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历史,德国侵占青岛17年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赔款割地而告终。此后,清朝主权几乎被西方国家攻破,但清朝毕竟还是东方大国,西方列强仍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出击,但他们并没放弃,一直在窥探时机,寻找机会动手。德国也是如此,派了很多自称传教士等身份的人到中国来勘察。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自此,西方各国对清朝彻底放下了忌惮,在中国开始瓜分领土,向清朝大举租地,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当时,德国向清朝提出租借东南沿海港湾,但没有成功。

清末时局图

德国对胶州湾觊觎已久。1897年11月1日,山东发生了“巨野教案”事件,德国找到了侵占胶州湾的借口。

11月4日,德国远东舰队借口武装登陆青岛,驻防清军在朝廷的旨意下,未做任何抵抗便匆匆撤离,青岛由此沦陷。12月17日德军全部占领胶澳(青岛),开始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 

德国侵占青岛后,为维护其殖民统治和经济利益,对青岛人民的正义斗争进行血腥镇压,实行残酷统治。

血腥镇压,

被斩首示众的青岛市民

1897年底,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优先购地法》,强行买卖青岛土地。后又连续制定一系列细则。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共征地1.4万亩,将原居民强令迁移,原有房屋全部拆除。

德人用铁丝架设租界地边境

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与德使海靖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规定德国暂租胶州湾99年,将1128.253平方公里的陆域、海域划为租借地,并享有在区域附近修筑铁路和开矿的优先权,青岛由此沦为德国殖民地。

加盖清帝玉玺的德文文本

德国在青岛的经营,一开始就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所谓“租借地”的政策,完全是作为“永久殖民地”来对待的,他们想把青岛建成为德国在远东的军事根据地,远东舰队的停泊地;作为德国在远东的贸易根据地,建成第二个香港,把青岛建设为德国的“模范殖民地”,以此来显示其强大的殖民经营能力。

德国在青岛租借地的军事设置、城市经营、土地政策、商贸举措以及关税制度等一切政策措施,都是围绕上述目标加以精心策划的。

1899年1月,又颁布《青岛地税章程》,开征地税,致使原居民“家毁产荡,以靠工役过活”。失去居住地的青岛村民,过着屋不遮雨、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

失去居住地的青岛村民搭建窝棚。

德国柏林教会在天后宫后营建“爱道院”。分男女两部,共有学生百余名,学校教育以宣扬宗教为主,辅之以近代科技文化教育。1928年后停办。

爱道院

1898年5月,德国在今太平路建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后迁至馆陶路)。该行倚仗其政治特权,发行货币、代收关税和铁路运费,以低息贷款支持德国洋行控制青岛、山东的对外贸易,垄断青岛的金融业。

德华银行发行的部分股票、货币、彩票等。

在今太平路修建亨利亲王饭店,并在饭店内开辟了“影戏园”,放映德国和美国电影,是为青岛第一家影戏院。

劳工在亨利亲王大街(今广西路)铺设通讯电缆。

1898年8月,德国人阿里文受命来青岛筹办设立海关事宜,并在兰山路5号建办公楼。1899年4月17日,强迫中国签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7月1日,胶海关正式开关。

德控制下的胶海关。

德侵略者为加强对青岛、山东的资源掠夺,在今太平路成立山东矿务公司。该公司拥有在山东铁路沿线开采煤矿的特权,后因经营不善,1913年被山东铁路公司兼并。

山东矿务公司旧址

1900年,德国初步制定青岛的城市规划,将青岛定位为军事基地、进出口贸易自由港和殖民地行政经济中心。

为加快政治扩张和经济掠夺的步伐,他们在青岛设立统辖压迫国人的权力机构“胶澳总督府”,设置了法院和监狱,维护其殖民统治。

德胶澳总督府办公楼落成。.

胶澳总督全家出游。

德国殖民当局为维护统治秩序,推行殖民歧视政策,规定前海滨海一带为外国人居住区,大鲍岛和埠头区为华人(主要是工商界人士)经营居住区,而条件很差的台东、台西一带成为中国劳动人民的聚居区。

分界石

德人将青岛区的许多马路以德国人名、地名命名,中国人居住区的街道则命以中国地名。如中山路南段,叫斐迭里街,北段,叫山东大街,大马路;湖南路,叫伊蕾妮大街,依琳女街;湖北路,叫王储大街,太子街;兰山路,叫霍亨索伦大街,皇族街等。

湖北路,王储大街,太子街旧影

在建筑上,德国人放弃中国传统棋盘式网格道路布局,根据青岛多丘陵的地形地貌,采用自由式布局,依地形而建,这样,青岛的道路显得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每处高地都建有景观性建筑,建筑富有变化和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1901年,青岛口一带最高的建筑物(明信片)

道路设计比较宽阔,一般为20-25米,中间是宽12米的汽车道,铺上柏油,两侧是宽敞的人行道,道路两旁全栽上法国梧桐和洋槐,配上铸铁的路灯,显得洋气起来。

道路设计比较讲究,采用“对景”“借景”等手法,增加街道的空间感,譬如中山路对着栈桥,江苏路对着小青岛,肥城路正对天主教堂,这在其他中国传统城市很少见,凸显出青岛的异国情调。

俾斯麦大街(今江苏路)

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规定了严格的高度限制,不能超过18米。每建一栋都要先看设计图纸,其中要求必须是西方建筑风格,如巴洛克、哥特式、古典主义等,而且都用石料,建筑外立面不能重样,必须是原创设计,建筑面积不能超过住宅面积的60%,建筑之间距离至少3米……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全国少见。

德国人在城区大搞绿化。在太平山、青岛山、海岸岬角等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种植树林,美化环境。把会前村迁走,专门在这建苗圃,天天做实验,看看哪种花卉植物适合,就在本土及时栽种。

沿海的公路尽量靠近大海,为了防止水淹,海边用石头垫起来,形成堤坝,路也垫高,建在堤坝旁。

太平路,海边大坝

德国人在建设道路时,先把下水道铺好,采取先进的“雨污分流”理念,最粗的地方几乎可以通车,所以青岛老城是出了名的“涝不怕”,外地人所讲的青岛下水道如何宽阔,主要是老城区(欧人区)。

前海一带建设德国人街区

德国人把钱花在欧人区,但华人区的标准却非常低:道路基本是欧人区的一半,拥挤不堪;下水道雨污不分,一到下雨天路上污秽不堪。

为了安置中国人,他们参考中国四合院样式,建造了土洋结合的里院,屋子狭小,整层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后期北部城区还形成了贫民窟。

富人(左)区与贫民(右)区

清王朝覆灭后,清廷贵族带着搜刮的财富纷纷跑路,有的移居海外,跑到日本或美国、欧洲;有的选择回故土东北满洲里,他们在东北地区改名换姓;还有的去了天津、上海,汉口等有租界的城市。

青岛被德国人所占,成了许多满洲贵族选择的地方,先后有100多名逊清遗老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身份显赫者,如恭亲王溥伟、陕甘总督升允、内阁协理徐世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军机大臣吴郁生、铁路大臣吕海寰。

浙江路26号,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住宅

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刘廷琛、两江总督(曾任山东巡抚)周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云贵总督李经羲、两广总督岑春煊、直隶提学使劳乃宣等。至于府、州、县级官员,更是不胜枚举。

清朝遗老都有钱,购买能力很强,经常光顾大鲍岛的中国店铺,出手阔绰。这一时期,青岛金融业突如其来地趋向繁荣,银行票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911年8月,山东官银号改组为山东商业银行,始设分行于青岛;1912年9月,香港汇丰银行设立青岛支行;1912年12月,俄华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1913年10月,日本正金银行在青岛设立办事处……。

馆陶路1号,正金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德占青岛后,随着青岛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清朝贵族和绅士富人的迁居,1910年德人就取消了欧人、华人分区居住的规定。

德国人为进行大规模掠夺开发,强征土地,强迁居民,修筑炮台、港口、铁路、工厂、医院和旅游度假别墅。

总督医院全景。

1901年建成的青岛火车站。

在汇泉湾建成汇泉海水浴场,称维多利亚湾(今第一海水浴场),并陆续在附近开设饭店、旅馆、酒吧等配套设施。

汇泉海水浴场

1902年,德国人在崂山柳树台兴建麦克伦堡疗养院,供德国官兵疗养度假使用。后对外开放,成为度假游客的娱乐场所。开工修台东镇至柳树台的公路。

麦克伦堡疗养院

德意志帝国邮局垄断了青岛的全部邮政业务,并开始使用德国国内发行的邮票。1901年起在青岛发行“胶州邮票”等,全面把持青岛的邮政业。

1900年青岛的第一个邮政局

德国发行的含有殖民统治色彩的青岛早期邮票

德国殖民当局1902年在今沂水路建办公大楼,1906年1月落成。该楼由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后此楼一直为各历史时期执政者的政府驻地。

德胶澳总督府办公楼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的办公处。

胶澳总督全家出游

1902年以德国商人为主在沧口开设缫丝公司,采用蒸汽机械,雇用青岛劳工,产品销往德国。

缫丝公司

1903年,由英、德商人合资开办的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在登州路建成。后其经营权屡经更替,解放后更名为青岛啤酒厂,现改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厂

这年,在今广州路3号建成“青岛电灯厂”,后被德国政府买断,成为青岛第一个正规的电能工业企业。

青岛电灯厂

1904年3月,大港一号码头正式开放,6月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胶济铁路延至码头,使海港与铁路连为一线。

这年,台东镇至柳树台的公路(台柳路)也全面竣工,成为我国最早通汽车的公路。青岛港建成马蹄礁灯塔,成为胶州湾内域航行的重要参照标识。

胶济铁路全线通车

为了承担胶济铁路的车辆装配和维修,德国山东铁路公司在杭州路创建胶济铁路四方工厂。1903年正式投产,后为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

胶济铁路四方工厂

青岛船坞工艺厂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1.6万吨浮船坞。该坞长125米,外宽39米,内宽30米,深13米,配有能举150吨并送往12米以外的,当时东亚最大的起重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该船坞劫往日本。

浮船坞

1905年,德当局对鸦片实行高税专卖制度。后来富甲岛城的刘子山在北京路开设了“立升官膏局”,公开贩卖鸦片,毒品由此开始在青岛泛滥。

德占青岛期间,1898年3月,在观象山设观象台,建立了简单的气象组织,正式开始气象观测。1908年后逐步增设了地震仪、电磁仪、赤道仪、子午仪等设备,业务范围逐步扩大。

I907年建了德国胶澳总督官邸。1934年改为迎宾馆至今;1908年大港1、2、4、5号码头相继竣工投入使用,青岛港初具规模,港口贸易迅速发展。

落成的德国官邸(现迎宾馆)

1910年德国礼拜堂落成(今江苏路基督教堂),德国建筑师库尔特设计。1918年被美国教会接管。

德国礼拜堂

德占时期,青岛学校还不多,除“爱道院”主要有以下几所:

礼贤书院。1900年,卫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其寓所开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名为“德华神学校”,是青岛最早的现代教育学校。1903年,卫礼贤选择市区大鲍岛东山的一处幽静处所(现上海路)建设新校舍。

礼贤书院旧影

学校分小学、中学部,实验器材、地图、动植物标本等教学资源,均从德国采购,与德国学校标准完全一致。学校定名为“礼贤书院”。后多次易名,解放后改为青岛第九中学。

天主教女子学校。成立于1902年,教员都为天主教的修女,学生大都是外籍侨民之女,实行寄宿制,所学科目有英语、数学、历史、地理、德语外,注重家事教育,如家政学、裁缝、刺绣、绘图、编织、烹饪、速记、音乐等科目,以培养欧洲式淑女作为教育模式。

青岛天主教欧洲女子学校

美懿书院。又称淑范女学,是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于1905年设立,最早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女子学堂。

德华大学。1908年,清政府和德国政府协议联合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地处原德国驻军的“黑澜兵营”,北起单县路,西至范县路,南至贵州路海滨,东至鱼台路今朝城路,青岛铁路分局处)

德华大学旧址

学校分为初级、高级部,学科包括文、理、农、医等,是青岛地区最早的高等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最多时有400余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岛,德华大学被迫停办,在校的43名学生被转至上海同济大学。

德华大学学生在上课

德军侵占青岛期间,先后在太平山、青岛山、汇泉角等军事要地构筑大量炮台。其中,永久性炮台11个,临时炮台22个,并配有旋转曲射炮,可同时封锁海面与陆地,以加强其军事统治。

德军汇泉角炮台。

德军在会前岬修筑炮台和操练场,在练兵场西北建起赛马场,成为当时较大的赌赛场。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仍用作士兵操练场和赛马赌场。

赛马场,现汇泉广场

北洋政府收回后,在整理地名时将“会前”更名为“汇泉”,但依旧保持赛马活动。建国后,在广场北侧建成主席台一座,广场成为青岛市举行大型集会的主要场所,“汇泉广场”的名称自此传用。

当时的青岛市区,已拥有华籍16万1千多人,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数量。城市设施逐渐齐备,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城市风貌,步入当时中国重要城市的行列。

青岛——1913年

1914年8月23日,日德断交,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无能的北洋政府对日德两国在华的战争不仅未加干预,而且还在山东半岛潍县车站以东划出特别行军区域,听任日德双方交火。

经过一段时间的武力交锋后,日英联军发起总攻击,战斗持续了6个昼夜。11月6日,日军攻占德军中央堡垒。7日,日军向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攻击。德国总督令残部挂起了白旗宣告投降。

自此,日本侵略者接管了德国在青岛和山东的一切特权和利益,青岛第一次被日军占领。

本文参考资料:《青岛市志》、《中共青岛地方画史》、《胶澳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锡乐巴的青岛往事”连载一:黄大人很生气!
青岛著名建筑
美丽青岛老建筑
青岛名胜
2007.11.22 山东 青岛 汇泉湾及第一海水浴场
青岛,八十年前的你就如此美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