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真诚和善意更重要
绍兴茅卫东  图文

   
一直以为,从教育的角度说,真诚和善意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

说三个小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

1920年代末,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去上海中国公学教书。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而来的学生很多。虽然资料准备很充分,看着黑压压一片人头,沈从文还是慌了手脚,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一个多小时的内容让他10多分钟全部讲完。场面很尴尬,他转身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传到胡适耳里,胡适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真诚,让第一次讲课失败的沈从文得到了学生的包容,他在讲台上站住了。

 

第二个故事。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者。正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酲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

勘弥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蹲下来系紧了鞋带。

可是,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蹲下,把刚系紧鞋带又弄松了。

勘弥是想以松散的鞋带表现这位长途旅行者的疲态,如此注重细节,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

有记者恰好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当时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你的意图,正好教他如何演戏啊。”

勘弥回答说:“教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面对别人善意,真诚地接受并致谢,这同样是一种教育。教育,不只是求真,更要向善。

 

第三个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次在节目里问一名小男孩:“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男孩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开飞机!”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燃料没有了,你会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没想到,现场的笑声却把孩子弄哭了。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男孩的答案出人意料:“我下去拿燃料,我还会回来!”

孩子还小,不知道他的方法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可是,他心怀善意。无视孩子的善意,是对孩子的伤害。

 

现如今,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却是越来越远离真诚和善意。

有多少家长在生活中不停地教孩子撒谎使诈,有时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可能仅仅是为了省下诸如一块钱车费这样的蝇头小利。

又有多少家长从小这样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来!”

公交车上,孩子给别人让座,母亲居然能够当众毒打孩子。

学校里,如有检查校方经常如临大敌,召集学生训示,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许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不然,后果自负。

为了多挣些钱,有的老师明里暗里要求学生放学后到家里来补课,为此甚至可以减少正常上课的内容。

为了给自己绩效考核加分,有的班主任组织学生考试时“互帮互助”,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当真诚和善意消失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已经变味。与其说我们在教育,不如说是在教唆;我们不是在施教,而是在行骗。

身为人师,我们当警醒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翻书|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初中生不会系鞋带,闹心!
跑步系鞋带与上课开小差
让爱,在这里延伸
“雕刻”学生的“三心”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