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自己画像
 

彭敦运

  ——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养成教育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家长单方面的操作下完成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学生自己的密切配合。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什么养成教育都是空的。怎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评价,让孩子自己参与对自己的评价。

 

 巴黎。

19871月。

这里一场盛会正在举行。来自全世界的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正在商讨世界科学发展的走向,讨论世界教育怎样适应这种发展。显然,这次盛会将对新世纪的世界教育,尤其是对基础教育将产生巨大影响。

一位资深记者对美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奖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你是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获奖者的回答颇出人意料: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知识不是在大学里学到的,恰恰相反,我是在幼儿园学会的。

“那么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些什么呢?”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地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语出惊人。

记者愕然,世界愕然。

这些?就是这些!

这些是什么?这些不就是最重要的养成性素质?难道这些还不够?

这位大家的回答,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他让我们看到,从小培养,从小事培养自己的养成性素质,长大以后不仅可以立身处世,治国安民,而且还能发现真理、研究和解释宇宙,让自己的成果走向世界。

审视我们今天的小学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把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作为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是不是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育与训练中,尽心竭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格,形成良好的综合品质,养成科学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既善于合作,又敢于竞争,而且能追随时代、适应社会的现代人?

当然。

但是,怎么开展并深化这种养成教育?

 

我在一所小学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养成教育实验,这里,记录了师生两人的一次关于习惯养成的谈话,

……

老师:“张强,这个月,你在养成教育中有收获吗?”

张强:“有。我原来从来没有预习课本的习惯,现在有了。”

老师:“现在你喜欢预习什么呢?”

张强:“也不是喜欢。我现在每天都强行预习数学。数学书不好看,说实话,我也不喜欢看,但是我想起您的话,仍然坚持看,坚持预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

老师:“在坚持预习时,动摇过吗?”

张强:“有几次都不想搞了,数学书没有语文好看。”

老师:“你怎么坚持下来了?”

张强:“我让奶奶帮助我,只要我想走,奶奶就说,你没有毅力,将来成不了大事。”

老师:“这样行吗?”

张强:“蛮难,但奶奶也奖励了我。”

老师:“奖励你什么?”

张强:“可以不告诉您吗?”

老师:“啊,害羞。可以不告诉我。现在养成了预习数学的习惯了吗?”

张强:“还难说,我还只坚持了20多天,如果我坚持得更长一些,也许会成为习惯。”

老师:“对数学有帮助吗?”

张强:“有,我发现,现在我很容易听懂课,作业也做得快多了。”

老师:“好,坚持下去。”

张强:“谢谢李老师。”

在这一记录里,反映了张强在本阶段养成教育中自己的参与情况与取得的进步。也有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养成教育需要孩子给自己画像。给自己画像的孩子,可以形成自我激励。

从哪里画起呢?

先画自己是否参与了养成教育。再画自己取得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确立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来,小学生使用的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动铅笔的问世,将老式需要用刀削的铅笔几乎全部淘汰。但是我的孩子们,读小学使用的都是普通铅笔,都需要用小刀削,唯一不同的是,可以在旋笔刀和折叠小刀之间选择。

用旋笔刀削笔,速度快,笔头尖锐,写的字清晰,但是,培养了孩子一种对笔尖的依赖;而且当旋笔刀变钝以后,铅笔的浪费十分惊人。用折叠小刀削笔,孩子自己知道削笔的困难,写字十分仔细,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细,但是,由于折叠小刀刀口锋利,动不动就伤了孩子的手。

我主张孩子使用折叠小刀削笔,以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孩子心细如丝的品质。

这显然是一种养成教育。在这种养成教育里,怎样通过孩子自己用折叠小刀削笔,发现自己的精细程度在变化,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在变化?

我要求孩子记录自己一天削了几次笔,自己的作业得了几个100分;自己的小手被刀咬了几次,自己有什么心理感受。

一开始,小家伙一堂课削了6次笔,老师帮他削了一次还不算。数学作业10次中只有2100分,因为版面不整洁,被扣分了。自己的心情十分懊恼,为什么别人可以用旋笔刀削笔自己却不行?也曾经偷偷借别人的旋笔刀削过两次。

一个星期后,这一情况有了点改善。他告诉我,一堂作业课上一般只需要削了4次左右,不再需要老师帮他削了。10次作业中可以有4次左右的100分。自己的心情开始明朗,不再借别人的旋笔刀削笔。

一个月后,他告诉我,这一情况又有了变化。一天一般只需要削5次左右, 10次作业中有6次左右的100分。自己不再将折叠小刀削笔当成负担。

孩子长大后,每当谈起这件事情,他总会告诉我,折叠小刀削铅笔,不仅培养了我使用小刀的能力,而且训练了我慢慢细心。

是的,我的初衷就是这样的。不过,孩子没有发现,他对自己的不断评价,正是促进自己养成性素质形成不可缺少的激励。

http://blog.163.com/pengdy2011@126/blog/static/51159409201298720463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事儿丨康红敏:铅笔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来啦!
小学语文老师整出的资料,有孩子的存着,适合孩子的学前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的一封问卷调查表
3种刀柄缠绳教程,让小刀耳目一新!
不管上帝怎么笑,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