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K免疫标记在上皮性肿瘤的联合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又称为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是利用抗原与抗体间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或者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者定量的一门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在医学研究及病理诊断中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其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化分型、起源判定、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标志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许多标志物并不是绝对特异的,所以通常需要使用一组标志物来标记才有助于组织学的诊断。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尚未完全统一,按照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性肿瘤标志物、软组织标志物、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标志物、神经和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等。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成员分子量为40-68kDa,根据等电点不同可将其分为酸性细胞角蛋白和中性或碱性细胞间蛋白。临床上常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将CK分为高分子量(CK1~6、CK9、CK10)和低分子量(CK7、CK 8、CK12~20)两组。在所有的细胞角蛋白中,广谱细胞角蛋白、CK5/6、CK7、CK14、CK20最具有诊断价值。

根据不用组织来源选择不同的CK  在癌组织中,低分子量的CK多在腺癌中表达,高分子量的CK多在鳞癌中表达。目前为止,未发现某一种上皮只含有一种CK,某些上皮可能含有2~10种不同分子量的CK。因此,试图用某一种单一的CK免疫表型来确定某种特定的上皮性肿瘤是不可行的。同样,应用CK来区分腺癌、类癌和间皮瘤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CK的免疫组化结果判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要时,应联合应用多种CK加以综合判断。(图1)


CK的联合应用
 

1、CK和Vimentin联合应用   广谱细胞角蛋白通常作为肿瘤鉴别诊断的首选标志物来区分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用不同分子量的CK区分鳞癌和腺癌。Vimentin作为间叶细胞的典型标志物,因缺乏特异性,所以应用时还需其他标志物配合。例如,某一恶性肿瘤免疫组化CK(-)/Vimentin(+)就能证实它不是癌,而是肉瘤、黑色素瘤或者淋巴瘤。而某些软组织肿瘤具有双向分化的特点,CK和Vimentin均可表达,还有少数肿瘤均不表达。(图2)

图2如上

2、CK7和CK20联合应用   在CK的实际应用中,CK7和CK20在腺癌的鉴别诊断中价值最高,根据CK7和CK20在腺癌中的不同表达,可将腺癌分成4组。(图3)

图3如上

3、CK7、CK20和Villin联合应用 CK7、CK20和Villin三者在确定转移癌原发部位中的作用。(图4)

注:本文内容参考何建芳、韩安家、吴秋良主编的《实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CK系蛋白在免疫组化中的运用
病理科免疫组化常用抗体
肺部肿瘤常用免疫组化抗体
病理报告单上的免疫组化怎么看?肿瘤免疫组化汇总-肺及胸膜肿瘤部分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