动,或者运动肌表,运动得越厉害,死得越早,比如有名的运动员、武术家长寿得很少,因为人的肌表也要消耗能量,肌肉越发达,消耗的能量越大,当过于运动,能量不足时,就要向内脏摄取,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外强而中干,道家所主张的是内养而不是外练。

生活分“外日用”和“内日用”,外日用即衣食住行性 (吃喝拉撒) ,内日用主要注重内在的修持和锻炼,如日用太上言《日用真经》有云:“夫内日用者,饮食则定,禁口端坐,莫起一念,万事俱忘,存神定意,口唇相黏;牙齿相着,眼不视物,耳不听声,一心内守,调息绵绵,渐渐呼出,莫教间断,似有如无,自然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口里津生,灵真附体,得至长生之路也。

明代医家冷谦论起居调摄时有云:“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两手搓热,熨眼数十遍,以睛左旋右转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睁开,却除风火。披衣起坐,叩齿集神,次鸣天鼓,依'呵呼呬吹嘘嘻’六字诀,吐浊吸清,按五行相生循序而行一周,散夜来蕴积之邪气。随便导引,或进功,徐徐栉沐,饮食调和,面宜多擦,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碱默,皮肤宜常干沐。”

六字诀“呵呼呬吹嘘嘻”,呵归心属火,呼归脾属土,呬归肺属金,吹归肾属水,嘘归肝属木,嘻归三焦调节五脏,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六字诀主要适用于热症的体质和病症。道家认为,鼻吸为补,口呼为泄,所以六字诀运用为鼻吸口呼,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呼出热气,古称之为吐故纳新。

“性”是人体生命的本质属阳性;“情”,是人的欲望,属阴性。

性之道水

性,即性情,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情,既可以生人,亦可以杀人,在五行养生中,食色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生理健康,而且对心理、对家庭的和谐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曰:“人之 (气,性善者也。”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引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质朴之谓也。其字在《说文解字》与字并提,曰:“情,人之阴气有欲者。是说是人体生命的本质,是善的,属阳性;“”,是人的欲望,属阴性。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本性》云:“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元精 (阴) 元气 (阳) 和合,这就产生了后天的魂和魄,形体就具备了。因为阳神是月魂 (日中的金乌) ,是月精所化;魄是阴神 (月中的玉兔) ,是日精所生。所以阳神阴神互为室宅,不可分离。性是人身之阳气,是魂,是元神,像君主一样主宰内廷,发号施令,立置边界;情是人之阴气,是命,是魄,筑成城郭,像大臣一样守护着躯体。

许慎所说的“性”,本为我们所说的“情”,性本身属阳,因受情欲的鼓噪方使阳气外越,阳气丧失,最终导致元气亏损。俗语有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人补,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相处快乐,善待他人,尤其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比其他方面对健康的影响更大。

人一辈子就是每天生活的积累,过好每一天就是修生活,过不好日子的人也不会有所成就,更没有幸福可言。古人云:“一日快乐一日福,一日逍遥一日仙”,又云:扫撒应对,何莫非道妙;广大高明,绝不离乎日用也。这既是生活之艺术,也是养生的根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里的养生知识和技巧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
夏至养生丨养生食物“红黑榜”,健康过夏天!
清明时节话养生__蒲公英
小女人熬夜前必做好准备
三伏天怎样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