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历史好课评价标准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怎么上才算是好课?对初中历史课要怎样评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具体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笔者结合实际,认为一堂好的初中历史课应当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教师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组织学生、引导解决问题、与学生合作、激励学生参与、语言表达、板书、习题设计等方面。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过程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合作、就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与争论、就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独立思考等。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部分内容,最后进行总结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数字记忆历史事实的方法,具体为:一个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一个战场或一条战线——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或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二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阶段;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五支敌后力量——五师、一二师、一一九师、江南、江北新四军;六块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苏南、皖东;七位领导人——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张云逸,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数字提领历史知识点,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相关历史知识。这一内容的总结,就有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两者结合,历史教学效果自然显著。

二、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平衡发展作为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学目标应当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历史课而言,知识和能力可概括为认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的平衡发展。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要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学会在分析问题时始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中国历史学习中,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决心和信心,对传统文明持客观公正的评判态度,做到有批判地继承。在世界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理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总体上看,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在历史认知能力获得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发展情感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政治观等。一堂好的历史课,就应当做到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发展情感,使认知和情感平衡发展。

三、建构性、生成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所谓建构性,是指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个人自省等方式,实现知识结构意义重组,重新建构新的知识。生成性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围绕问题创设情境,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活动,进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建构和生成中,教师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引导不当,就可能导致建构和生成失败。多元性指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研学生,据实制定出不同的教学需求,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例如在讲到明治维新这部分内容时,以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并获得巨大进步为思维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从教材中图片上哪些内容是反映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实例?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历史问题?学生思维很快活跃,经讨论得出答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与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政策间的比较,充分说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提供经验)。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揭示规律)。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加快了发展速度,既增强了自身剔除封建残余的实力(与教材观点相异),又为军国主义扩张提供了物质保障(放开视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注意协调农业和工业的关系,明治政府的土地政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才有向西方学习的土壤(全面联系)。时至今日,日本的电子科技工业居世界领先位置,原因可追溯到明治时代“鼓励人民之工业”,向西方学习积累的丰富的发展底蕴(联系现实)。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受益匪浅。如此一堂课才能体现出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学生才会全面发展。

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状态

学生的主体性状态是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状态,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一)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状态。关于学生的参与状态,要看学生是否从头至尾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是否在教学各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即积极主动地探究,而不是被动地应付。

(二)学生作为主体的交流状态。这方面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主体与教师和同学在课堂上的交流状态,具体包括学生是否处于平等位置,课堂氛围是否民主、和谐,学生能否与教师平等对话,能否与同学和谐交流,能否自由发表意见,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成果。

(三)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在这方面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即一堂课之后,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都一一达成,学生是否都一一接受。同时还要关注教师达成目标所用的方法是否都适合学生,所定的目标是否都切合学生需要,整堂课上学生是否获得了愉悦感。

一堂好的初中历史课,对其评价要综合考虑整个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情况、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情况、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等,不能用传统的评价标准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问历史教育的无效性
历史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