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白亭文化积淀深厚。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珠联璧合,奠定了白亭作为滔河古镇的文化根脉。




滔河文化散文之四:

白亭,析县县城所在地

一部淅川史,半部白亭史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1
白亭村,位于滔河乡政府驻地东南1.6千米处。因汉朝在此建丹水城,城中修有用白莹石修砌的维护地区治安的军事建筑亭而得名。
白亭,又称白亭街,有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古时候,有两丈多高的进街门楼,还有戏楼和广场。街道边有一条两米宽,两米深的石砌水渠,街面有很厚的青石板覆盖。因南水北调,丹江蓄水,老街道拆除,后移200米左右,有了现在的街道。
春秋时,白亭隶属于夹在秦楚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鄀国。据清朝咸丰十年淅川直隶厅两任同知(清朝知府的副职叫同知、五品官)王官亮、徐光第修编的《淅川直隶厅志》记载:“析县在今白亭、张陂二保,春秋楚许於析地即此,古楚邑地,又名白羽。”
古鄀国是位于秦楚边界的一个子爵方国。据《淅川县志》(1990年版)记载:“黄帝长子昌意封于鄀,是为鄀国。昌意子高阳自幼随世父(黄帝次子)少昊教养,后为帝,名颛顼,世父子名昧未立。昧有二子,名允格和壹骀。颛顼封允格于鄀,封壹骀于汾川。因此《路史》曰:鄀为少昊之后,允姓。周时为子爵国。”
周景王二十一年,楚平王灭鄀。鄀国的贵族迁往楚国的郢都附近,具体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自此,宜昌被称为上鄀,原古鄀国被称为下鄀。公元前524(周景王21年),楚平王在下鄀建立析县,让令尹(相当于丞相)王子胜兼任析县主官,白羽改为析。析邑治所在白羽(白亭),白羽改为析,才有了“析”这个地名,王子胜也因此被称为“羽王”。
公元581年,北周撤白亭县并入南乡县,南乡县归南乡郡管,郡治在今滔河老人仓。据《淅川直隶厅志》记载:“史记汉高帝下析郦攻武关,而中乡之名不甚著。汉初置郦县、析县,析故城在今城西(指淅川老县城)二十里白亭保左近,郦县故城在今内乡县城北十里郦城保。”
一直到南北朝时候,魏设置淅川县,淅川县治所迁往马蹬。自此,淅川之名正式存在,白亭也完成了作为析县县城的历史使命。
白亭作为析县县治所在地,从公元前524年算起,到公元581年后周时间止,共1105年。其建县历史早于马蹬1106年,早于老县城2070年,是春秋时名城之一,其历史比已淹没在水中的老城镇的老县城早得多。因此,可以说一部淅川史,半部就是白亭史。

2
因白亭有一千多年作为县治所的历史,加之明代之后丹江黄金水运的形成,距离村南丹江河(旧时河床中心)的白亭码头不到500米,所以白亭街一直是豫、鄂、陕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与淅川老县城、荆紫关、李官桥、埠口街并称为丹江五大名镇。
从白亭街往西,一百多里就是鸡鸣三省的文化名镇荆紫关;由白亭街往西北,有一条东西大道通向陕西的商南和西安;有一条大道向东,经淅川老县城,由内乡通向南阳直达许昌。走水路,可从白亭街对岸的大石桥码头,坐船由丹江入汉江,直达武汉。
正因为如此,白亭街一直商贾云集,商业繁荣。解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和丹江航运衰退,这里才慢慢退化为村级集镇。
据村中92岁高龄的袁正堂老人回忆,最繁荣之时,白亭街建有各类商会,经营有粮行、布庄、油坊、瓷器店、盐店、铁匠铺、木器店、理发店、茶馆、赌馆等各类店铺。商会每年从各店铺抽钱,抽得做多的是赌馆和烟馆,一部分作为税收上交,一部分作为商会经费,一部分作为聘请外地戏班子到此唱戏。据村中的袁正德老人讲,一年算起来总有四个月时间能看到戏。
正因为这样,经商意识深深植根于白亭一代又一代人心中。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当地从事经商的农民居多,2011年搬迁前商户有百家之多,移民后仍有五十家之多。

3
旧时,凡大集镇、大码头、看戏、喝茶、烟馆、妓馆样样都有,白亭也不例外,唱戏剧种有四弦越调、二黄戏、曲剧。
烧大龙、烧狮子是白亭当地传统的民间活动,十里八村闻名。旧时因是商业名镇,每到正、腊月,豫鄂陕毗邻几十个村的烧火龙、耍狮子集中到白亭竞技表演。
烧火龙是一种很危险的表演,气温在一年中最低时候,耍龙者却个个身穿单衣,场地四周火花子,向耍龙者身上抛洒,要想不被花子烧中,全凭耍龙者闪、转、腾、挪机智灵活地躲过抛向身上的火焰,一不小心,烧伤人,又引起火灾,场面很是热烈热闹。后来,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儿童就没人再耍龙了。
旧时,白亭有庙会,解放后,春季有物交会。期间,除了耍火龙,耍狮子外,踩高跷、跑旱船、骑竹马、舞蛤蚌,猪八戒背媳妇等传统文艺表演必不可少。2015年后,村里留守妇女还成立了一支广场舞表演队,展示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神面貌。
另外,每到深冬、初春时节,会有小戏(皮影戏)、独角戏(墙角戏)、口技艺人,耍猴艺人到此漂泊演出。演员只需一两个人,却演得声情并茂,这些表演形式,不需大场地、大舞台,适合百人以内观看欣赏。

4
白亭街作为水陆码头,商户们如因风高浪大,商船无法通行,就由此上岸,在此消遣娱乐。因此,到了明朝后期,在白亭街东大门外北100米左右,建起了杨泗爷庙和戏楼。
杨泗爷,也称杨四爷,俗称杨四将军。起源于湖南民间的道教水神,在汉江、长江流域兴建很多庙宇,后来,“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逐步将该信仰向四川、云南、甘肃、陕西传播。
因传说杨泗爷能斩除恶蛟水怪,平定水患,而被广大船工敬仰。经过历史流逝,民间更将其作为斩妖除魔的一位重要尊神。农历6月初6为杨泗爷寿诞,道教尊号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发真君水国镇龙安洲王、灵源通济天遵。
有学者认为,杨泗将军就是席卷荆湖地区七州十九县的农民起义英雄杨幺。也有传说是黑龙王的大太子,投胎转世在荆紫关一个渔民家中,与作恶、贪色、无道的父亲作对,斩杀了黑龙王。无论何传说,杨泗庙就是为了祈祷江河行船风平浪静。
白亭还有土地庙,建于康熙年间,这里百姓对土地神十分敬畏。文革时期,和杨泗爷庙一起被拆除。2016年该村群众资源捐资,重建土地庙,并在庙前立碑撰文以记之。
碑文如下:尝恩神恩,原白亭土地庙位于十三组,始建于康熙清间。土地神君神威浩荡,有求必应,百愿不灵,普照万民。然沧海桑田,历经风雨,几经损坏。
今逢盛世,物阜民丰。丙申年吾组人拟在原址建土地神君庙。幸有大德士李全忠,李有华,李全贞解襄捐善款陆万余元,组人积极影响,担砖运瓦,出工出力,于丙申年(2016年)冬动工,丁酉年春峻缮。俸请土地爷,奶尊神驾临,彩化金童玉女仙子左右护驾,可谓庙门焕采,紫气袅袅,夙愿得偿。

5
白亭文化积淀深厚。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珠联璧合,奠定了白亭作为滔河古镇的文化根脉。
在白亭街东南侧约1000米处,有一洼尊石(也叫洼樽石)。洼樽,古时一种酒具,形状极像现在的痰盂,但下部镂空,可放木炭,上部可注酒,点上木炭可温酒。古人对此洼樽石题铭:“开天地成,禹析娲并”。
大诗人元好问内乡做县令,到此一游,曾留下了《调寄临江仙》一词:昨夜关亭下洼尊,放船直到临江西。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世上轻尘白日,山中大古熙熙,外人初到故人迷,桃花三百里,浑似武陵溪。
进入新时代,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2011811日(农历716),白亭东的2401277人,迁往许昌市襄城县麦岭镇白亭移民新村,819日(农历720),白亭西的160723人迁往许昌市襄城县姜庄乡白亭移民新村。2000名白亭移民远离故土,迁往他乡,原白亭老街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随后,在白亭老街南边建起了一条新街。
如今,白亭虽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和喧闹,但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淅川史话】之八:滔河白亭街原来就是楚国的白羽城
淅川县城的选址及原规划
淅川旅游向你道歉
《楚国故都丹阳 淅川故邑老城》连载一
一脚踏三省,三省一条街,一街有三语,这里是中国最奇葩的古镇!
淅川渠首奇石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