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智慧谋略:1、他不是一块会读书的料,但是非常刻苦,为此赚来一个好老婆

曾国藩是一个高手,更是一个可以被学习的高手。如何抓住事业机遇,如何最大限度排除通向成功之路的人为障碍,如何在波诡云谲的官场得心应手,如何严格治家以不变的手段,应对万变的职场、官场,在曾国藩身上,学会修身,齐家,管理之道。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古以来的寒门学子们,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读书,只有读书考取了功名,才能施展平生抱负,飞黄腾达。

曾国藩就认准了这个死理,他是湖南湘乡人,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深秋,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传说曾国藩出生的时候,其曾祖父梦见一条巨蟒盘在自家的屋顶上,头部伸进屋内,由此吓醒。而曾国藩家的后院有一根老藤,缠绕在一棵粗大的白果树上,远看就像一条缠树的巨蟒。那根老藤本来已经枯萎,可奇就奇在曾国藩出生的时候,老藤居然长出枝叶来。深秋本就是万物调零之时,老藤长叶的事,瞬间传遍了整座村子,于是曾国藩也被人认为是蟒蛇精转世。

大凡古代的杰出人物,诸如帝王将相之类,总会伴随着一些神秘的传说,至于传说的真实性,也无从稽考。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

很多关于曾国藩的小说和传记,都说曾国藩自幼聪慧,什么五岁就能读书,什么七岁就能读四书五经。其实那都是现代学者和作家们的艺术加工手段,真正的曾国藩,其实并不属于聪慧的那类人。

曾国藩后来在文章中说: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就是说,曾国藩家族,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间,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这个家族是多么普通。

偏偏到了他这一辈,不知道祖父什么邪,发誓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当官。

在古代,一般都是五六岁开蒙,到私塾去读书,曾国藩也一样。祖父曾玉屏不惜花重金,从长沙请来知名度很高的私塾先生陈雁门,当曾国藩的老师。父子俩跟着一起学。

一般来说,真正聪慧的人才,读书几年,到十一二岁,就能考个童生,而十六七岁,拿个秀才文凭不是问题,至于十几二十岁就拿到举人文凭的人,历史上一抓一大把,那些才是真正聪慧的孩子。

我们的小曾同学真的不是。

曾国藩成名后,湖南乡下流传着他小时候读书的一个笑话,说他在灯下读书,一篇《岳阳楼记》读了几个通宵,还是背不下来,躲在梁上的一个小偷实在看不下去,跳下来对他说:“连我听你读了这么久,都会背了,你怎么就这么笨呢?”

可见曾同学确实不是一块会读书的好料。

他父亲曾麟书也是属于那种不太聪慧的人,十几岁就入考场,考了十几二十次,头发都考白了,还只是个童生。但是曾麟书喜好交朋友,认识了一个在长沙一带都有名的文化人——欧阳凝祉。欧阳凝祉乃廪生出身,是个很有名气的学者,不讲究功名,只爱写诗作文,生性孤傲,很少夸赞别人。欧阳凝祉有一次到曾麟书家来玩,看了曾国藩写的诗文,眼前一亮,对曾国藩大加赞赏。

其实本人认为,曾国藩的诗文写得并不出色,能够让欧阳凝祉眼前一亮的,并不是他的诗文,应该是他这个人。通常学习刻苦的人,外表都会给人稳重的感觉(这一点无需我多作解释)。

欧阳凝祉到曾国藩家中来玩的时候,一定也听说了关于蟒蛇精转世的传说,虽然曾国藩的外表相貌并不神奇,但他那种稳重的性格,令欧阳凝祉折服不已。爱屋及乌,欧阳凝祉既然喜欢上了曾国藩,自然就会对他加以赞赏。开心之余,还与曾麟书定下盟约,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曾国藩。

欧阳凝祉在衡阳、湘乡一带的名气,并不是他凭空得来的,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眼光毒辣,看人很准,所以他交往的都是一些实在人,而对于那些心底狡诈的商人和官宦,他是不屑交往的。

老曾家虽然是农民,但是土地多,家大业大,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将来肯定是继承家业的,即便考不上功名,在乡里也是一个大富户。所以欧阳凝祉思索再三之后,替自己的女儿找了一个好婆家。

事实证明,欧阳凝祉的眼光确实厉害,他的女人是夫人命,还是一品诰命夫人,而他本人在曾国藩发迹之后,沾了不少光。

看完曾同学的文章,定下了这个女婿,欧阳凝祉语气深长地对曾国藩说:“你要刻苦学习啊!”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曾同学所拥有的就是这刻苦学习的好精神,在陈老师和祖父,还有父亲的严厉监督之下,熬夜挑灯苦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十六岁那年,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拿到了童生的文凭,这是他考了两次才通过的。而接下来的考秀才,就更加困难了。

秀才考试分三关:县试、府试、院试,三试通过之后,才是真正的秀才。曾国藩和他父亲一起去考秀才,接连考了好几次,都没有通过,一时间传为乡里人的一个笑话:老曾家就是个泥腿子的命,还想学着人家读书当官,省省吧!

看曾国藩那考试的趋势,屡试不第,大有其父的风范,前两次不第,曾国藩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那年代考试,一次就通过的人为数不多,很多人都是连接考了好几次,才考上的。但是三五次下来,自尊心很强的曾国藩也感到压力大了,看着乡里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犹如芒刺在背,越发刻苦读书,经常通宵达旦,家里的灯油都消耗了不少。

曾玉屏拿出一笔钱,通过欧阳凝祉的关系,让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拜在擅于写八股文的汪觉庵老先生门下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换一个读书的环境,也许能够有所长进。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和父亲曾麟书再次参加秀才的考试,临出门的时候,曾麟书告诉儿子:要是这次我再考不上,就不会回来了。

曾麟书想得很清楚,他这次是置于死地而后生,被乡亲们嘲笑了那么多年,思想上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若是再考不中,他直接跳湘江河,没有脸面再回来丢人。

父子俩相互鼓励,这次是铆足了劲,非中不可了。

压力就是动力,父子俩一路高歌猛进,连过县试、府试两关,最后的院试那一关,父子俩都感觉临场发挥得很不错,光宗耀祖无疑。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曾麟书如愿以偿中了秀才,但是曾国藩却落第,他不仅落第,而且成了名人。

很多历史资料和一些曾国藩的传记上,都说他是道光十二年中的秀才,其实他并没有中秀才,只是通过了两场考试,在最后一场考试中卡住了。

曾国藩不但落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

在曾子家训中,有一段曾国藩自己写的文字:……余平生吃数大堑……第一次壬辰年(道光十二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

“悬牌批责”有多严重呢?

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当然,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曾国藩的这次考卷就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学使廖某)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鉴。

“文理欠通”是很严重的批评。大清顺治九年(1652),给考试定了“六等黜陟法。“文平通者列为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为第五等,文理不通者为六等。

所以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曾国藩不光在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当然,考官认为,曾国藩的文章虽然文理欠通,但是通过文字能看出来,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为了安慰曾国藩,主考官让他“发充佾生”。佾生是祭孔时的乐舞生,本来也算是种荣誉,而且下次考试可以免考县试和府试。所以黎庶昌后来给曾国藩编年谱时,干脆就不提主考批语,只说:……公从应试备取,以佾生注册。

这次“悬牌批责”对曾国藩刺激极大,这是他长到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家当众批评,秀才没有考上,丢人丢到家了。

回家后,曾国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三天三夜没有出门,他在仔细思索,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老曾家总算有人中了秀才,也算是一件大喜事,曾玉屏不管怎么着,也要大开宴席,老曾家好歹扬眉吐气一次。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曾玉屏知道孙子好面子和倔强的性格,担心孙子想不开,暗中吩咐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留意房中的动静,如情况不妙,即刻通知其他人。

好在曾国藩不是那种走极端的人,这三天里,他只是思索自己所读的那些书,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这三天,他除了吃喝,就是那么呆呆的坐着。

曾国藩长这么大,除了几次考试失败,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场大挫折。从长沙赶来祝贺曾麟书中了秀才的欧阳凝祉,听了曾国藩的遭遇之后,反而开心起来,玉不琢不成器,人生需要经历一次次的磨难,方能成大事。

从曾国藩不哭不闹冷静思考的角度上,欧阳凝祉看到了希望,他断言曾国藩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对亲家直言,要让小女嫁入曾家。

第四天一早,欧阳凝祉以导师的身份(曾国藩曾经拜他为老师),进入曾国藩的房中,他要以一个看透俗世的旁观者角度,来解读和劝说曾国藩,敲开曾国藩那颗榆木脑壳。(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3岁的父亲和儿子并肩赶考,父亲中了秀才,6年后,儿子中了翰林
43岁农民曾麟书带着22岁儿子曾国藩同赴...
曾国藩:“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一个秀才考了7次的笨人——曾国藩
文史天地|“笨小孩”曾国藩的逆袭秘诀何在
色字头上一把刀 曾国藩 真禽兽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