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背景

《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背景

日期:2009-08-17 作者:编辑 来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将其列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显然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建成,各高校校园网具备一定规模,现在又新启动了第二代教育科研网工程、教育科研网格计算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国家级高校本科精品课程已近1700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局和基础。

【关键词】精品课程共享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将其列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显然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建成,各高校校园网具备一定规模,现在又新启动了第二代教育科研网工程、教育科研网格计算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等,国家级高校本科精品课程已近1700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局和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时的推出,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指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仅要做好申报、评选,更重要的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但目前优秀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的作用离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的距离。其原因涉及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激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效共建共享模式的缺失、高校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有待创新推广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彼此关联,互为因果,情况非常复杂。因而有必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为解决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本课题在2007年5月14日高教厅函[2007]32号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的批复中提出。其目的在于研究建立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与应用机制,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快速访问和个性化主动服务,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本课题同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子课题,其研究成果是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决策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服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走向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促进高等教育在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国家精品课程及其他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在各个高校海量分布而又广泛建设的教学资源,构建合理的共建共享机制,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2.有助于创新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
  以信息化环境为依托的自主学习、混合式学习是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发展的趋势。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及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是信息化环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的促动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和推广。
  3.有助于高校教学资源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资源建设是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必将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越来越优越的资源环境,吸引学生在资源环境中探究、学习,整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4.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其共建共享模式可以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1.课题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国家已经为高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巨额的经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有的精品课程及其他数字学习资源,和高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面向高等教育的国家级出版社,承担着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任务,在优质资源积累、教学研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实施本课题的雄厚基础。
  2.课题研究与国家规划课题联动
  本课题是教育部委托研究课题,同时被列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这表明,国家和高等教育界的广大教师、研究人员都迫切的期待着数字资源为高等教育带来实质性的质量提高和整体创新,也表明了国家教育行政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的重视和支持。
  3.课题研究整合了高校强有力的研究力量
  课题吸引了国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上最有实力的研究力量,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的相应研究机构分别以子课题形式承担部分研究工作,强强联合,确保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
  4.课题研究有较强的组织保障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是依据教育部高教厅函[2007]32号文件设立的专门从事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等相关工作的机构,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该课题专门设立了总课题组秘书处,专门承担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本课题的成果将直接应用于该机构的实际工作,从而推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该中心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课题准备阶段工作进展

课题立项以来,做了五个阶段的工作:1)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多次研讨,逐步形成了六个子课题。2)于08年6月17日组织专家召开了预备会议,对六个子课题进行了论证。3)联系确定了子课题承担学校,并到各子课题承担单位协商研讨,进一步理清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思路。4)各子课题组分头开展初步研究,形成子课题开题报告。5)总课题组根据子课题组提交的开题报告,整合形成总课题开题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辑实践 | 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发展思路探析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校本研修方法(经验)简介之(二十)
浅析慕课在学习中的应用与尝试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总结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课题阶段性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