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兵越多,战斗力就越强!战争中百战老兵的作用有多大?

最近几天我们谈到了老兵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朋友想要深入谈一谈,我们这篇文章便来聊聊部队中老兵对战斗力的影响。

首先这个老兵的概念可以有多种解释,既可以指年纪大的退役军人,也可以指参军时间较长,有丰富经验,但年纪却未必大的军人。本文语境下的老兵,指的是后者。

打个比方说,有的战士在十三四岁参加红军,全面抗战爆发时才十八九岁。单纯以年龄来说,自然不大,可就战斗经验而言,那肯定是老兵。而换句话说,有的战士参军时已经20多岁了,可能比所在部队的指挥员年纪还要大,但在战斗经历和经验方面,自然还是新兵。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时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的杨成武才23岁。随后晋察冀军区成立后,杨成武更是担任了一分区司令员。

杨成武当时所率的独立团1700余人是晋察冀军区建制最大的红军部队,干部战士也都非常年轻,但论战斗经验来说,大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这些老红军随后成为了晋察冀主力1团、2团、3团的核心。

上述三个团在编成时总兵力有7000多人,除了老红军成分及少量有从军经历的兵员外,大多数都没有作战经历。而且这些新兵中,有不少人的年纪可都比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相当多红军干部的年纪还要大。

不过这些老红军骨干虽然年轻,但能力极强,能量极大。

红军主力在改编为八路军时都是压缩编制的,因此老红军的战斗骨干当班排长都绰绰有余,干部们更是可以越级使用。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使得这些年轻的红军老战士极具感染力,新战士在老兵的言传身教下进步也非常快。

而到具体战斗时,我军的传统历来是党员和老兵打头阵,指挥员们都是“跟我来”,而不是某些军队“给我上”的风格,让新兵们去贸然上阵,招致重大伤亡。

这样的战斗,老的战斗骨干往往最初的伤亡会很大,但却带动了新战士的快速成长,这便是我军主力部队能越打越多,越战越强的重要原因。

以120师717团在1938年2月的三交镇、平社、石岭关战斗来说。

在三交镇战斗中有统计的10名牺牲者中,老红军有7人;在平社战斗中牺牲的19人中,老红军有14人;在石岭关战斗中牺牲的16人,其中9人为老红军。

而就120师在1937年8月到1938年6月的战斗统计而言,全师伤亡4027人,其中包括1名团长、1名团政委、1名团参谋长、1名团政治处主任、1名政治股长、5名团政治工作员、5名营长、4名营教导员、6名副营长、4名参谋、75名连长、49名连指导员、24名支部书记、15名副连长、185名排长、27名副排长、550名班长。

很明显,伤亡人员中班以上指挥员的比例是很大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老红军骨干或是新兵中刚刚培养出来的班排长。

笔者家中有老人是第一批参加120师平山团(新718团)的新战士,在回忆第一次对日军作战的经历时,便这么说道:

我们之前都是在山里种地的小伙子,没见过枪,上战场后一开始也没有枪,在山西宁武打仗的时候,部队要过日本兵的火力封锁线。那时候的日本兵打枪很准,有的新战士还没看到日本人在哪里就被打倒了。我们连长是江西过来的老红军,为了掩护新战士,就这么牺牲了……

当时我们部队的新兵大都是华北农村的青壮年农民,从农民到士兵的转变并不是以参军为界限的,更关键的是参军后在血战中的成长,唯有百炼,方能成钢。

全面抗战初期的日军是其战斗力最强的时候,而且武器装备对我军有着绝对优势。在刺刀见红的血战中,不是谁都可以稳如泰山的。在这种时候,老红军发挥出的作用是极大的。

这些老战士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也极其顽强,虽然装备差,但战斗力却没得说。

像平型关那种战斗,组织力和战斗意志差的部队极可能反倒会被日军打崩,要知道在平型关战场的日军可不仅仅是后勤和汽车部队,其野战主力部队在八路军的包围战打响后便不断冲击试图解围。战后,八路军缴获了1门92式步兵炮和高级作战地图,这也不是日军后勤部队的装备。

而在部队发展后,老兵大量分流,战斗力如何保持呢?答案很简单:让新兵尽快成为老兵。

国内有些军队的打法是以巨量的新兵的伤亡为代价,不断累积老兵;但这种打法的代价实在太大,部队的凝聚力也很成问题。八路军的打法则是以老带新,老兵要起带头作用,即老兵在平时培训新兵,战时则打头阵、做榜样,而不是让新兵贸然冲击。

这样融合在老部队中的新兵成长就极快,而新部队也通过老部队的帮扶战斗力进步很快,往往一年左右甚至几个月时间就被锻炼出来。

所以我们在看人民军队在战争中的作战伤亡时,经常会发现我军在武器装备远不如敌军的情况下,战损反倒未必很多。除了战术上的原因外,这种独特的练兵机制使得老兵成分高,战斗力强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以日军来说,老兵不断伤亡和被抽调,而其新补充的兵员质量降低。到抗战后期,其战斗力就比较差了。因此敌后战场自1944年起便开始反攻,日军的新兵蛋子们龟缩据点内,只能是处处挨打,而挨打只能锻炼出挨打的战斗力来。

其实老兵和新兵的问题,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其他军队有所不同,故而我们详细谈了一下。了解了这一点,便更能理解为什么只有我们的军队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还能越打越多,越战越强。

而就一般的军队来说,其实新兵和新部队很难得到老兵与老部队的这种帮扶。

拿国军来说,不同派系之间的军队极少能够正常合作,比如中央军就经常让地方军去消耗,而当中央军吃瘪了,地方军却看笑话的情况广泛存在。

在抗战中,国军的作战经验和教训也很少跟兄弟部队分享,如淞沪会战时各路军队是逐次增兵的,但之前参战部队的经验拿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摸索。如川军、桂军上阵后,都因缺乏对日军认识而招致重大伤亡。

“八百壮士”中大多数都是补充的保安团兵员

从具体的某支部队来说,让新兵(包括非本系统的兵员成分)打头阵其实也很普遍,从壮丁到战士,连饭都吃不饱,就匆忙上阵,伤亡可想而知。

当然了,像后一种情况其实也是世界上很多军队的通病。不少军队中的老兵都很能打仗,其中老兵油子却也不在少数。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有的部队主动进攻时没有多少力度,因为老兵油子多,打仗滑头,新兵战斗经验少,冲不动。可要是将这种部队包围,老兵油子们就要发力了,再不打部队都没了,这时候此类部队就又是另外一番战斗力了。

当然了,老兵也都是从新兵过来的,如何从新兵成为老兵,其实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而在战场上,任何正常的军队都想以较小的损失换取较大的战果,像那种以自身损失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军队是极少的。

因此在可选范围内提高参战部队的老兵成分便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补充部队的兵员中便有相当一部分老兵。

在1951年1月4日毛主席的电报中便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征调老兵(除新疆及入藏军),不但对志愿军的补充有极大意义,对整个人民解放军亦有极大意义,因为这样就使整个人民解放军的各部分均有志愿人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件事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

此后到3月底,12万名补充兵员中,有4万名老兵便是从国内各部队中抽调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人民解放军的绝大多数部队都有派兵到志愿军入朝参战。

而美军此时也在不断补充老兵到朝鲜战场,因此1951年的美军其实战斗力是最强的。但即便最强美军,在火力远超于我的情况下,也难以将我军打垮。

我军采取的方式是轮战,国内很多部队都被轮换到朝鲜练手,就具体部队的补充而言也是新老兵都有。

美军在1951年中期后采取的方式是部队番号不变,但兵员则采取积分轮换制。到1953年9月,美军轮换了73万余人,平均每月轮换2.5万人。

所以美军参加朝鲜战争的人数也是很多的,但这种轮换制度使得美军中战斗骨干流失很大,部队凝聚力降低。往往一支部队中老兵刚有了与志愿军作战的经验,其就要回国了,补充来的又是新手,如此循环可想而知。因此1952年到1953年,美军的战斗力是在逐渐下降的。

志愿军采取的部队轮换制,虽然新上阵部队没有与美军交战的经验,但这些部队中老兵成分本来就高,加上我军特别注重经验总结与分享,新部队上阵时阵地上还有之前部队的帮传带,因此很容易上手。

此时加之志愿军钢铁后勤线的形成和火力的大增,在前线与美军的交战中,胜率极高。所以有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这时候伪军比美军还难打,因为伪军老兵成分高,美军老兵流动性太大,自然也就是这个结果了。

美军也不傻,为什么偏偏会用这种策略呢?

因为跟志愿军打仗着实是令美军抓狂,其惯用的飞机炸、大炮轰的战术打不垮志愿军,而志愿军又频频用夜战、近战和冷枪冷炮战术对付美军,这使得一线美军的士气非常低。相对于战斗经验的缺失,士气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才不得不采用积分轮换制。

所以,同样是老兵,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会打仗,同时还要能打仗才行。

当然了,各国情况不同,新老兵的问题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限于篇幅,我们就谈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这一话题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当年的战斗力有多强?老兵:有2大绝活,美军至今都学不会
美军死活攻不下此阵地!两新兵创志愿军战史最大奇迹!彪炳千秋!
八路军主力师的“跟我来”!伤亡4000余人,班长以上就有近千人
从张大彪、炮灰团到士兵突击,每个有战斗经验的老兵都是财富
新战士守阵地时,见美军冲来,忽然他瞥见敌指挥官,便心生一计
为什么很多韩国小伙子不愿意服兵役?1965年7月19日李承晚病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