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管上帝怎么笑,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思考

【题记】

以上是最近在看的一本书。

[]罗恩·理查德,马克·丘奇著,卡琳·莫里森著.于璐译.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8

以下是它的重要论述——

思考是教学的中心。——罗恩·理查德 等,201443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表现,将来也能从中受益。——罗恩·理查德等,20144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转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我们不再(仅仅)以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评判教学的成功与否,而是学会识别期望学生参与、思考、质疑、探究的关键问题和概念,并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罗恩·理查德等,201443

由于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力,因此教学存在两大教育目标:(1)为思考创造机会;(2)实现学生思维的透明化。教师在为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透明化创造条件并提供需要。” ——罗恩·理查德 等,201443

学会思考,学会教育思考,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话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的卷首语是从一个生活事件开始的,从而开始了“思考”这一话题——

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由于只听到一方的“片面之词”,因此,十分好奇完整的故事。数年前,我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我正在前往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路上,途经剑桥公园时,碰巧看到一位男士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大声冲着手机嚷道:“我必须这么做!他对我们都做撒了谎!他在电话里跟你说了什么?是不是说一切安好让你施尽,可事实上就是一团糟!”

我十分想冲上前去询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又觉得不应该随便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便就此作罢。我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继续向前走,边走边回忆那位男士说过的话,一到办公室,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从那之后,每当我重新翻阅笔记时,就会忍不住好奇那天坐在公园长椅上的男人背后的故事。这件小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假设我们只听到片面之言,那么还有很多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生活中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尤甚当我们一知半解时。

由此可见,思考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了解他人的思考过程,仅知道一个结果,譬如一个业已成形的想法、观点或计划。我们常在电话里听到对方说“要是”、“另一方面”、“不过我担心”、“我的感觉告诉我”,等等,我们听到的信息有时跑起来似乎相当完整,不过事实上却只呈现了一半甚至一小部分内容,这就是我们有时不得不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的原因。

从某一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包含两个重要步骤,一是对信息一般性了解,二是更加专业化的理解。而后者需要我们我们持续而深入进行。

是思考让我们了解对方;

是思考让我们反观自身;

是思考让我们仅凭片言只语就能获得“完整故事”;

是思考让我们充满力量——让我们变成变得自信而伟大,让我们变得柔韧又热气腾腾!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我要说,不管上帝怎么笑,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思考……

一、思考无处不在

一天深夜,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教授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位研究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工作。

卢瑟福关心地问道“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

研究生答:“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么了?”

“我也在工作。”

“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

“是的,老师。”研究生有点暗喜,似乎期待着卢瑟福的赞许。

卢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后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有没有时间来思考呢?”

很早就看到过这个故事,特别是卢瑟福先生说的“你有没有时间思考吗?”在我的心中扎根很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有些思考是不经意就产生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有太多的案例来证实了缺乏思考的不幸。从古到今,关于思考的语词很多,如思考,反思,沉思,深思,苦思,冥思,冥想,苦思冥想,枯思,思索,琐思,……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字真是博大精深!

但我更喜欢《论语》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把那种孜孜以求的思考状态表现淋漓尽致。还有需要说明的思考与反思有时不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杜威先生说: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智慧之花开放的前夜。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一天思考周到,胜过百天徒劳。爱因斯坦说得好:“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得更精辟:“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取向来改变他的生活。” 每一天,我们都在迈向衰老,与其自艾自怨,不如把生命的边界不断的扩大,精神的富足仍然是可能的,我更愿意说它就是——阅读、冥想、交往和观看。其中思考起着关键性作用。

思考总是源于“事件”。

事件是什么?它可以指事情、事项、案例,用物理学来解释它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合点。而对教育的思考则源于“教育事件”,教育事件是指教育情境、教育关系或教育事情。教育思考的产生一般是这样的:当我们看到教育事件→“好奇”或“敏感”→归因性反思→行动、不行动或试验(注意:这里我比较强调不行动,教育总是双刃剑,有时不行动却是最好的行动!)→使事件“返魅”→保持更多的敏感性→更多思考、反思……最终形成对教育的思考习惯。教育本质上是一项规范性活动,这种规范性的活动不断地期望教育者以一种正确的、良好的,或恰当的方式从事教育活动。而养成教育思考习惯,则有助于教育者找到适合儿童的最佳方法,进行自我完善,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怎样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萌发的反思之风催产了元教育学,出现“反思性文化潮流”。之后,“反思性文化潮流”就一直成为推动教师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目前,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反思性教学也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全世界的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

而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反思”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专家们倡导我们进行“反思”,并会教给我们反思的策略,学校领导也要求每个教师要经常“反思”,而不少老师们也常常把“反思”二字挂在嘴上……但我在这里要讨论的“怎样思考”应该对促进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是一致的。

 (一)保持好奇心、热情

法国哲学家福柯在他的《快感的享用》说:“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得好奇心:它不是那种竭力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的增长,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尽可能使求知者偏离自我的话,那这种热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事实不正是这样吗?如果一个人失却了好奇心和生活热情,还有什么“思考”的话题可谈?

所以,无论在教育事件上,还是在生活中,我总是保持着好奇心和思考的热情。一次到科文中心去看一场电影《赤壁》,走到购票处,发现上面的电子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息,仔仔细细看了半天终于弄懂,屏幕上是按放映厅编号依次滚动发布放映的电影、场次、时间等信息,我是一个爱好思考的人,当时就想要:这样发布放映信息不是以人为本的,因为来看电影的人,大多想到要看的电影,然后顺着电影去选择时间,至于在哪个影厅不是一般观众考虑的。所以,应该好的排列方法应该是把电影名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放影厅放在第一位,这样应该更合理些。最后还跟科文中心的一个负责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至于有没有根据我的意见进行改正,不得而知。

我说这样的一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对于生活中或是教育中平平常常的小事,我们一定不要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是应该时时想:从来就有的,就对吗?从来就有的,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呢?

于丹《庄子》心得中一句话说得好:在生活中,技巧有时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对问题的“敏感”了,才能形成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才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有问题的发现更多、更深刻的问题。一个没有问题的老师肯定有问题!

这里再讲一个马克思.范梅南在《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的教育故事——

托尼想隐藏一把刀,恰好被父亲看见了。父亲想生气,但还是克制住了。只是说:你知道在我们家不准许玩小刀。请你把小刀刮还给杰夫,好吗?

其实真正让父亲生气的并不在小刀本身,而是父亲学得孩子开始对自己有所隐瞒,这是不好的。但经过与母亲讨论后,父亲觉得孩子大了,应该有一些自己的隐私,于是他智慧地处理了此事。

第二天,父亲把托尼叫到一旁。他说:“我不知道拥有一把小刀对你这么重要。我想你年龄已经够大了,可以拥有一把小刀了”。然后,他递给托尼一把小刀。“让我来告诉你怎样来用这把小刀,这样我们就不会伤着了。你知道怎样打开,怎样切割吗?对了,你做得很好……注意总是要这样拿,不要对着自己的身体方向来切东西。”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们得到什么启发呢?托尼爸爸并没有像我们一些父母那样简单处理孩子成长中的这件“小事”(其实是“大事”,它在有意无意传递教育家庭教育文化),他给了他儿子拥有一把小刀的责任!他也容让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秘密。因为这位父亲甚至看到了在托尼的独立性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秘密的重要性。

教育学的本质应在一个具体情境的实际时机中自然表现出来。教育有时就在这样的时机当中,但任何理论书无法无法告诉我们怎样做。教育行动所需的知识应该是针对具体的情境而且指向我们所关心的具体的孩子。换句话说,教育学对情境非常敏感。请注意“敏感”这个词语,这是一个老师老师专业水准的词语!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类似的许许多多情境——

·桑德拉做完了作业,然后显得自豪地将作业交给老师。

·老师介绍完一个新概念并布置了作业之后,又注意到吉米不知道怎样做。

·安东二年级第一天放学回家之后向父母亲宣布说他“恨”他的老师。

·罗比拒绝参加科学实验课,因为他觉得杀害活的生物,还进行解剖,很令人恶心。

·所有的孩子都在专心听课,惟有大卫似乎不能集中注意力。

·老师发现肯尼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这个问题上又没有说真话。

·老师吸引了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可就是彭似乎没有兴趣。

·玛丽泪流满面,向班主任老师诉说她觉得班上没有一个人喜欢她。

·老师注意到当其他孩子取笑凯斯、把他撇在一旁、不让他和他们玩时,阿兰就会像好朋友一样和他在一起。……

(以上选自《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P52

我们应该扎根教学土壤,拥有草根情怀。我们格外用心,勤奋,坚持,不随波逐流,始终操持着对教育的爱。我们应该以更质朴的语言、更赤诚的心灵去从事教育,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亲历、见证、记录、研究,留下自己的一些痕迹,身体、肌肤、声音、色彩、欢乐、梦想……但永远不去计算结果,因为所有的生命注定都有回声。教育就是彼此呼应、相互孕育。

如果日常教育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情境或事件,或多或少能够引发我们的好奇心(问一问“为什么呢”),进而触及到我们“敏感”神经,引发我们的思考与进一步的行动,其实我们已经在一点一滴地在养成思考的习惯了。

(二)在读书学会思考

应该说,思考总是于读书联系在一起的。伏尔泰说得比较辩证: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在读书中,特别是在读名家名著时,我从他们的思考中学会了思考。如比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学习“草根思考”,从张文质、刘云杉那里学习“感性思考”,从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学习“理性思考”,我也会从余秋雨、周国平那里学习“文化思考”,从福柯那里学习“疯狂思考”……也许上面的概括只是个人化的,但却是我读书与思考的体悟。

我在这几年总是常常读着这样几本书,现在我也推荐给大家:[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如果你要我向老师只推荐唯一一本教师必读的书的话,我可以武断地说:就是这本了!)、[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加]马克思.范梅南《童年的秘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日]佐滕学《静悄悄的革命》[、意]皮耶鲁.费鲁奇《孩子是个哲学家》、[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张文质《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是慢的艺术》。

(三)及时记录思考的瞬间灵感。

方法很多,如随身小贴士、日记、博客、思维导图。其中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它可以在记录本上的进行,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今天我讲座所用的电子播放软件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做成的。

(四)思考是整个儿的。

思考教育与思考生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是分割的。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思、写是四体一体的,它们有机统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四者关系是:教是基础、学是保障、思是关键、写是突变。我们提供老师要做“四好老师”,即做到教有个性、学有悟性、思有灵性、写有率性。

(五)思考要耐得住寂寞。

比尔.盖茨是喜欢思考的典型。他每年都有一个著名的封闭周,在那一周里他将自己封闭在姥姥家一周。微软很多大的战略行动就是他在那一周里想出来的。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是教育思考的代表,“教育叙事”的高手。他每天清晨进行思考与思考,几十年从不间断。作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从1948年到1970年,苏霍姆林斯基跟踪观察和研究了29个班级、共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学习期间的生活。其中,对学生巴甫里克长达十年的观察、教育及对教师的引导,堪称经典的教育案例。

 三、思考什么

对于广大小学老师及幼儿教师而言,我想教育思考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即学科教学类、教育文化类、家教幼教类。第一类思考与自己的所教学科密切相关,第二类思考要求我们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第三类思考是为我们年轻老师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或即将成为称职的爸爸妈妈服务的。

因篇幅有限,下面就每个方面举一个案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案例只是一种可供解读的文本,只是提供些许的启迪,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什么技术指导来读!

1、“生活数学问题的探究学习与指导”(学科教学类思考)

20029月,苏州市整体进入新课程改革。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我的视野更宽了。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讨,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数学”与“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我提出了“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家”这一命题,并在人教网小学数学论坛上发布(2002年),不到一个月时间,点击数过千,跟贴讨论也有500余贴,成为当时网站最“火”的帖子之一。这更激发了我的实践研究的热情。当时,正逢我施教的六年级学生学完小学阶段新课(第二学期的五月份),我和学生约定这个月作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究月”。我要求自己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班上发布,然后再自己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自行进行“自由探究”(当然也可与同伴合作),最后把研究的“成果”以书面的“数学日记”的形式上交。一周后,同学们收集了三十多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怎样存款才合算、纱窗要用多少铁丝、一盘蚊香能燃多久、一盒粉笔有多少立方厘米……等等。通过一个月的自由探究,大部分学生完成预定的任务,他们研究成果写成了“数学日记”或“小论文”的形式,有几名学生制成PowerPoint电子灯片进行发布。最后还评出了“优秀问题奖”、“优秀方法奖”、“优秀成果奖”及“最佳拍档奖”,以资鼓励。

通过对这一专题的实践、反思与提炼,我对儿童成为“生活中的数学家”有自己的理解,以下是它的描述性定义(“生活中的数学家”──小学生的理想描述):“生活中的数学家”,并不是让他们去研究什么高深的数学,搞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与创造,而是让他们具备以下数学学习品质:1、对所处的现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心;2、独具数学“慧眼”,能敏锐洞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有强烈的数学意识,能尽量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4、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习惯;5、对解决数学问题“上瘾”,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6、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几年来,我先后进行了数学日记、数学专题作业、数学探究学习与数学小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探究。于是相关编著《希望数学日记》(学校校本课程,本人参与六年级分册),由希望出版社正式出版;《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家”》、《小学生体验学习方式举隅》、《关键还是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小学生生活数学问题探究的实践和思考》、《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活动要关注"儿童文化"》等发表于《中小学数学》、《中小学教材教学》、《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国家及省市报刊或获奖。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不少小论文在《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必读》、《小学生》、《小学生周报》等报刊发表。更为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式向新课程倡导的探究、自主、交流、合作的方面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生的自信心也在增强,他们觉得“我是小小数学家”“我也能搞研究”,这是我倍感高兴的,也是我最希望的看到的。

2、当鞋合脚时──国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与实践(教育文化类思考)

读到网上流行的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一句称为最伟大的褥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履,或缠小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得不好了。

而我却想用“当鞋合脚时”这一隐喻来说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一问题。

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课程,当教育课程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从这一方面说,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下面是我对这一议题的联想式思考——

·你现在需不需要一双鞋:这是要不要拓展你的国家课程内容的问题。如果有必要是可以拓展,如果觉得不需要,你可以不拓展。

·你需要一双怎样的鞋:这与老师的个人爱好、理念、教育习惯有关,也是某个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当然,这双“鞋”也要追随时代特点,跟一些“时髦”(教育潮流),一个穷人家的“父母”绝不会为了“赶时髦”花大价钱去买一个“不合时宜的鞋”让自己的孩子“穿”的。

·你的鞋可能穿几年:这是一个校本化实施的传承问题。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后面教的教师加以利用,这样资源共享,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有的鞋有些坏了,但不大要紧,我们就可以“缝缝补补”再一年,这样不致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已经不合时宜了,那么是扔掉呢,还是给比你更差一些地学校呢(我们大人有经验的,自己小桌子的鞋不好穿了,就留给农村家的一个亲戚,也许能用上!他们也许如获至宝呢!);也有的“鞋”,它真的是特别好,特别的“精致”,我们不妨把它放到自己的“箱底”(学校的校史或档案里),作为一个时期的“典型”,作为永久的回忆与珍藏!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当鞋合脚时”作出自己的解释!(例略,由此写成的论文获得苏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3、“减法”也奇妙(家庭教育类思考)

家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军军的家里地上、床上到处是玩具,他拆卸着他的玩具,东窜西跳,让一个玩具说话,让另一个玩具走路,再让另一个玩具变形,“咔哒”、“呯呯”、“哗啦哗啦”地玩着。灵灵入小学后,家里成套成套的书已经堆得像个城堡了。可是灵灵一点儿也不体会爸爸妈妈的良心用心,发展到后来,她竟然连碰也不碰那些书了,更说不上主动阅读……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并没有什么玩具,但我和弟弟可以把一个小木盒玩出很多花样:装上轮子就是一节火车的车厢了;如果加上一个“屋顶”,现在旁边贴上几个纸绘的窗户,又变成一个“童话城堡”了。再如读书,小时候一本连环画,一段可以看上几遍甚至几十遍,还是津津有味,不敢舍弃……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为什么不会玩,不喜欢该书了呢?

一天,我看到电视中的一个广告,使我豁然开朗。广告词是这样的: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多则惑,少则明,××男装,简约不简单。说得多好:“多则惑,少则明!”其实,孩子的教育不也是如此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来做“减法”吧。

于是就此展开,提供如下教育策略:玩具,藏起一些;图书,一段时间一本;铅笔,只给两枝;练习本,只要一本;电视,每天少于一小时;社交等活动,每周最多一次……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懂得珍惜。

总之,当我们的孩子能够把绒线就成爱心球,把小花袜变成木偶的头饰,能围绕着一只不起眼的小石头却能闭眼想象出那个出它来自某个高山和大海,当他们用家庭废弃的物品创造出宫殿、铁路或一个农场时,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已经达到“更少便是更多”的教育哲理了。(此文发表于《辅导员.成长》)

有一句俗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为上帝发笑而停止思考。当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时,上帝并没有给我们一本思考指南之类的书,然而我们天生有能力战胜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是因为最好的指南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信念:你若能思考,你将会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思考 - 问题探讨 - 临猗教育网论坛 - 临猗教育网论坛
留给学生思维放飞的空间
吴正宪:对儿童数学教育的感受、思考与实践
“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对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点思考
郑毓信:“数学深度教学”十讲之一——从“数学教育目标”讲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