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分析及引导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陈斐

摘要:现在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已经越来越显著,因此,对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分析及引导应当成为教育的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规范和个性的协同发展。文章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从问题的提出,概念的界定,理论依据,分析及引导,研究后的反思几方面来阐述,并运用调查问卷法,个案分析法着重探讨了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动因及引导策略。其中,着重地剖析了心胸狭隘,嫉妒,自我中心,自卑,自我封闭这五种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交往适应不良行为,从他们的定义判断,行为外部表现,形成的原因,矫正的策略几方面,结合鲜活的心理咨询案例一一具体阐述。针对在研究中显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的混同,对不良心理专业的诊断的缺乏,以及不良心理调试上家庭教育的缺位。笔者借以此文以期望更多的教育者对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行为给予心理学上的关注,用我们的关爱滋润他们的心田,用我们的疏导帮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社会越发展,社会联系就越广泛,对人交往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国内国际竞争合作的频密纷繁,无不预示着需要千百万具有良好交往素质的人才。这一切必须反映到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来。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据青少年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表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在笔者近期对三到六年级学生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因此,对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分析及引导是时代的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应当成为教育的内容。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
    人际交往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为了达到彼此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心理是指人们关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动机、态度和处置技巧。
    小学生人际交往主要是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
    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一般指小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不完善,不适的状态,如自卑,狭隘,逃避,焦虑,行为对抗等,并难以和他人相协调。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的加工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即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的最终结果是形成认知技能。所谓元认知技能是个体对自身认知加工过程的意义监控和调节达到自化程度。其核心是强化个体的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这是个体在各种交往中能持久发挥作用的一种内在品质,它包括交往意愿、交往品德、交往能力等。
    2、情感教学心理学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情感教学要求把情感作为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潜移默化地感性地施以教育的力量。人的情感发展离不开教育,因为,“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之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二)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要素的互动便是交往。通过交往,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获取和吸纳反馈信息,因此,交往可以促进教育。同时,交往具有教育功能,它可以帮助个体确立主体意识,能较好地使人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以增强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往还可以强化教育对个体人格的整体陶冶作用。

四、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分析及引导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班集体生活中,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总会出现紧张、冲突、矛盾的现象,而这些小学生交往的不良行为现在已经日趋严重。根据心理学家们的专门研究发现,少年儿童人际交往不适行为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内在的,有些是外在的,其形成的原因和类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作个别探讨与处理。本文针对学生交往中显现最多的自卑,心胸狭隘,自我封闭,妒忌等问题的心理倾向进行探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及提出引导的对策,以期望在小学阶段这很强的可塑期内,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奠定交往基础。
针对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问卷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归类整理,统计结果如下表:

    
   心胸狭隘型

斤斤计较 嫉 妒 型

气不服人 自我中心型

固执自私 自 卑 型

自不如人 自我封闭型

不愿交往 其他

百分比 30% 20% 20% 15% 2% 13%

1.心胸狭隘型问题
    心胸狭隘是指心胸不够开阔,心眼狭小,缺少一定的度量,过于在意别人的说法,容易受到伤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心眼”。即使是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也会觉得是指向自己的,产生心理冲突。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则过多的表现为容不得别人,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喜好猜疑,常常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或小事变大,甚至有的学生还因此而引发出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在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中居首要位置。
    【案例1】小雅是个聪明、勤奋的女孩子,但课间总是她一人独处,显得有些不太合群。她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尊心太强了,特别的敏感,特别容易受伤害,所以同学们都对她敬而远之。由于下午临时有活动需要提早集中,老师要求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抓紧时间,尽量早点回校,注意路上不要贪玩,注意交通安全。老师中午回家吃饭回校,正碰上路边有人争吵,班上的小仪正在人群里看热闹,老师并没有叫他,看他自己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准时返校。结果他真的耽误了时间,回来迟到了。于是老师不点名地批评了他,“没有时间观念,不能约束自己,不准时返校……”。小雅由于在家找下午活动需要的材料,也回来迟了,她听到老师的批评后,总觉得老师是在说她,越想越委屈,竟然在座位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同学们知道真相后,都说“小雅什么地方都好,就是太小心眼了!”
    孩子的心胸宽广,为人大度,究其原因,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过分溺爱孩子的教养方式,表现为大人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原则地让步。孩子成了家里的“太上皇”,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在学习上生活中总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强,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也会使孩子变得心胸狭窄。专制型家庭中,家长说一不二,独断专行,孩子大多唯唯诺诺。但是,长期下去,有的孩子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父母都非常内向,自尊心极强,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也容易使孩子形成这种性格。
    在事情过去之后,我和小雅坐了下来,当她知道老师那天并不是批评她后,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我们从那天的事件一直谈到平时小雅和同学们的交往,小雅意识到同学们疏远她,但对于其中的原因,小雅并没有真正明白。于是,我让小雅留心去做这样一件事,去观察班级中心胸宽广,外向活泼的人,比较你们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什么不同,例如:情境:今天老师批评了他,作业马虎总是抄错运算符号。他的表现怎样?猜猜他的心理想什么呢?换作你会怎样想呢?又会有什么反应呢?你得到什么启发?他和你在班级中谁受大家欢迎?分析分析说说其中的原因。
    小雅是个很认真的孩子,第二次谈话她就将她做的比较分析图拿来给我看,这时她已经开始意识到和同学们友好相处是需要有一个宽阔的胸怀的。于是,我们开始共同分析小雅身上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太爱面子;容不得别人说她不好;总多心别人在说她;心胸不够宽广;有点爱钻牛角尖。我很高兴小雅的进步,因为她开始主动地找寻自己身上的问题,希望和同学们和谐的相处的意愿增强。
在接下去的几次沟通中,我陆续教会了小雅一些有利于克服“小心眼”的方法:
    ①忘掉自我。当让自己“伤心”的事发生时,学会“忘我”一下,尽量让自己作个旁观者,想一想有趣的、开心的事情,观察一下别人的表情,欣赏一下窗外的景色。
    ②把自己换一个人。当让你“伤心”的事发生时,假设自己是班级里最开朗,心胸最大的×××,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会有什么情绪体验呢?
    ③给自已降低要求。当让你“伤心”的事发生时,要学点“阿Q精神”,“这事算得了什么,有多少人做的还不如我呢!我比他们强多了,有什么可在乎的!”
    ④学会良好的心理暗示。当让你“伤心”的事发生时,先什么都不要想,连续做20次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我是个心胸宽阔,能屈能伸的人,这件事,根本不值得往心里去。”反复默念几遍。
在小雅的积极努力下,她已经能够逐步克服自己的那种狭隘心理,同学们也慢慢地因为她的改变而接纳了她,而她的脸上的笑容也因此而绽放。
    人和人之间只有相互及时沟通,才能彼此理解。像小雅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告诉别人他的看法、他的感受,也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这样一方面能减少误会,另一方面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反应,什么时候不该往心里去,什么时候才能往心里去。接着教会他们待人心胸开阔,豁然大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想获得同学们的友谊,就要有宽广的胸襟。只要不影响大局,不要斤斤计较,多宽容别人,自然性格就改变了。然后学会理智地分析看待问题。要能比较客观地接受外界环境,理智地协调自己和外界环境的关系,不要自寻烦恼,夸大对自己的不利因素。只要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就不要有所负担,精神上自然就舒畅了。另外还要取得家长配合,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以形成合力,更好地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2.嫉妒型问题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个人在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常常发生在两者年龄、文化、社会地位与条件相当并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对竞争对象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在同辈、同学和同事间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些条件相当的人之间有可比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
    【案例2】在一堂美术课临近结束时,一位女学生半哭半叫道:“要你赔,要你赔!”老师走过去一看,只见她已经完成的水墨画作业纸上有一个墨色的大圆点,这对于一幅完工的画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败笔。经询问下来,才知道这是她同桌的“杰作”,并告诉老师说,她的同桌见她的画画得很好,而自己的却很差,于是心理很不好舒服,故意将一滴墨汁倒到了她的画上。老师在听了这位女同学的诉说之后,竟然一时间不知道怎样去安慰这位急得想哭的同学和批评那无礼的同桌。老师当时真的很惊讶,就因为别人比自己画得好,而故意将别人的画毁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竟然会出现在这么小的学生身上。 
    小学生的好胜心是很强的,这也是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去跟别人比较,尤其是跟同龄人相比,这不能说是坏事,但这种攀比应该有个“度”,事情就会转向它的对立面。具体而言,如果学生把自己的一切都去跟周围的人比较,一旦发现比之强则沾沾自喜,陶醉在为自己营造的虚荣当中不能自拔;如果比之弱,则会出现两种情绪:一种表现为颓废消极、毫无斗志、心灰意冷,认为自己老不如别人;另一种表现为一种仇恨心理,也即所谓的“嫉妒”,也许前面中所提到的那位同桌就是处于这种嫉妒心理。
    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他人拥有而自己不具备或无法拥有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种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的心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儿童嫉妒的成因较为复杂,一般说来,受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等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心理。受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影响,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某,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人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受孩子能力强弱影响,有些孩子能力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经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种“惯性”,如果有一次没受到“重视”和“关注”,就容易产生嫉妒。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嫉妒。嫉妒其实是一种有害的、令人讨厌的心理。如果经常被嫉妒心理所左右,就会变得对周围的一切都熟视无睹,喜欢孤身独处、忍受空虚,时而阴沉、退缩,时而急躁、激进。其次,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主动关心学生精神生活,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和爱好,竭力抑制嫉妒对学生的侵扰,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再者,引导学生转变竞争方式。除了让学生比赛谁的学习方法得当,谁学习勤奋、刻苦;另外,在书画、音乐、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方面也可广泛地引导学生去比比看,从而让学生理解竞争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高自己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途径,这样也可以抑制嫉妒心理的萌芽和滋生。
     针对案例中的同学类型,还应该在疏导中引导学会适当的抑制方法:
①弱点展示法。可以把自己某些弱点展示给对自己心存嫉妒的同学,这样可以缓解和消除对方的自卑感,从而产生平等意识。被嫉妒者也可以巧妙地向心存嫉妒的同学请教一些难题,并诚意地与之交流,化解彼此的对立情绪,缓解嫉妒心理。
②“酸葡萄”式调节法。可以要求学生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调整,以保持内心平衡。如,有位学生非常想参加绘画兴趣小组,但选拔时没被选上,那么这位学生有可能对被选上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这时,这位学生就这样安慰自己:“没被选上也没关系,可能是这位老师不喜欢我画的这种风格,只要我喜欢自己的画就行了。其实参加兴趣小组也没多大好处,说不定还会耽误学习呢!”这种“酸葡萄”式的精神慰籍,在某种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自我调节的好方法。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以这种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向着自己,好东西应该是自己的,加上心理调节能力强,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羡慕别人、渴望得到师长重视等。作为老师,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千万不能因为某某孩子的成绩好就偏爱有加,也不要因为某些学生成绩不好就轻视讨厌,对待学生要公平。这样,即可避免被偏爱者养成骄纵的习惯,也可避免其他同学的嫉妒。
    3.自我中心型问题
    自我中心的人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只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固执已见,不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小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他们常常任性、霸道,
    在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唯我独尊,唯我最好,唯我做得对,唯我最行、最聪明,在与别人谈话时,总是谈“自己”,以“我”打头。这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无法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案例3】“老师,小旭踩了我的脚!” 上课时,一个响亮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讲话。告状孩子是小嘉,今年10岁,性格泼辣,是我们班的“告状”大户。小嘉“告状”有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论场合。她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冷不丁地冒两句话出来,每次都是小不点的事情。有一次上课,我提了个问题,很多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小嘉是个好学的学生,但是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得照顾其他平时发言甚少的同学,于是,我叫了小嘉。就在这时,我清楚地看见小嘉的脸色一下子暗了下来,手“啪“的一声打在桌子上,而且她的嘴里还在咕噜着什么。还有一次,小嘉和远来的妹妹(叔叔的孩子)一起看电视。两人为看哪个台意见不统一,于是小嘉把遥控器一摔,一头钻进了被窝,并大声对妹妹说:“滚回去,这儿不是你的家!”
    小嘉的表现很明显的是以自我中心,这类孩子往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采纳不同意见。通常,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和同学无法和平相处,较为严重的还表现为行为攻击。
    让我们回头看看小嘉的家庭情况。小嘉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整天围着小嘉转。后来叔叔结婚并有了小孩,爷爷奶奶自然分心了。有时候论及妹妹的好,小嘉就不高兴,感觉自己受了冷落,好像家里人不再喜欢她了。再后来,爸爸妈妈换了工作,离家很远,很少回家,小嘉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小嘉,无论小嘉要什么,都满足她。去年,小嘉的母亲病逝了,爷爷奶奶更加心疼小嘉,什么事情都顺着她,小嘉稍不顺心就发脾气。从以上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小嘉生活在一个溺爱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
    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他们处在中心的地位,就曾有小学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
    指导家庭教育,掌握原则,不能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愿望;掌握方法,对孩子既不能百依百顺,也不能命令呵斥。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爱心是永恒的,尤其这样的孩子。首先,在处理这类孩子的问题时,宜用冷处理的方法。在他告状的时候,教师可以推辞说:“老师这会很忙,呆会帮助你,好吗?”待他稍微冷静后,你再给他分析原因,讲明道理,我想他是能接受的。其次,给孩子创设合作、分享的环境。设计一些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和分享的快乐。再有,教会孩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他人,和他人心理换位,从他人的感受出发去思考问题。一是多给学生讲关爱他人的故事。二是多让孩子做一些帮助他人的实事。
    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不溺爱孩子,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为他人着想,就能使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走向健康的人生。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4.自卑型问题
    自卑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常常表现为抑郁、胆怯、失望、忧伤、害羞、不安和内疚的心理,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一系列日益显著的影响,如智力水平逐渐下降,思维与应变能力的减退,形成孤僻、懦弱、虚伪的性格,甚至走向危险道路。
    【案例4】小锐是个内向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敢举手发言,与同学、教师交往时总是怯生生的,参加活动也不积极。老师问他为什么,他想了半天,终于小声地说:“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别人都比我好。”
    小锐的症状是典型的自卑表现,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担心做不好,怕被人耻笑;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不愿与人交往。易自卑的孩子常常沉默内向,情绪低落,自幼少受鼓励和表扬,在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里,父母、教师等外部评价性质消极,致使孩子内心的自我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把自己的缺点无限扩大化,没有必要的自信。
形成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生理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外貌会越来越重视;智能方面,有些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虽经努力,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灰心失望,以致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家庭方面,社会地位低下的、经济境况困窘或残缺畸形的家庭,会让小学生有低人一头的心理,最近几年来很多人家庭观念淡薄,离婚率上升,也让不少单亲子女无法正视现实;教育方面,家长都对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在全体学生中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中间或落后状态,家长自然是千方百计施加种种压力,容易诱发和强化学生自我否定意识,不适当的对比,也容易强化儿童的自卑心理。
    在对这类孩子疏导的过程中,运用效果较好的有: 语言暗示法  用积极的语言产生积极的情绪,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改变形象法  提醒孩子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来提高一个人的信心。储蓄成功法  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非常微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帮助他树立成功的信心。发挥长处法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预演胜利法  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洗刷阴影法  一是将失败当作学习的机遇,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降低追求法  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孩子也会经常拥有成功感。逆向比较法  对于“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孩子来说,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对象,对于消除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自我封闭型问题
    自我封闭是指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心理现象。这类学生在现在的小学阶段并不多见,常见的表现是:孤僻,胆怯,自私,任性,不帮助别人,也不让别人帮助,忽而自傲,忽而自卑。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错,显示智商颇高,但情商可能偏低。不仅交往能力不足,而且不会妥善处事。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可能是长久关闭在与爸妈的小天地里,没有同小朋友玩耍的环境,更难交得知心朋友而导致的性格变异。
   【案例5】小丁的是个性格比较开朗,好强又爱钻牛角尖的女孩子。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长期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她的年龄比同龄人略大一点,思想比同龄人也成熟一些。在班级因为与同学产生误会,进而发生矛盾。后来想化解矛盾,但是又不想主动让步,心里很苦闷。渐渐地就怕别人议论,怕别人说自己,有时总觉得别人都误解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很敏感。刚开始还与人争论,后来放弃了争论,变得沉默寡言,脸上没有了笑容。上课也没有积极性。整个人由原来的开朗,变成了现在的消极被动、自我封闭。前后判若两人。
    小丁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机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而祖辈与孩子间的沟通也不是很多,通常就是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思想上的细微变化关注得比较少。在和同学交往中的矛盾不能及时化解,长期心理郁闷而导致性格变化。
    这种类型孩子的疏导比较困难,因为对老师存有戒备心理,只有一次次地用我们自己的真诚去影响她,感染她。首先,真诚地展现自我。让自己周围的新人朋友切实地感受到她的变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在任何情况下,突破自我封闭最能取得成效的方法就是主动开放。第二,宽容地对待他人。宽容地对待他人,会发现,把自我封闭起来是多么愚蠢。封闭自我会让自己丧失应该对他人给予关怀的美好机会,也会让别人无法温暖你的心怀。第三,调控自卑心理。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与别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能够显示自己才能的活动之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或寻找一件自己有把握又很快能够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后便去体验其中的喜悦。然后再去寻找另一个目标,通过努力实现后又会获得一份成就感。利用优势进行补偿。通过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或者是获得成功去补偿自己在另一方面的缺陷.比如,自己的相貌不太好看,完全可以在学习上通过优异的成绩去增强自身的说服力。精神驱逐法。一定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可以练习书法或者打坐或者欣赏诗歌.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想象自己正位于一座高山顶峰,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都变得十分广阔.仿佛容纳了整个宇宙.一切焦虑与痛苦都被自己心中的意志赶出了精神世界,自卑感也处于被放逐的对象之中。
 
五、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1.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的混同
    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不难发现,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在某些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由于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的外在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表现为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往往容易同品德问题混同起来,而不会立即被“透视”为心理问题。这在操作层面上,在教师面对并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这样的混同是常见的。由于将问题界定为品德问题,在处理中往往采用行为教化的方法,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首先要做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分,再采取不同的方法去疏导,这是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调试的前提。
    2.对小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缺乏专业的诊断
    小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正确诊断的重要性,也决定了诊断的难度。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滋生和疏导的主要场所,但学校并不是心理教育与治疗的机构,缺乏专业引领的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这样就无法进一步区别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关怀层次,是集体疏导,还是需要个别治疗,都不清楚,我们常提到的学校心理教育,在大多数时候是一句模糊话语。所以,对小学生交往适应不良心理的专业化分析与引导显得至关重要,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3.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调试上家庭教育的缺位
    面对学生的交往适应不良心理问题,绝不能忽略了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部分的心理问题就是在家庭的氛围中生成的。但是在中国,家长并不太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关注学习成绩的好坏,家庭教育并不具备心理教育的功能。因此,在小学生交往适应不良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引导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形成教育的合力。对一切影响学生的发展因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整合,增进教育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张向葵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陈旭远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评估与矫正》
  刘翔平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4
、《教育心理学原理》
  骆伯巍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http://www.fzmxx.cn/article/view3401.asp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思想开小差”怎么办?——谈分心的控制
小升初孩子的4点心理变化|快乐学习(全国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小学生心理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农村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策略的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